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早餐對孩子成績的影響竟有這麼大,看完恍然大悟!

一日之計在於晨。一份營養豐富的早餐能保證同學們精神充沛、思維活躍。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俗話說“早飯吃得好,午飯吃得飽,晚飯吃得少。”可見早飯是很重要的!

原來早餐對孩子成績的影響竟有這麼大,看完恍然大悟!

孩子多久沒在家吃早餐了?

早餐是一日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

營養學家們對於三餐重要性的定義是這樣的: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

對於正在長身體的孩子來說,早餐更重要!

吃早餐要講究衛生營養,但是家長們也要注意:給孩子吃一些不健康的早餐會造成很大的危害

原來早餐對孩子成績的影響竟有這麼大,看完恍然大悟!

為了省時間,就給孩子買一些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路邊攤的食物,或者直接加熱頭天晚上剩下的食物作為早餐,對於孩子的危害非常大。

真的不建議吃隔夜飯,因為隔夜食物有兩大安全問題:一是微生物繁殖,會導致食物變質;二是亞硝酸鹽增多,能引起食物中毒,並有致病風險。

有的家長知道孩子早飯沒吃好,就給孩子書包裡塞上一些餅乾、巧克力,讓孩子在課間“墊下肚子”。

孩子白天吃一點餅乾、巧克力等零食墊墊肚子是可以的,但用零食代替三餐中最重要的“早餐”,那就很不健康了。

所以,切忌拿零食當早餐

吃飽了才能更好的學習

教育廳曾對12000+高中生做過調查,數據表明:每天都吃早餐的學生比不常吃早餐的學生總成績平均分高出近38分!

吃早餐的孩子比不吃早餐的孩子,在某些學習項目中表現更出色,例如數學成績能高出40%,並且較少曠課或者遲到

雖然不能表明吃早飯的孩子就一定學習好,但是有個不爭的事實,一般高中上午就有1節早讀+4節課+1節自習,早晨7點上早讀至中午12點左右,這麼長的時間如果早飯不吃好,孩子怎麼能有精氣神去好好聽課?

有的學校上午還會有晨跑,餓著肚子跑步,時間長了孩子的身體也吃不消。

而且早飯與頭天晚上的吃飯時間相隔有10個小時以上,如果不及時進早餐,大腦處於飢餓狀態。

以這樣的狀態去上課,會精神不振,學習能力下降。

有些不吃早飯的孩子上第二節課的時候就開始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有小動作等現象,他們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也開始下降。

因此,一定要讓孩子吃好早飯後再上學

孩子不吃早飯上學,除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外,營養的攝入也容易不足或失衡。

所以,給孩子的早飯一定要吃好,這樣孩子才能有好的體力和精神,去認真聽上午的4節課程,對知識的理解消化也會更加深入。

特別是現在孩子每天的學業負擔都非常重,早餐不補充足夠的能量是絕對不行。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在早上給孩子補充好能量!

原來早餐對孩子成績的影響竟有這麼大,看完恍然大悟!

不僅要補充營養,還有避免壞習慣

糧食攝入要充足

大家要知道,腦力勞動不同於體力勞動,腦力勞動的唯一能量來源是血糖———葡萄糖。

葡萄糖的主要來源是由糧食轉化成單糖,進而分解為葡萄糖的,所以孩子早上要吃點糧食,這樣膳食營養搭配更加合理。

國外國內文獻報告,早餐不吃糧食的考生,三分之一的學生學業成績不佳,甚至不及格。所以,學生家長要懂得這一科學道理,認真做到,學生每人每天400-500克糧食攝入,男生最好有500-600克糧食。

維生素不能少

維生素是保持腦細胞活力不可缺少的物質,某種意義上講,糧食是大腦的能源,那麼維生素是大腦的清醒劑

高中生平常用腦很多,所需維生素B1較常人多得多,應引起重視。

所以應想方設法鼓勵考生多吃些小米、玉米、蕎麥以及蔬菜、水果,必要時額外補充B族維生素,以滿足考生對維生素的需要,以保持頭腦清醒,思路敏捷。

蛋白質不能少,但也不能多

學生學習、記憶、語言、思考等智力活動都涉及蛋白質的合成。從有益於健體益腦來講,蛋白質是無論如何不可缺失的。

況且中學生還處於青春發育期,人體對蛋白質需要量較成人多25克左右,高中生每人每天蛋白質攝入量掌握在90-115克之間。

但是,蛋白質並不是越多越好。因為人的胃只有一個,蛋白質攝入過多,勢必影響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造成營養不平衡,從而產生不必要的副作用。

不要經常讓孩子吃湯泡飯

湯泡飯,偶爾吃一點倒還可以。長期吃湯泡飯,營養單一不利於孩子的身體成長。

飯被湯泡過後,味道就有些改變了,飯變稀了,孩子也懶得咀嚼,經常是差不多直接吞下去了,更談不上什麼感受食物的美味了。

避免飯前讓孩子吃零食

有的時候孩子催促:“媽媽,我餓死了,飯啥時候做好!”

媽媽心疼孩子,就讓孩子在飯前吃零食,結果等飯做好了孩子就不想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