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坛城/曼荼罗基本概念:

梵文音译为“曼陀罗”或“曼达”、“满达”。据佛经记载,印度密教修法时,为防止外道“魔众”侵入,在修法处划定界线或修建土坛,并在上面设置诸佛像,表示诸佛聚集或轮圆具足。后来,修法时设置的坛和划定的界线被称为坛城或曼荼罗。坛城以立体或平面的方、圆几何形并塑或绘以神像法器,表现诸神的坛场和宫殿,比喻佛教世界的结构。由于密教修法的内容不同,坛城的设置形式和内容(陈设品)也各不相同,极其复杂。为便于人们修行,后人据其内容以金、石、木、泥(土)等材料和绘画方式分别制成样式不同、大小不一的坛城,以表示不同的佛陀世界,陈设于佛堂,以供观想。雨花阁内3座掐丝珐琅坛城是国内最大的立体坛城,圆形底盘直径3.65m,正中为蓝色正方形供台,高0.7m,每边长1.69m。供台侧面分四色,北红,南白,西黄,东蓝,每面上嵌1个杵头。供台上是正方体宫殿,开四门,每门前装饰华丽的五彩牌坊,殿内供主尊神与侍从神,周围装点幡幢、白辕、飞天等。坛城亦是极为精美的艺术品。

曼荼罗是梵文Mandala的音译;曼荼罗又译“曼佗罗”、“慢怛罗”、“满拏啰”等。曼荼罗意译“坛”、“坛场”、“坛城”、“轮圆具足”、“聚集”等。藏语dkyil-vkhor,音译“吉廊”,意译为“中围”, 是密教传统的修持能量的中心。茶花又名曼荼罗花,它是佛教中的吉祥花,相传佛祖传法时,手拈曼荼罗花,下起漫天曼荼罗花雨,象征宁静安详、吉祥如意。



元 缂丝大威德金刚坛城/曼陀罗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大都会博物馆藏馆藏

明永乐八瓣莲花密集金刚曼荼罗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辽宁省博物馆馆藏


清代镀金青铜曼荼罗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大英博物馆馆藏


清代银镂雕鎏金供养天女纹曼陀罗(19—20世纪)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西藏博物馆馆藏

清代银鎏金曼陀罗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南京博物院馆藏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细节

清代金坛城

坛城,或称道场,即大曼荼罗,重檐亭式罩,坛城上宫殿旛幢庄严,供养着仙乐、飞天仙女等,为土筑个高台训坛,古时祭神、朝会、盟誓、讲学之处。此金质坛城模型工艺极精细,为宫中遗物。坛城是一种宇宙模型,加行坛城,上有八供璎珞,四方八种供养并代表地球太阳、宇宙,还有莲花。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南京博物院馆藏

清代金点翠坛城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代大威德金刚坛城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代金累丝嵌松石坛城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代清人坛城图轴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时轮金刚立体坛城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云南香巴拉藏文化博物馆馆藏

清代木制坛城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瞿昙寺


清代铜鎏金须弥山坛城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私人藏品

清代西藏金刚亥母坛城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鲁宾艺术博物馆



无锡五印坛城

五印坛城矗立于碧波荡漾的香水海之中,与灵山梵宫、曼飞龙塔交相辉映,是一座风格独特,原汁原味的藏式文化景观。五印坛城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高31.55米,共计六层。坛城内供奉五方五佛,即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东方阿閦佛、中央的毗卢遮那佛。 五印坛城外观庄严而辉煌,耀目的金顶、巨大的鎏金宝瓶、醒目的经幢和经幡交相辉映,突显出藏族古建筑的迷人风采。五印坛城内饰圣洁而绚丽,融合了彩绘、壁画、木雕、唐卡、壁饰、镀金等藏族装饰技艺,美轮美奂地展示了独特的坛城艺术。 为了让游客感受藏族民俗和文化艺术,走进坛城,游客既能鉴赏源自藏域各地的各类佛教文化艺术珍品,还能参与点燃酥油灯、推转玛尼经筒等互动民俗活动。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五印坛城

四川木雅金塔【座坛城式佛教寺庙建筑】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四川康定木雅金塔

布达拉宫时轮坛城(藏语称:堆廓尔伦朗)

相传释迦牟尼所讲《时轮经》,由月贤王迎请并保存于苫婆罗,后传印度。11世纪初传入西藏,至1 3世纪盛行。该殿供奉的时轮立体坛城悉依据《时轮经》而造于觉囊派达旦平措林寺,后于公元1680年迎至布达拉宫,并进行了修整,镶嵌了松石、珍珠等2279颗,红珊瑚5168颗,琥珀3235颗,青金石、玻璃珠7419颗,水晶石1896颗,使得整个坛城显得精美、豪华。


坛城是佛教密宗供奉物,有立体和彩绘两大类。每位23佛、每个菩萨都有各自的不同坛城。坛城是形象化和神圣化的象征性代表小宇宙——三千世界即大千世界,是一个精细的概念。坛城中的城市是一个中心点,东、南、西、北各有一门,41'3形成了一个定向四边形。从外到里分别浮雕有旋涡形的空气、火焰、波涛状的海水、高底不齐的山石等,表达了宇宙间自然物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时轮经》的研究和对时轮坛城的观修,形成了至今对西藏天文历算具有重要影响的《时轮历》和《时轮度量》等时轮计算法和著作,是研究古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时轮坛城

立体时轮金刚坛城

时轮金刚坛城,落成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该地得名于藏传佛教的香巴拉传说。时轮金刚坛城是藏传佛教的圣物,它仿如一座巨大的宫殿,安放着1177尊佛像,装藏有五谷杂粮、奇珍异宝、藏药、经书及藏区各大寺院的圣物,将繁华万象集于一身,向世人展现宇宙和时间的力量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云南迪庆州

四川白玉噶陀寺中阴坛城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白玉噶陀寺中阴坛城



曼荼罗图案艺术品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佛教文化」心中的曼荼罗 - 说说藏传佛教中的“坛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