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不穿龍袍時什麼樣?性情中人,這些畫像竟然是宮廷畫師所繪!

清雍正帝給後人的印象是勤勞、冷酷的,與他那個喜好遊玩,奢華無度的乾隆兒子相比,顯得更加自律。父子倆的性格,差別會這麼大嗎?其實雍正雖然沒時間巡遊,但是也有放飛自我的願望,他對於悠閒生活的想象力,一點不比兒子差,甚至有些場景,都會讓人懷疑是否真是他的本意。

雍正不穿龍袍時什麼樣?性情中人,這些畫像竟然是宮廷畫師所繪!

皇帝們都有正襟危坐的畫像,這並不稀奇,與宮廷畫師寫實精緻的標準畫像比,另外幾張畫像,卻更有看頭,讓人彷彿看到了一場古裝cosplay。估計第一眼看見這些畫,很多人會懷疑畫像的真實性,這難道不是後人惡搞的作品嗎?這些畫還真是雍正授意,讓畫師創作的。

雍正不穿龍袍時什麼樣?性情中人,這些畫像竟然是宮廷畫師所繪!

比如雍正戴假髮套的這張畫,一向嚴肅認真的雍正,為何會留下有“崇洋媚外”嫌疑的畫像呢?滿清入關時,還強令漢民“剃髮易服”,怎麼到了雍正這改成“燙頭”了?其實,這幅畫像的創作背景,正是雍正推行改革之時,雍正的先進思想要攪動古板守舊的大清並不容易,很多頑固刻板的滿清貴族都不理解。於是,雍正為了表示自己推動改革的決心,給眾人看看創新不是不可能,就身體力行,畫了這張帶頭套的西式畫像。

雍正不穿龍袍時什麼樣?性情中人,這些畫像竟然是宮廷畫師所繪!

雍正雖然沒時間四處遊玩,但是長時間的工作重壓下,心裡也會嚮往悠閒的生活,既然自己沒時間逍遙,乾脆讓畫師幫自己完成心願。現代人不是喜歡拍照留念嗎,那雍正帝畫像留念也不為過啊。

雍正不穿龍袍時什麼樣?性情中人,這些畫像竟然是宮廷畫師所繪!

他對道家很有好感,年輕時就痴迷煉丹,和道士走得很近。登基後,他更有能力支持道士為他煉丹,還特地給一個道士封了個四品官。圖為雍正身穿道服,還讓畫師在身邊繪製了一條青龍出水。這意境,除了在畫中也就是在夢中能看見了。

雍正不穿龍袍時什麼樣?性情中人,這些畫像竟然是宮廷畫師所繪!

沒時間狩獵、沒時間接近小動物?畫中都能實現。這些畫被故宮博物院加上數字技術後,立馬生動起來。人生苦短,該及時行樂。

雍正不穿龍袍時什麼樣?性情中人,這些畫像竟然是宮廷畫師所繪!

可雍正分身乏術,每天處理奏摺就耗費大量時間,哪還有時間戲耍玩樂?

雍正不穿龍袍時什麼樣?性情中人,這些畫像竟然是宮廷畫師所繪!

乾脆讓畫師為自己實現夢想吧!這些稀奇古怪的畫像,有些根本就無法做到。

雍正不穿龍袍時什麼樣?性情中人,這些畫像竟然是宮廷畫師所繪!

比如道士服的那張,是雍正穿著道士服讓畫師按照想象去繪製的,其他的畫像,應該也是這樣創作出來的。

除了借畫完成夢想外,現實中的雍正也是個性情中人,比如批閱大臣的奏摺時,每天奏摺堆積如山,要務還沒時間處理,哪有時間看那些阿諛奉承、無關緊要的摺子?但是作為一個高度敬業的皇帝,他絕不會置之不理,於是不論什麼奏摺都一一回復,就有了“知道了”、“朕也想你”、“與你何干?”這種情緒明顯的摺子。

雍正不穿龍袍時什麼樣?性情中人,這些畫像竟然是宮廷畫師所繪!

心情好時,看見讓自己高興的摺子,他還會推心置腹的說“朕就是這樣漢子!爾等不負朕,朕不負爾等”。“漢子”,有皇帝這麼評論自己的嗎,可見雍正也是有他豪爽可愛的一面。都說君心深不可測,他嚴肅的時候讓人大氣都不敢喘,可體貼起來,更讓人受寵若驚。

雍正不穿龍袍時什麼樣?性情中人,這些畫像竟然是宮廷畫師所繪!

一次批閱奏摺時,雍正不小心碰翻了硃砂,結果紅色染到了奏摺上。為了避免臣子多想,他還在結尾加上一句“此朕几案上所汙,恐汝恐懼,特諭”這是我辦公桌上的硃砂染的,不是血跡,沒特別的意思,怕你多心告訴你一下!不得不說,這句特意的標註確實很有必要,要是臣子憂心皇帝是給自己點“顏色”看看,可能得嚇得幾宿睡不好覺。有如此體貼的舉動,估計收到回覆的大臣也會感激他的周到。

雍正不穿龍袍時什麼樣?性情中人,這些畫像竟然是宮廷畫師所繪!

不坐在書桌邊的雍正,腦子裡是光怪陸離,幻想出了各種各樣的人生,但是他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做一位大清皇帝。雍正對改革有想法、有期望,又是一位實幹派,如果他再多活幾年,或許大清還真的能出現一番嶄新的面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