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又到立秋,關於貼秋膘這件事你瞭解多少呢?

不知不覺又到立秋,關於貼秋膘這件事你瞭解多少呢?

說起貼秋膘這件事,作為中國人應該都多多少少有了解。但其實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一定要到了立秋才開始貼,又為什麼一定是要用貼膘這種方式呢?

不知不覺又到立秋,關於貼秋膘這件事你瞭解多少呢?

這就要回到古代生產力低下的舊話題了,這句話我聊到過無數次,因為真的就是決定了古今中外吃喝變化的重要因素。

那時候普通人能吃飽飯就是最大需求,所以判斷人的身體狀態也常常會看“胖瘦”。到了夏天太熱,吃不下飯又流汗很容易變瘦,於是成了“苦夏”。

不知不覺又到立秋,關於貼秋膘這件事你瞭解多少呢?

有人肯定會說現在也是“苦夏”啊,不僅熱還下暴雨,渾身黏糊糊的不舒服,要是真能因此減肥豈不是美事一樁?

但在古代真就是很苦的一件事,除了少數朝代部分時間以瘦為美,大部分情況下古人還是希望豐腴點好。所以到了立秋就必須貼秋膘,把瘦掉的肉補一補回來了。

不知不覺又到立秋,關於貼秋膘這件事你瞭解多少呢?

貼秋膘的原因明白了,就要聊聊為什麼一定是立秋這天。據查證古人有這麼個想法:““夏天過後無病三分虛”,大概就是說夏天雖然流汗變瘦,但天冷之後身體會變虛。

雖說中醫理論常有爭議,但遙想古代沒有很好的取暖設備,秋冬季節身體變虛倒也很說得過去。畢竟人體常溫三十多度,天冷了禦寒措施不夠好,就很容易凍壞的嘛。

不知不覺又到立秋,關於貼秋膘這件事你瞭解多少呢?

所以機智的古人就選擇了標誌著夏天結束、秋天開始的“立秋”這天,好好飽餐一頓,表達終於脫離“苦夏”開始為身體蓄積能量的秋天。

那時候尤其在河北、東北一帶,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不知不覺又到立秋,關於貼秋膘這件事你瞭解多少呢?

但實際上到了近現代,由於上次聊到的製冰技術逐漸發達,很多人在夏季都會飲用大量冰鎮飲料,造成腸胃虛弱,所以並不適合在立秋就馬上進補。

更何況立秋一般在公曆八月份,比如說現在,正是一年當中非常炎熱的時節,突然進補大量紅肉和補湯其實對身體反而有害。

不知不覺又到立秋,關於貼秋膘這件事你瞭解多少呢?

不過立秋開始貼秋膘還是逐漸成為了習俗,雖說不見得要在立秋吃什麼補品,但也成為了一個具有標誌性的節氣,至少意味著再撐一撐夏天就要結束啦。

而很多愛美的女性則會藉此提醒自己:開始貼秋膘的日子到了,之後吃東西一定要注意剋制,以免被貼上不想要的秋膘啦。

不知不覺又到立秋,關於貼秋膘這件事你瞭解多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