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茶道,是中國宋代興盛的末茶點茶遊戲,在鎌倉時代(1185~1333)傳到日本,並逐漸本土化,到了室町時代中期,足利幕府將軍義政的時代,一休禪師的弟子村田珠光在修業期間,悟出了佛法諸像也可從日常茶飯中的茶湯作法中求得,參悟茶禪一味。將茶湯改為“茶之湯”,是日本茶道的開始。

茶湯之道,從此作為一種日常生活藝術,也是一種禮節與社交規範,直接影響了中世以後日本的文化與文明。

與父母一起來日本體驗一下日本茶道文化吧,相信是一個不錯的體驗哦~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茶 道 千 家

千家(せんけ)是以千利休為流祖的茶道流派。在表千家四代家元江岑宗左的《千利休由緒書》中提及:“千家”之名,取自千利休的祖父田中千阿彌之名,改為千姓。

利休死後, 千家由長男千道安繼承,道安沒後,本家斷絕。利休的養子、女婿千少庵之子千宗旦繼承了千家。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宗旦的次子宗守曾擔任松平家的茶頭,辭官歸隱後在京都的武者小路建立了茶室官休庵。三子宗左繼承了不審庵,不審庵原本是利休的茶室,先傳給了兒子少庵,然後又給了宗旦。宗旦將不審庵傳給宗左後,又在不審庵的北側後方建造了今日庵茶室,後將這個茶室給了四子宗室,因為不審庵位置在今日庵的外面,所以世稱“表千家”,而今日庵則以“裡千家”之名傳世。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表千家、裡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存續至今,被世人稱為“三千家”。

表千家的象徵為茶室不審庵,利休以“不審花開今日春”的靈感創立了這間茶室,表千家的四代家元江岑宗左在寬永十九年(1642年),因為高超的茶道修為,被紀州藩初代藩主德川賴宣聘為茶頭,直到明治時代為止,表千家的歷代家元都是紀州德川家的茶頭,享有中級武士的待遇,擁有二百石的俸祿。

隨後,表千家的茶道,從藩主一直風行到普通百姓,現在表千家的茶道依然很盛行。在和歌山城下的和歌山市三木町,還有紀州藩表千家的宅邸遺蹟的石碑,記錄著這一段光輝的歲月。

因為這樣的關係,表千家與很多貴族公卿都有很好的交往。值得一提的是,表千家與和紀州德川家關係密切的三井家族也因此建立了密切的關係。明治維新後茶道一度衰落,表千家因為有了迅速發展的三井家族的支持,度過了危機,迎來了重興。

之後,日本在學校教育中增加了修習茶道這一內容,修習茶道作為一項固有修養的內容在公眾層面被推廣,茶道不僅開始被一般日本國民所接受,並進一步向海外普及,如今已成為最能代表日本的傳統文化而備受世界矚目。

茶 之 心

茶道,從本質上是在教人到自然之中如何順應自然。

學習茶道,不只是學習點茶的方式,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如何讓自己心靈日漸豐富,這僅僅依靠語言是不易解釋明白的,卻是茶道帶給人最重要的財富。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在茶道的學習中,磨練自己的心性是最重要的。茶道的精神是“和、敬、清、寂”。

“和”指在茶道的世界裡,人人平等,要互相認可,彼此尊讓;

“敬”是茶會主客雙方的相互尊重;

“清”包含了茶室內外環境、清潔,心靈的清淨;

“寂”即不因外界的變化而動搖的寂然不動之心境。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如何練就這樣的茶之心,在表千家的學習中,是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行禮、步法、洗茶筅、疊帛紗、擦茶碗、奉茶等具體的動作,一步一步地接近茶道之心。開始學習的時候,如果動作不熟練也沒關係,即使到最後,動作還是很笨拙也沒關係,只要全力以赴認真地去做了就可以。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利休規定的茶道七條法,在表千家的日常茶道學習中反覆被提及:

1. 茶室插花要如同開在原野中。

2. 燒水的炭要充足。

3. 夏天的茶事要讓人感到涼爽。

4. 冬天的茶事要讓人感到溫暖。

5. 赴約要守時。

6. 凡事應未雨綢繆。

7. 關懷同席的客人。

不僅在茶道空間,在現實的生活中,也要遵循著這樣的原則。

太閣園百年茶室


說起茶道,小編就想提一下這太閣園裡的一位神秘的男爵——藤田傳三郎。

釀酒業豪商出身的他作為日本舊時幾個赫赫有名的財閥之一,曾經威懾整個日本關西地區。


藤田家業位於風景如畫的網島町,他於1909年在該處興建三座現代和風建築,作為自己和兒子的居所。位於大阪市中心澱川河畔的藤田宅邸,曾也是藤田家族的商業和政治活動中心。如今在寸土寸金的大阪市中心,倒反而成為了一處絕秘的世外桃源。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據說這位男爵常不惜重金購置茶具,甚至先後拜於武者小路千家流與裡千家流門下,潛心研習品茗之道。更在自己的宅邸特設多間舉行茶道儀式的茶室,這所有的一切之因愛茶。

因此你們可以帶著父母來體驗一把男爵最愛的日式茶道。相信父母會很感興趣哦~

古拙稚樸,男爵他還將茶室空間縮小,入口放低,這樣無論任何身份入內都得低頭折腰,意為凡入內者皆坦誠平等相見。

優雅的日式庭院始終和茶道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某種程度的聯繫。茶室外日式庭院一花一木的設計充滿著日式美感,將自然與茶道結合的美到無與倫比又耐人尋味。茶室內不光是龕室、茶具、茶勺更透著古拙稚樸。

茶道老師雖已上了年紀,但點茶的動作絲毫不含糊,先溫潤茶碗和茶筅,置入茶粉,注入熱水,茶筅輕輕拂動茶粉,水粉交融,隨後手腕逐漸加速,最後一氣呵成。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黃綠色的茶湯上泛著細膩的茶花(泡沫),淺嘗一口,茶香滋味濃厚略帶澀味,最後在口中神奇地轉化為清新的海苔香氣。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三星園 上林三入本店


還有這家從日本天正年間開業至今,在平等院表參道上的茶屋已經有500年以上的歷史。

店內現在依然能品嚐到將軍家御用的最頂級抹茶“獻上初昔”,穿越時間傳達出“三星園 上林三入”本店宇治茶一路走來沉澱的悠悠茶香。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茶師 上林三入”是三星園代代傳承的名號,至今已經是第十六代。十六代目的本名是田中守,“守”這個名字,也奠定了他一生的道路。

店裡的茶室掛著日本古學派伊藤仁齋親筆書寫的兩個字:守道

不論是茶道還是其他有名的日本傳統技藝,“道”代表了一項工藝的專一性,也代表了一脈相傳的延續性——

不因時間而改變,卻因時間而顯得宏大。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初昔”是這五百年老店的鎮店之寶,雖然三星園也開啟了網路販賣,唯獨這一款茶葉,只有在京都的本店店內才能現場購買。

在其他茶鋪決定投入工廠化規模化製造的時候,三星園依舊堅持小量販售,以傳統方式製茶。

“裝在茶碗裡的抹茶,是自然的茶;瓶子裡的抹茶,是加工飲料。三星園的茶,隔夜就不能喝了,而瓶子裡的茶,一年後也還能喝。”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店裡沒有一臺機器,這裡的每一株茶葉從採摘到碾制全部由手工完成。茶葉從契作農家送到店裡,田中先生便要親自挑選,先要將茶葉和莖跟葉脈上分離下來,接著再花上幾小時的時間將茶葉磨成細粉。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店裡保存了500年來家族相傳的製茶道具,還包括了與春日局、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伊達政宗等名門大家往來的書信。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身為茶師的他,不忘初心,一生從一。

現代茶師或許不再需要配刀,但每一次沏茶依舊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茶道|每一次沏茶都是傾盡全力的匠心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