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出於善意還是惡意,放過“大師”吧

大師",百度百科的釋義為"造詣深、享有盛譽的學者、專家、藝術家、棋手等","佛的十尊號之一。即天人師。佛教徒稱佛,也用作對和尚的尊稱"。和尚能稱為"大師"者,必定佛法精深,通達了悟,年高德劭。前兩年,網上冒出了很多有關"大師"的段子,我隨意摘抄了一個:"大師,我每天不用工作,開著蘭博基尼,住著別墅,可我為什麼感覺很空虛,不快樂?"大師聽後,拿香火點燃了青年的衣服,要看要燒到肉,青年趕緊吹滅了。"大師,我明白了,你是說錢就像衣服,乃身外之物,要懂得取捨才會快樂是嗎?""不,我是說,你不吹會死啊!"諸如此類的段子,只為創造一段鮮活的趣味,"大師"們算是客串出演吧。

如果說後一種"大師"是偶然間誤入段子,那前一種某些"大師"則毫不客氣地把自己活成了段子。按照釋義,"造詣深、享有盛譽"的學者、專家、藝術家便可成為"大師",看來難度也不是特別高,比如《百家講壇》出來的易中天、于丹,都稱得上"造詣深、享有盛譽",但實際上他們並未以"大師"自居,其他人也不敢隨意將"大師"的名頭加到他們身上。離現在最近的一位大師自然是季羨林先生,1993年,《人民日報》記者畢全忠的一篇文章裡,季羨林和其他28人被尊為"國學大師"。"大師團"包括已故的王國維、魯迅、李大釗、胡適、陳獨秀等,健在的除了季羨林,還有鄧廣銘、張岱年等學者。

從此便有了"國學大師"一詞,畢全忠評"大師"有三個標準:學貫中西,古今兼通,對中國文化各有創造。這畢竟是一家之言,比如魯迅,我們並不認為他是"國學大師"。"我自己被戴上了這一頂桂冠,卻是渾身起雞皮疙瘩",季羨林晚年專門寫過文章請辭民間封他的"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和"國寶"稱號。"大師"之"大",不僅在專業上,更重要的是在品德上,境界上。一個人專業再精通,沒有品德和境界,不過是能工巧匠罷了。"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真正的大家必定有超脫情懷,榮譽反而是沉重的負累。

2005年巴金先生逝世,最後一位現代文學大師離開了我們。巴金是當之無愧的文學大師,他的作品成為時代的印記,散發著永恆的魅力。人生不滿百,想要檢驗一個大師的真偽,起碼需要上百年的時間。大師逝世百年之後,如果他的建樹依然在領域內受到尊崇,他的姓名依然被後世學子銘記,這才是真正的大師。相反,如果被人們忘卻,被歲月掩埋,這是當世的名師,而非跨世的大師。大師,不是自封的,也不是某一群人封的,歸根結底,是時代封的。大師,是需要世人仰望,需要世人遠望的。

我們處在一個浮躁而喧囂的時代,原本厚重,原本神聖的諸多事物要麼被玩壞,要麼被改頭換面。"大師"也被商業化了,例如廚師界,有的人二十多歲便有了"烹飪大師"的頭銜——當然不是說廚師裡不該有大師,而是說"大師"不應該是頒發得來的。還有書畫界,有些人自稱"大師",留長鬚長髮,故作高深,侃侃而談,卻沒有半張作品能拿得出手。還有些年輕的培訓講師,也被包裝成"國學大師"。如果一個人自稱"大師",或身邊的人高呼他為"大師",完全可以肯定,這是冒牌貨。"大師"之上,便是"賢者""聖人","大師"被玩壞後,可別再胡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