從笨小孩到中興之臣

有人說在中國歷史上有三個半聖人,一個老子,一個孔子,一個王陽明,半個曾國藩。

從笨小孩到中興之臣

曾國藩在小的時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曾國藩小時候在家裡背書,家裡來了一個賊就藏在房樑上。這個賊啊就想等曾國藩背完了文章睡了自己下來偷東西,沒想到這小孩太笨了,就是死活背不下,賊受不了,跳下房梁說“你這小孩太笨了,這麼簡單的一個課本怎麼背不下,並且把課本給曾國藩背了一遍。”

曾國藩的父親叫曾麟書,是一個教書先生。這個曾麟書就考一個秀才都考了十幾次不中,兒子比較有出息啊,考了七次就考中了,所以曾麟書暗自下定決心要培養自己這個兒子。

我們知道啊,這個秀才是讀書人裡最低的階位。這個曾國藩也不是什麼腦袋好使的人物,可是怎麼就偏偏一個這樣的人就成功了?

“做官要學曾國藩,經商有學胡雪巖”。

曾國藩這個人有一個性格就是軸。小的時候腦袋笨,老師一氣之下就說,你這樣的人如果將來都能做官,我親自給你送傘。

可是後來這個曾國藩還真當了大官去見了自己的老師。曾國藩的氣度怎麼樣呢?還真不怎麼樣。天下雨了,老師看他當了大官親自去給他拿傘。要我們平常人啊,道個謝就過去了,但這曾國藩偏偏不這樣幹,他問老師還記得當年說他做了官幫他拿傘的那個故事嗎?這讓老師一度下不來臺。

從笨小孩到中興之臣

這就是曾國藩的骨氣,我必須做給你看。他的身上有古代讀書人那種,臭哄哄,死硬,死硬的感覺。

曾國藩的這種硬還體現在他當官的頭幾年。曾國藩在剛組建湘軍的時候,打仗打輸了幾次,每次都要跳河自殺。有一次被人撈起的時候,臉上還有滿臉的水草。左宗棠也出來嘲諷到,這樣的人真的算不上什麼英雄。

自己也在當官的時候,帶兵打仗和當地的官府沒法有效溝通,又因看不慣官場的貪汙作風,多次上書皇帝彈劾對方。然後換一個地方,照樣和當地的官府,手下的副將有極大的矛盾。

就這樣在母親死後,曾國藩也就理所應當的回去守陵了,在回去的這段時間裡,曾國藩幾度失意想要自殺,但是他也利用這幾年的時間在進行一個不斷的自我反省。

在曾國藩再度出山之後,他的行事作風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對人說話都心平氣和了起來,也有禮貌了。看到有人貪汙,他也不激動了。也正是他後來的這些改變讓他能領導湘軍,也正是他的不斷努力和變革讓清朝一度出現中興的局面。

曾國藩的做人,沉穩、慢拙、不露鋒芒,他帶兵打仗也是穩紮穩打。

從笨小孩到中興之臣

縱觀曾國藩的一生,他沒有小聰明,卻有大智慧。他知道自己笨,所以才通宵達旦的背書。知道自己不通人情世故,就嘗試改變自己。

從笨小孩到中興重臣,從一個迂腐死硬的讀書人到被稱為近代史上唯一的完人,他的一生就一個字,“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