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丨南宋龍泉青瓷的時代特徵(僅供參考)


鑑賞丨南宋龍泉青瓷的時代特徵(僅供參考)


南宋 龍泉窯青瓷鳳耳瓶 杭州博物館

南宋龍泉窯可分為前期和中晚期兩個階段。前期,正是南宋政局動亂期。宋高宗趙構自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建立南宋政權後,到定都臨安(杭州)前後的10多年時間內,女真族仍沒有停止他們野蠻的掠奪戰爭。

隨著金兵鐵騎的長驅直入,南宋政府選擇了唯一出路-逃亡。於是從河南商丘至建康(南京)、揚州、杭州、紹興、寧波,直至入海至溫州、台州,最後返越州(紹興)、杭州。一路顛沛流離,風雲難測。朝廷如此,民間的動盪更甚,此時生產力發展處於低谷。


鑑賞丨南宋龍泉青瓷的時代特徵(僅供參考)


南宋 龍泉窯青瓷鬲式爐 杭州博物館

龍泉窯產品除了生產一些日用器皿及冥器,供當地民間使用以外,一如北宋時期。如作為冥器的五管瓶、盤口壺等仍沿襲北宋末年舊制繼續生產,只從器型上稍加改進。如五管瓶上腹部比北宋時稍瘦,從肩部分成兩級,最後演變成一級,肩部凸起,器身光素無紋,蓋鈕以各種動物如雞、犬、鳥代替花苞鈕裝飾。胎為灰色,施淡青或青灰色釉。


鑑賞丨南宋龍泉青瓷的時代特徵(僅供參考)


南宋 龍泉窯青瓷蓮瓣碗 杭州博物館

南宋中晚期,是龍泉青瓷發展的鼎盛時期,此時,甌窯、越窯、婺州窯因資源枯竭等原因相繼衰落。而地處浙西南山區的龍泉有著豐富的瓷土和燃料,為發展瓷業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南宋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鼓勵對外貿易,使龍泉青瓷生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

據考古發掘證明,當時的龍泉及毗鄰地區,窯廠遍佈,除龍泉大窯、金村、溪口、安福等外,慶元縣的上垟,雲和縣的梓坊、水碓坑,遂昌縣的湖山,縉雲縣的大溪灘、碗窯山,以及泰順、文成、永嘉,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瓷窯體系。


鑑賞丨南宋龍泉青瓷的時代特徵(僅供參考)


南宋 龍泉窯青瓷柿形水注 杭州博物館

南宋初年,北方大批窯工"隨駕南來",紛紛湧入浙江。這批人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落戶龍泉,重操舊業,他們把北方的制瓷技術融合到龍泉青瓷的製作上;加上南宋官窯對龍泉窯的影響,使龍泉窯產品技藝大進,質量不斷提高。

首先是坯料的改革。原先使用的坯料僅以瓷石一種拉坯成型,由於瓷石中氧化硅含量相當高(7%以上),所產瓷器胎骨厚重,嚴重影響其美觀程度。於是,匠師們採用瓷石和紫金土配成胎料,由於紫金土中含有較高的氧化鋁和氧化鐵,鋁的含量增加,抗彎度大大加強,製成薄胎瓷器,就能在高溫下不易變形,解決了笨重呆板的問題,使龍泉窯產品壁薄如紙,輕盈秀美。以嶄新的面目呈現在世人面前。


鑑賞丨南宋龍泉青瓷的時代特徵(僅供參考)


南宋 龍泉窯青瓷樽式爐 杭州博物館

如果說,龍泉窯在胎坯的改革中,解決了粗、重、笨的缺點,在質量上完成了一次飛躍的話,那麼在釉色的變革中,使它成為人見人愛的藝術品,創立了自己的品牌,為打開國際市場,併為皇室提供貢品打開了方便之門。

龍泉窯原先使用的是一種含鈣量較高的石灰釉,它的特點是高溫下粘度較小,易流動,因此這類釉一般顯得比較薄而透明,光澤感強。而石灰鹼釉的特點是高溫粘度大,不易流動,這樣可使釉層施得更厚,使器物外觀更為飽滿。


鑑賞丨南宋龍泉青瓷的時代特徵(僅供參考)


南宋後期龍泉窯把杯 浙江麗水青瓷博物館

為了獲得最佳效果,匠師們還採取多次素燒、多次施釉的複雜工藝,使釉層變得更加豐厚,色澤更加沉穩。同時,匠師們還熟練地掌握了燒成溫度和還原氣氛,創造出青玉般的粉青釉和翡翠般的梅子青釉。

南宋或元龍泉窯貼牡丹紋三足香爐(玫茵堂藏)

考古發掘證明,龍泉窯在燒製工藝上完成了胎坯、釉色、多次素燒、多次施釉以及熟練掌握燒成溫度和還原氣氛等複雜工藝後,其產品結構也作了重大調整,一些以前不見的陳設、祭祀用器大批出爐,如鬲式爐、貫耳瓶、鳳耳瓶、魚耳瓶、八卦爐;文具用品中的筆筒、筆洗、筆架、水盂等,式樣新穎,品類繁多,作為冥器的多管瓶、盤口瓶等此時已不見,為堆塑龍瓶、虎瓶所代替。

此時的龍泉窯因釉色優美造型別致,多數光素無紋。有刻劃花的器物其裝飾手法亦與北宋時期有明顯不同。此時盛行單面刻劃花,以刻為主。紋飾多樣,有蓮花、蓮瓣、荷葉、蕉葉、如意等;動物有鳳凰、飛雁、游魚等。


鑑賞丨南宋龍泉青瓷的時代特徵(僅供參考)


南宋龍泉窯三足香爐(玫茵堂藏)

縱觀南宋龍泉窯青瓷,每一件器物都設計精妙,匠心獨運,造型端莊秀麗,釉色溫潤如玉。即使露胎,出筋,也刻意為之,做到一絲不苟,從不經意中見深意。造型與裝飾,露胎與釉色,互為關聯,自然流暢,妙然天成,表現了一代匠師高超的藝術造詣。

值得一提的是,龍泉大窯、溪口曾生產過黑胎厚釉青瓷和白胎厚釉青瓷兩種精美瓷器,尤其黑胎厚釉青瓷無論器型、釉色、胎骨都與郊壇下官窯瓷器非常相像。因此,藏界與理論界有人誤認為是郊壇下官窯器,有人則冠以"龍泉官窯".筆者認為,這批所謂的"龍官",其實是龍泉窯的仿官產品,它或許為滿足郊壇下官窯之不足,而上供朝廷;或許是朝廷大臣得不到官窯器而在龍泉仿燒。儘管這批仿官產品,由於在不同地點、不同胎釉、化學成分仍有差別外,其精美程度不亞於官窯器,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鑑賞丨南宋龍泉青瓷的時代特徵(僅供參考)


南宋龍泉窯鼓釘三足爐 藏於浙江麗水博物館

同時,白胎厚釉青瓷在燒造工藝上,不但採用了南宋官窯燒造技術,而且還有所創新。如在胎料中加入少量的紫金土,使胎色白中帶灰;圈足底部或佛像的臉、手等露胎處,呈紅色。釉色光潔滋潤,多數不開片。這些都是南宋龍泉窯的特徵。


鑑賞丨南宋龍泉青瓷的時代特徵(僅供參考)


南宋龍泉窯貼龍魂瓶及鳥頂蓋(玫茵堂藏)

南宋的龍泉瓷有早期和中晚期的區別,在鑑定時要加以注意。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佈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