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教育出的孩子,真的很强

民工教育出的孩子,真的很强

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内农民工子女占八成,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内,七成孩子是农民工子女。在这些孩子中,大多存在父母疏于监管、学校教育乏力、社区预防缺位的情况。众所周知,农民工作为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的群体分布于城市的每个角落,他们多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均比较低,而且文化知识也比较差。加之他们的工作不稳定、住所不固定等多种因素,在潜意识中形成了自卑心理。而随同父母在城市生活的农民工子女,同样也遭受着父辈的这种无奈境遇。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但是所看到和接触到的却是两面性的。这种落差式的碰撞,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逐渐影响了他们的身心成长和心理发育。

民工教育出的孩子,真的很强

关心关爱民工孩子,刻不容缓

两个问题对农民工子女身心健康及将来步入社会的自理自控有极大的影响。这两个问题一个是网络沉溺,一个是家庭溺爱。沉溺网络方面:很多从城市回到农村过春节的农民工子女,只是抱着手机埋头玩游戏,即便是表兄弟、堂兄妹之间难得的三五成群,也是少了那种应有的嬉戏打闹。甚至于那些上了大学的青年,也只是沉溺于手机,年轻人应有的那种朝气蓬勃、那种活跃有所缺失;家庭溺爱方面:从城市回到农村的那些农民工子女极少有主动帮家里做家务的习惯,哪怕是扫个院子洗个碗。当然,造成这种现象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从他们父母的角度而言,本来自己的孩子就享受不到城市孩子的那种优越,所以他们就想着在其他方面给予孩子满足,更何况一年到头也见不上两次面的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能有几个不溺爱的呢?

农民工子女的这种问题并不是危言耸听。他们从落后的农村到了繁华的都市,因为经济,因为地位,因为父母的艰难处境,致使他们的人生道路上过早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的眼里老是出现这种跳跃式的落差,一边是城市的繁荣,一边是农村的落后;一边是城里同龄人的优越,一边是自己家庭的困境。这种现实的落差,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民工教育出的孩子,真的很强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依然很严峻

(一)城乡户籍制度的壁垒。

(二)户籍制度导致农民工子女教育的不公平。

(三)加强培养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