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廢掉的終極模式,有尊嚴的混日子

PART 1

朋友的公司新進來一個他的朋友入職,此君在一個三線國企工作十多年,因為企業裁員,拿著一筆微薄的備付金回家了。

該國企其實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日薄西山,廠址也不斷往遠郊遷,上著三班倒的工作,看看機器,吹吹牛逼,是此君工作的日常。

拿著十幾年不變幾乎是社會最底層的工資,早就想到我這位朋友的公司,但是還是一直捨棄不下這份體面而穩定的國企工作,直到前段時間被迫買斷,才選擇到我朋友的公司重新開始。

朋友也是抱著極大的熱情來歡迎他在自己的公司走上新的工作崗位,但是三個月工作下來,朋友在和我聊天的過程中對此君失望之情溢於言表,一言以概之,他只不過是想換個地方有尊嚴的混日子罷了。


一個人廢掉的終極模式,有尊嚴的混日子


原本以為男人四十,重新走上工作崗位,會格外珍惜這份工作,沒想到還是和原來一樣,工作不忙的時候基本就是刷手機,瀏覽網頁,工作沒有一點積極主動性。

最可怕的是,對於朋友老闆的話語,只要語氣稍微重一些,馬上表現出不悅,自尊心極強,講不得,說不得。

朋友的初衷也是希望通過高壓來激發他的動力和鬥志,哪知道只要稍微講他一點,要麼就是充耳不聞,要麼就是轉移話題,“你這裡公司有哪裡不行,問題不在我,而在於你們公司”。

朋友也在矛盾,這種人到底還能在職場走多久?或者說,他自己還能忍此君多久?

對於在朋友情誼和職場人設的矛盾中糾結的朋友,我充滿了同情,再想想自己的朋友圈,何嘗不是充斥著這樣一種人群,“有尊嚴的混日子”。

PART 2

在工作中有這麼四種人,

第一種人“無尊嚴,有能力”,第二種人是“有尊嚴,有能力”,第三種人是“無尊嚴,無能力”,第四種人是“有尊嚴,無能力”。

這裡的無尊嚴,並不是真正的沒有自尊心的人,而是那種真正對內學會自我尊重,自我接納,對外完全不受他人的指摘和影響的人。

第一種人本身有能力傍身,同時自己又是虛懷若谷,這種人往往最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敬仰,也往往是以自身堅定目標和強大信念作為依託,比如曾國藩,李嘉誠這樣的人。

第二種人雖然有能力,但是往往持才傲物,令折不彎,即使知道可以曲線救國,也不願意低頭。這種人往往以個人面子和個人形象作為決定的標準,忽視了遠期的目標,不懂得方圓之道,一味用強。比如關羽,左宗棠這樣的人。

第三種人在人群中居多,這種人又分兩種,一種是確實處於混世邏輯的人,對於人生目標和個人自尊完全沒有追求,得過且過,及時行樂得那種。

另外一種則是,他們往往對於自己有著清醒的認識,並不以個人尊嚴為要義,而懂得借力,在強人之間穿梭,利用社會的潛規則為自己行事。

這種人不少無論是在官場還是職場混得都不賴,即使不行,也往往在人群中能吃得開,受歡迎,社交能力一般都不差。

另外對於很多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或者很多成功人士成功之前,他們往往都是第三種人,對於很多有強烈願景的人來說,第三種情形更像是他們人生的一個初始和必經階段。


而最經不起推敲的是第四種人,不去努力提升能力,同時自尊心卻極強,抱著一副混世的模樣,還要求在職場上別人對自己高看一眼。


一個人廢掉的終極模式,有尊嚴的混日子


這種往往紙上談兵居多,談大道理一套一套,眼高手低,完全做不到知行合一的概念,最可怕的是不能接受別人對自己貶損的語言,不接受不同的意見,孤傲地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迷失。

不可否認,我們身邊都有這麼一群人,他們自覺不自覺得每天都在有尊嚴地混日子,永遠在自己的一元世界裡打轉。

這種人如果不做出改變,那麼註定一輩子很難在職場上混得出來,自己的人生事業和社交關係也只能停留在一個較低的層次。

PART 3

那麼一個人這樣廢掉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通過對上訴四種人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首先,是否有一個強大的人生目標和堅定的信念是多麼重要。

不是說有些人就註定能忍,忍耐得一時,忍耐不了一世,忍耐得背後是個人對於自己人生目標強烈地追求,為了這些目標的實現,我可以不在意人生那些起落和責難,可以不在意那些不公和誤解,因為達成人生目標是第一要義。

曾國藩在這方面是最好的典型,他的一生也大部分在別人的責難和困頓中前行,梁啟超在給“曾文正公嘉言鈔”的文集中評價他,“其終身在拂逆之中,而困而知,而勉而行”。

如果沒有自己對於學做聖人的信念做支撐,以修身,治國,平天下的目標為己任,在面對太平天國的鬥爭,面對皇帝和太后的不信任和壓制,面對沈葆楨,左宗棠這些他一手提拔的同僚的誤解和詆譭之後,能從容選擇大度和隱忍,這其實都是因為心中強大的目標和信念做支撐。

所以一個即不能提升能力和同時不願丟棄自尊的人一定是一個沒有人生目標的人。

其次,封閉的思維才是阻礙一個人成長的最大障礙。

時代在發展,知識在更迭,每個人的社交圈也在不斷變化,一個人總是活在一元世界裡,永遠也不可能成長。

在二元,三元的複雜人際關係中,我們如何才能保持一個開放的思維和心態面對萬事萬物就顯得尤為重要,成功的人往往都會最先懂得把握趨勢,能夠把握趨勢的人往往也是最具備開放性思維的。

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馬雲的阿里巴巴,從淘寶到天貓,從支付寶到螞蟻金服,無一不是把握住了時代發展的趨勢。

而馬雲年輕的時候,就是個極具開放性思維的人,年紀輕輕就去西湖找老外練習口語,通過英語瞭解到國外先端的信息和科技,通過後來和很多美國朋友的交往,他比國內大多數人最先了解了未來互聯網發展的大潮,通過一系列失敗大膽的嘗試,最終創立了阿里。

而當移動互聯網浪潮發端之際,馬雲雖然人到中年,淘寶和天貓在PC端也做得風生水起,馬雲還是秉持了開放性的思維,擁抱時代變化的趨勢,在2012年帶領阿里,提出ALL IN移動互聯網,使得阿里把握住了第二波互聯網浪潮,最終站在了互聯網江湖的浪潮之巔。

現在馬雲雖然也已經退休,但是他預感到未來將是人工智能的天下,也及時提早佈局,創立了達摩院,吸引很多中科院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加入,迎接人工智能大潮的洗禮。

而那些保持了封閉性思維的人,不能接受忠言逆耳的人,也一定是為自己那些可憐的自尊在混日子。

因為不理解時代的變遷,知識的更迭。也無力適應這個世界的發展,對於日子,也只能一混了之,也因為自己多年不變的固化思維,對於那些不懂的事物,選擇了不接納,那麼只能維護自己殘存的自尊。


一個人廢掉的終極模式,有尊嚴的混日子


最後,缺乏自我主導能力,也是有自尊混日子深層次的成因。

那些有自尊混日子的人其實並不真正明白自尊為何意。

真正的自尊是什麼,自我尊重,而不是他人尊重。

我們需要得到他人得認可和接納,但是最為關鍵得是要學會懂得自我尊重,自我接納。在從他人那裡獲得負面信息的時候,如何學會自我消化這種負面情緒,才是自我成長真正的學問,而不是馬上就Diss過去,一味地快意恩仇。

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自我情緒往往建立在別人的言語之上,而不是自己對自己的認知之上。

借用蘇東坡名篇“留侯論”裡有這麼一段經典語句,“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我的解讀是,何為真正有自尊的人,不是那種對於外界的責難和指摘,馬上就拔劍而起的人,而是那種在面對突發事情能保持鎮定而不驚慌,面對無來由的責難和誤會而不情緒失控。

為什麼他們能這樣,是因為他胸懷寬廣,格局遠大,除了之前所述堅定的目標和信念之外,能夠自我主導,把自我認知建立在自己基礎上的人才是真正懂得自我尊重,自我接納的人。

只有那種對於外界變化刺激極為敏感,甚至疑鄰偷斧,杯弓蛇影的人才是看上去自尊心極強,其實根本不懂得自尊為何物的人。

刺蝟有刺,終究是一個處在食物鏈底端的小動物,只有不斷成長,成為獅子才是自我尊重最好的方式。

PART 4

所以要想從有自尊地混日子狀態中脫出,必先立志,然後秉持一個開放性的思維,學會自我自導,自我接納,才能真正活出人生價值。

有自尊地混日子終究是一條悖論,如果想混日子,就別指望能獲得多少自尊,如果想真正樹立自尊,獲得別人的尊重,那就必須從改變自己混日子的狀態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