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器(深度好文)

銀器從春秋時起,已經開始被當作飾品,裝扮鑲嵌在器物中。

濁物本無心,不過是市井虛浮的修飾,又經了文人墨客的品賞,留歲於宣商達貴的廳堂。直到後來,成為一種風尚,被世人認作珍寶,充實了家境,飽滿了日子。

銀器(深度好文)

雅俗的界限,有如湖畔水天之影,未曾清晰,本來同源。

大雅則俗,至俗則雅。金銀諸多寶物,若只為了滿足個人的貪慾,則辜負了它們原本的美好。若當作工藝品,裝幀年歲,也算是繁華了民族文化。

銀器(深度好文)

雪色碎銀,融於火中,再經銀匠敲打,雕刻,繪上花鳥圖案,或是經典故事。

這濁物便有了它存在的價值,成了一道賞心悅目的風景,與你青春做伴,共赴紅塵。曾或為簪,秀美了佳人的髮際,臨鏡的妝容,靜好的年華,美若閉月的西子。曾或為盞,沁潤了詩客的靈思,藉著貪歡的餘醉,落下千古錦詞麗句。

銀器(深度好文)

唐磚宋瓦,成了斜陽下惹人借古傷今的斷壁殘垣。

曾經裝點著奢華宮殿的物品,或埋於塵土,被歲月深藏,交還給自然;或被後世尋找,作為年代的憑證,訴說滄桑。唯有秦時明月,百代未改,亦如故人的詩文,風華經久。

銀器(深度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