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雲:唐詩賞析之馬戴《灞上秋居》

灞上秋居①

馬戴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臥郊扉久,②何年致此身。③

乐云:唐诗赏析之马戴《灞上秋居》

注:

① 灞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因地處灞陵高原而得名,今西安市東灞水南岸白鹿原上,又稱“灞原”。

② 郊扉:指郊外的茅屋。

③ 致此身:語出《論語·學而》:“事君能致其身。”此處指入仕為官、為國效力之意。

晚唐詩人中,馬戴以善五律著稱,嚴羽稱其“在晚唐諸人之上”(《滄浪詩話》),翁方綱則譽之“直可與盛唐諸賢儕伍”(《石洲詩話》)。此詩寫詩人客居灞上而感秋來蕭瑟,抒發羈旅之思和失意之慨,為馬戴五律詩作中的名篇。

首聯寫秋天傍晚灞原之上的衰颯蕭條氣象。撩人的秋風秋雨直到傍晚才停歇下來,放眼眺望,天上的大雁成群結隊地南去不停。所謂“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九辨》),此處寫秋風秋雨,無形中營造出一種淒涼衰敗的自然氣象。寫大雁南飛,急切間擇巢而棲,無疑激發出詩人濃濃的鄉思羈愁。

乐云:唐诗赏析之马戴《灞上秋居》

頷聯則由遠及近,從遠景轉入近景。眼看著他鄉樹木落葉紛紛,聯想到自己孤身一人遠在異鄉,獨守寒燈一盞,作者內心的寂寞與思念愈發強烈。此處“落葉”對“寒燈”,“他鄉”對“獨夜”,不僅對仗工整,音節和諧,而且用詞精煉,意蘊深遠,將詩人內心的思鄉心切與幽獨寒冷的心境凸顯得淋漓盡致。此二句,直可與“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對讀。

頸聯繼續寫作者幽居之所。夜闌人靜之時,連秋蟲都已睡去,只聽見詩人房前的空園裡白露不斷墜落的聲音。在這樣的荒郊野外,只有隔壁那位老野僧與我為鄰。白露滴落之聲如此細微,詩人卻能聽得分明,不在於詩人的耳朵如何靈敏,而是因為詩人徹夜難眠而愈發敏感。與野僧為鄰,不僅不能為作者排憂解愁,反倒更烘托出他內心的孤寂落寞。如此寂靜的夜晚,如此遠離塵囂的野僧,詩人不免感受到被拋出紅塵之外的痛楚。詩人何時才能擺脫這種遊離塵世的人生狀態?

尾聯則點明題旨,抒發對報國無門以及人生不遇的慨嘆。我寄居在這荒郊野嶺為時已久,何時才能為國致力獻身呢?馬戴早年屢困場屋,落第三十餘載,為此他羈旅天下,曾久滯長安關中一帶。最後兩句,既是對人生無奈的總結,也是對前途渺茫的憤懣。

作為一位長期隱居、遠離仕途的失意詩人,馬戴的詩歌無晚唐纖靡僻澀之習,而是體現出一種“優遊不迫,沉著痛快”(辛文房《唐才子傳》)的美學風格,這與其人生閱歷有關,也與其豐富細膩、真切感人的情思有關。

乐云:唐诗赏析之马戴《灞上秋居》

長按識別二維碼

瞭解樂雲的文化家園

乐云:唐诗赏析之马戴《灞上秋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