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林则徐与琦善联手,鸦片战争的结果会不会好一点?

如果说林则徐是智勇双全的实干派,那琦善就是天生的外交大神。这两位若能组合起来会是一组极好的矛与盾,前者蛮冲打江山,后者善后守江山。只可惜两人在鸦片的政见上对立,只能各自为营各自战。加之国之羸弱,一个悲惨成为替罪羊发配伊犁,一个因“识时务”成为后人口中的“卖国贼”。

若要严格论起来,琦善的悲催程度更甚。就处理广东鸦片一事,林则徐在皇帝道光手下打工了一年半,最后虎门一把大火,还烧出了个民族英雄,万古留名。

如果林则徐与琦善联手,鸦片战争的结果会不会好一点?

虎门销烟

相比之下,琦善接手后的广东,则是一个火灾后现场。但更为恐怖的是,只有他看清楚这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烂摊子,面对的是强大的敌人和更为复杂的形势,所以他建议求和。而其他人仍保持着儒家意识的天下一统帝国,认为己方强大对手可欺,都主张迎战。后者裹杂着爱国英雄主义的外衣,乌合之众永远占据道德上的制高点。前者只干了半年,无可避免地落个“奸臣”的恶名。

虎门失守后,弹劾琦善的折子如潮水般涌向皇帝,其中不乏声望颇盛的名臣如恪靖侯左宗棠,御史骆秉章。声讨的内容也大同小异。一说琦善“开门揖盗”,在广东撤防,就是遣散士兵,撤去武器防备;二说收了英军贿赂,消极应战;三说不及时增援,陷害忠良。帽子一顶比一顶扣的更大。

当然也有说自己屡次劝说琦善暗杀英国官员义律而被拒绝的,可惜在一些显明的事实上有错误,这种明显是在蹭热点,就暂且不表了。

皇帝得知虎门失守,香港岛还被琦善割让出去,认为“受逆夷欺侮戏弄”,面上无光。御笔一挥,直接将琦善革职抄家押送回宫。琦善就此也成为“投降卖国,私割香港的民族罪人”。

一样的命运,不一样的历史结局。

中国人是很喜欢给人定性,纯善纯恶,好人坏人。欧美国家认为人品和作品是分开的,而受传统儒家思想的中国人对待人品感性而极端。好人是纯善只做好事得好报,坏人是纯恶只做坏事得恶报。所以林则徐因为禁烟壮举,是好人是忠臣是民族英雄;琦善因为是驰烟派,在禁烟中做的事都是坏事,是坏人是奸臣是千古罪人。当然也有相反的论述,但总体的趋势是林好琦坏。

固化印象留在头脑中,会让我们忽视了历史的有趣性。

林则徐是好人吗?

如果林则徐与琦善联手,鸦片战争的结果会不会好一点?

林则徐

道光皇帝在位期间说好听点叫极其节俭,说难听点叫小气。所以林则徐南下广东禁烟时,虽然意识到清军需要增加武器完善战舰,但皇帝一分钱都没批,只提议把明朝留下来的炮台拿出来洗洗用,士兵多锻炼锻炼就好了。而当时禁烟派占少数,林可用之人也不多。至于广东当地的官吏多与烟商勾搭,面对这个要断自己财路的“瘟神”,也就看在谕旨的份上做做表面功夫,让他们去抓烟商那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林则徐一开始的禁烟行动,相当于只拿着一纸公文去和庞大的恶势力作斗争。

当地官吏不配合?林则徐就组织三大书院645名学子入贡院“考试”,试题就只有四道:(1)鸦片在哪里卖以及谁在卖;(2)零售商的名字;(3)过去禁烟弊端;(4)禁绝的方法。凭着这堆答卷,林掌握了所有烟商、贪官污吏的名单

该方法简直妙绝。有文化的人就肯定能看出鸦片不是什么好东西,关注鸦片就会关注买鸦片的人,如同关注仕途就会不自觉去关注政治是一样的道理。匿名答题谁也不知道谁,中国文人又自追求不畏强权(打小报告)的风骨,肯定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脑都写上去。

烟商不服软?那就“以毒攻毒”。林则徐派当地地痞流氓烧了当地烟商的船。还把外国烟商全部困在十三行,断水断粮,直到上交全部的鸦片才放出来。既不讲道德,也不讲人权,一点也不好人。

正派拿下武林霸主的地位也要通过“坏”手段,拿着圣旨苦口婆心劝说永远也收缴不了恶人的鸦片。过程也许不完全值得称颂,但结果定然是好的,虎门销烟激发了所有民众的爱国主义,林则徐则是人们口中的真英雄。

历史其实总有一个“但是”,但是,虎门销烟对未来的影响坏大于好。

这场胜利狠狠打击了大英帝国的脸面,也为英军攻打清政府提供了借口。清政府无法将其打败,只能被侵略,中国一段屈辱的历史就此开启。这场胜利更是加重了清朝人民的“不自知”。当时的中国人是瞧不起外国商人的,都称呼其为“蛮夷”。林则徐虎门销烟让中国人产生一种必胜的迷之自信,甚至主动挑衅国外军舰。

对于前者,林则徐是意识到的,他也一直努力招募壮勇,修炮台,铸武器。无奈清政府不批钱,全靠商人捐赠,造出来的武器质量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也为之后琦善战败埋下了隐患。对于后一个但是,却是极少人能察觉到。林则徐的好口碑,让处于其对立面的琦善,落于道德的下风。

琦善,与林激进迎敌策略相反,他对战争是悲观的,他的外交政策是柔和的,甚至以签订不平等条约来换取和平。

如果林则徐与琦善联手,鸦片战争的结果会不会好一点?

琦善

南下广东的琦善,很快发现实际与之前所了解的情况存在巨大差距。他给皇帝的奏折中提到,虎门一带地势易攻难守,清军武器利不过敌,军事人才缺乏,民众缺乏信心,处处存在问题,“战争万不可能”,主张求和。但当时国内主战派风头正盛,处于自信心膨胀的时期,纷纷献言不能和,同时攻击琦善收取贿赂消极应战。皇帝也是硬气,直接下达命令:战,不求和。

将士在外最恐君主猜疑,琦善只能一面与英国大使周旋,一面暗中布防。但英国军队也不傻,派间谍偷偷溜进来查看。这一看,不得了,居然发现清军炮台增加了,军队人数多了,这显然没有诚意议和。英军也就不客气,果断先下手为强,用一场仅4个小时的战役就夺下大角、沙角两个炮台。

短短的战役,对清军来说却异常惨烈。应战水师基本全军覆没。其实当时的中国军队是非常斗志的,以死相战。无奈敌我差距过大。但经此一役,清军开始士气大跌,在之后的虎门战役,甚至出现长官开战之初就乘船逃跑,还锁了城门防止士兵出逃的事件。

如果林则徐与琦善联手,鸦片战争的结果会不会好一点?

鸦片战争

此次战役之后,琦善更加坚定要求和谈,便和英国使者拟订《穿鼻条约》,同意割让香港岛。其实签订条约之前,他已经接到皇上“不许割地不许赔款”的谕旨,但他仍连上奏折,苦口婆心求朝廷批准条约。“奴才一身所系犹小,而国计民生甚重且远。“英军实力原胜于清军,战,必败,皇威有损,民不聊生。无奈皇上一意拒接,且越往后朝廷催战的谕旨越急越严。和之前一样,琦善只能一面和英国交涉,一面进行军备。英军有了经验,再偷溜到虎门调查,还拿到给下面将士备战安排的信件,得知道琦善打战的意图,主动发起对虎门的进攻。

毫无意外,战败。

皇上得知虎门失守,香港被英军占领,当即降旨琦善革职,抄家产。

割了香港岛,失了虎门的琦善,真的是“卖国贼”,是电视剧中阴险狡诈,专门算计林则徐的坏人吗?

那是因为我们忽视了他的谈判能力。琦善的草约相比一年半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已经是当时时势所许可的最优的条件,最少的损失,也是琦善外交智慧的最大胜利。相比于《南京条约》完全割让香港,《草约》还保留中国在香港收税的权利,赔款更是少了3/4。

那是因为我们只记得林则徐是替罪羊,却忘了琦善也是背锅侠,忽视了他知己知彼的敏感度,对时势较为准确的判断,敢如实汇报军情的勇气。

所以鸦片战争的失败,我们无法单纯说是林则徐的锅。《南京条约》的签订,也不完全是琦善失守虎门的错。甚至整个鸦片战争的失败,也不能归罪于道光皇帝的头上。没有哪个人在这段历史中单纯扮演善恶的角色,做着单纯对错的事情。大家都是被历史大潮裹挟前进,只是在一段段的选择点上,我们总以为会有更好的决策。

如果真要让鸦片战争的结果好一点,那就需要追溯到100年前,就是另一篇文章的故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