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将末位淘汰10%高管!策略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转变?

在上周举行的京东集团开年大会上,京东宣布2019年将末位淘汰10%的副总裁级别以上的高管。

也就是说,即使是位重的高管人士,也要面临着被淘汰的可能,目前京东共有18万的员工,估摸这个级别的高管在几十到一百人左右。

去年底,京东便传出了大面积裁员的消息,但都被否认了。

京东方面表示,这是正常的人员流动,称每年都会定期地对所有员工开展绩效评价和人才盘点。

优秀的人员将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而绩效不达标的则予以相应的岗位调整与优化。

京东将末位淘汰10%高管!策略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转变?

而此次京东推行的末位淘汰,针对的是高管群体,并没有涉及到基层普通员工。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在职场上,无论你是处于什么级别的岗位,若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被能干的人取代也不是稀奇之事。

毕竟,换了新鲜的血液,既能活跃死气沉沉的管理模式,又能激发每个人的竞争意识,何乐而不为。

京东的末位淘汰也正是如此,有能者上,有力者为,优化团队及提高对人才的重视。

京东将末位淘汰10%高管!策略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转变?

先前,刘强东在京东发布2018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时表示:“我个人的关注点主要放在战略、团队、文化和新业务上”。

这也看出了刘强东对团队重塑的重视。

与此同时,对于今年的末位淘汰京东这样回应:

“集团正在积极推动‘小集团,大业务’的转型,旨在盘活资源、充分发挥组织活力,为多元业务的发展保驾护航,以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京东将末位淘汰10%高管!策略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转变?

现在,京东商城、京东物流、京东数科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业务的发展也在要求着公司制度的革新。

再加上现如今零售新秀拼多多的崛起,以及阿里巴巴方面投来的竞争压力,不得不让京东打起百倍精神来应对。

京东将末位淘汰10%高管!策略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转变?

其实在互联网行业,末位淘汰被视为一种“潜规则”,很多大公司如华为、阿里巴巴、滴滴等,都在实行该制度。

阿里巴巴要求所有员工都参加季度、年度KPI和价值观双重考核,按照“271”绩效考核原则来进行评估。

即将员工划分为三个等次:

20%超出期望的员工、70%符合期望的员工以及10%低于期望的员工,而最后那10%就是被末位淘汰的对象。

京东将末位淘汰10%高管!策略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转变?

不过,有专业律师表示,若末位淘汰的结果是裁员的话,实际上是违反了《劳动法》,但其方式如果是降级/职、调整工作岗位或待岗培训,没有解除劳动合同,则不算违法。

而身处于末位的员工,即使没有被直接解雇,但由于其相应的心理压力,也会选择主动辞职。

虽然末位淘汰制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凡事皆有双面性,弊的一面则是会让内部员工产生不安心理。

为了能提高自己的绩效,有可能会出现夸大成果,甚至引发恶性竞争的不良反效果。

京东将末位淘汰10%高管!策略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转变?

作为公司的领导者,刘强东自然希望通过末位淘汰,能筛选出更优秀出色的人才。

但另一方面,这种制度会不会出现反效果呢?如引得公司人心惶惶。

而你是否会支持自家公司推行末位淘汰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