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容量大就代表長續航?未必!

每每有新車上市,很多人沒試駕就知道續航虛不虛:這車電池是XX度的,也就跑YY公里,標ZZ公里肯定虛標!而實際上,這種說法不一定成立。除了電池大小,電動汽車的續航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一、電機輸出功率和調校設定的不同影響續航

江陵易至EV3,一款A00級純電動小車,官方共推出兩種不同續航版本,電池是完全一致的,但電機則有兩種調校,一種最大功率35kW,最大扭矩150Nm,偏重於節能,續航302km;另一種最大功率50kW,最大扭矩180Nm,偏重於性能,續航252km。 在同一塊電池的情況下,調校方式不同,衍生了兩種不同的續航的車型。

電池容量大就代表長續航?未必!

這種情況還發生在不少其它車型上:比如榮威Marvel X,同樣52.5kWh電池組,不同驅動配置的車型的續航分別為403km、370km;比如蔚來ES6,同樣的84kWh電池,基準版和性能版的續航里程分別為480km,510km。

二、輪轂不同、續航不同

同一臺車,僅僅因為選裝的輪轂尺寸不同,續航里程就不同。很多人可能察覺不到,可事實上,這一因素的影響可能超過你的想像。

特斯拉官方網站公佈了續航里程計算器,以MODEL S 狂暴加速性能版為例,在溫度20℃、100km/h的時速下行駛,默認19寸輪轂車型的續航里程為572km,而在所有其它條件不變,僅僅選裝21寸輪轂後,續航里程減為547km,相差里程接近5%。

電池容量大就代表長續航?未必!

三、風阻係數影響續航

車身造型、風阻係數不同一樣會影響車輛的續航。比如帝豪GSe、帝豪EV 450兩款車型,相同的三電系統,但是帝豪EV 450的續航里程為400km,而作為跨界SUV的帝豪GSe的續航里程僅為353km。

電池容量大就代表長續航?未必!

同樣的現象也在特斯拉品牌身上存在。同樣是100kWh電量的性能版,MODEL S的續航里程為572km,而做為SUV的MODEL X的續航里程僅為507km。

四、剎車系統影響續航

我們在日常行車過程中,絕大多數時候都是非勻速行駛,尤其是市區行車時,經常需要剎車,制動能量回收的對續航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吉林大學車輛工程專業的一篇論文《純電動汽車再生制動節能潛力研究》中給出了實驗數據:在平均時速33.3km/h的NEDC工況下,制動能量佔到總牽引能量的31.29%;而在平均時速為12.2km/h的紐約市區,制動能量佔總牽引能量的比例高達81.9%,也就是說,只有一小部分的能量被真正用於驅動車輛,而大部分能量都其實被剎車系統消耗了。

電池容量大就代表長續航?未必!

對於傳統燃油車來說,這部分能量都被剎車片轉化成了熱能浪費掉了(所以擁堵的市區油耗很容易翻倍);而電動汽車可以利用這部分能量,減少浪費,提升能量利用率。但是,不同的技術路線的能量回收效率是截然不同的,通過下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制動能量轉化為電能的比例,從25.6%-84.1%不等,不同的方案之間結果差異巨大。

電池容量大就代表長續航?未必!

這個結論說明,在等速續航里程方面,大電池有可能佔優。但是到了真正的城市用車環境下,能量回收系統對於續航里程的影響是十分巨大。電池小的車子,如果優化合理,比如採用iBooster、One pedal等技術,續航里程是很有可能超過電池容量更大的、只配備了普通能量回收技術的車子。

五、電驅的效率影響續航

注意,在上面一段筆者寫的是,在等速續航下,大電池的續航里程“有可能”佔優,並非絕對,因為電驅系統的效率對續航里程也有影響。同樣的電量,對於不同效率的電機來說,可以驅動車輛行駛的距離是不同的。

首先,永磁同步電機和感應異步電機的效率就存在差別,永磁同步電機的效率顯著高於異步電機;

其次,不同的電控系統效率也不一樣,集成度、IGBT等核心部件的轉換效率、控制邏輯都影響著車輛的電耗水平;

再者,減速機的機械傳動效率也會影響車輛的電耗。

總之,每一家的電驅系統效率都不一樣,如果這方面技術落後或者故意採用低成本方案,電池容量大也不一定有優勢。

六、空調系統也會影響實際續航

得益於我國“優良”的續航里程測試標準,在測試過程中根本沒有考慮到空調系統的能耗,因此空調系統根本不影響NEDC里程。

也就是說,無論一輛車子的空調多麼低效多麼耗電,也無法在工信部公佈的NEDC續航里程中體現出來,但實際上不同品牌和不同技術路線的空調的實際能耗是不一樣的,對續航里程的影響也就不同。

官方沒有數據可以參考,大家可以關注電駒等平臺的冬季和夏季實測,來獲知不同品牌車型空調對續航里程的實際影響。

總之,電池容量大續航就長的說法就像說汽油車排量大就一定費油一樣,是非常片面的觀點。筆者測試過的電動車中,有的電耗可以低到10kWh/100km,有的甚至超過20kWh/100km。

因此大家在選購汽車的時候,不要只看電池大小,也要關注其實際電耗,如果您沒時間和精力一一去體驗的話,一定要多參考媒體和車主的真實測試體驗。切記,不要簡單地迷信電池容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