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毕业生成为“高铁全科医生”

技校毕业生成为“高铁全科医生”

“我认为工匠精神,就是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勇敢承担责任,把自己所有精神融入到我们的产品里,把高铁零故障交到客户的手中。”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车辆调试培训室里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高级技师罗昭强说。这位先后获得“中华技能大奖”、“中国中车高铁工匠”、“全国技术能手”、“吉林省技能大奖”、“长白山技能名师”、“吉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大工匠”,却只有技校毕业。

无私奉献保障高铁零故障

从“和谐号”到“复兴号”,罗昭强的工作是负责高铁交付客户前的最后一道工序。

得到“复兴号”即将命名的消息,留给罗昭强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为了不给高铁未来使用留下安全隐患,调试中高铁上不能随意拆动部件,他只能靠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在20多天里罗昭强都吃住在单位,在首批5列“复兴号”高速动车组的出厂调试中,率领团队完成数十项调试方法的创新,确保了“复兴号”准时开通。

技校毕业成“高铁全科医生”

高速动车组调试是一项典型的高技能工作,罗昭强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铁路车辆装调工,全国范围内从事此工种的不超过2000人,是“大熊猫工种”,是高铁制造行业的核心。他虽然只是技校毕业,却始终追寻世界前沿技术,掌握380Km/h、250Km/h动车组和中国标准动车组调试核心技术,成为一名“高铁全科医生”。

作为高技能领军人才,他先后率领团队完成“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KDZ15、KDZ9、混合动力动车组等国家和企业重点项目的试制和调试攻关,为中国高铁的技术进步做出来突出贡献。特别是罗昭强利用他深厚的动车组网络、牵引、制动等调试经验和所擅长的列车故障判断和逻辑分析绝活,保证了动车组零故障出厂。同时,他破解生产瓶颈,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RH5型车端部模拟器》、《CRH5型车网络INDI与USDR模拟器》等动车组关键调试装备,打破国外市场垄断,将制造成本缩减为1/10。540件成果在动车组调试中得到广泛应用。

让“中国制造”变“中国创造”

从调试到研发,是一条创新跨越之路,在新一代380Km/h高速动车组制造过程中,罗昭强又被点将,接受了一次全新的挑战。研发一套CRH3型动车组调试技能实训装置,破解员工技能远远不适应于高端产品的瓶颈。而该动车组是国内技术含量和速度等级最高的动车组,难度可想而知。他拿起1万2千余张图纸,经过对动车组原理全面统合之后,提出了创造性的技术方案,突破了27项动车组模拟的技术难点,开发5套模拟软件。开创了利用模拟方法培训高铁调试人员的先河。克服了现车培训费用巨大、不可控因素多等潜在风险。

2016年用于300Km/h动车组调试的西门子SIMIT试验台出现多台损坏。罗昭强带领团队在一无资料二无图纸的情况下,利用掌握的高速动车组通信、工控机配置等技术一口气修复了12台。设备部门得知后感慨地说:“先不说一台设备值多少钱,就是请西门子专家来维修一小时2000美金,修好这12台没3万美金下不来!真为中国工人争气!”

2016年罗昭强作为中国中车首席科学家常振臣博士唯一一名工人弟子,研发了应用列车实时以太网技术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半实物仿真模拟系统”。对中国高铁走出去,延长产品价值链,具有重要意义。参与时速200公里城际动车组司机显示系统软件开发,实现了从设计源头到生产最后一道工序的技术贯通。

2017年培养美国春田工厂员工37人,实现了中国铁路制造技术登陆北美发达国家的新突破。

罗昭强先后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另有22项专利在申报过程中。曾获得“中国北车科技成果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是唯一一位获得中国中车科技成果奖的蓝领工人。

做“无悔师父”育“高铁工匠”

罗昭强不仅在创新攻关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而且充分发挥“工人博士”的引领作用和磁石效应,在他的周围,已吸引了近千名企业各方面相关技术工人。他编写了《维修电工技能进阶培训》、《西门子自动化高徒班讲义》、《动车组调试应用技能》等教材。他开班传艺,很多人包括全国技术能手、企业首席操作师以能够进入罗昭强开办的技能培训班为荣,在中车长客书写了一段“黄埔班”的佳话。他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辟了“技能微培”、“微课堂”等,随时教、随时学、随时论、随时解。

去年年他的最新的创新成果“美国波士顿地铁模拟实训装置”成功登陆美国,实现了工人创新成果销售到海外市场的新突破,签约金额100万美元。率领团队开始国际化培训,有力提升了企业形象。上述成果作为一个竞争要素为企业在某海外高铁竞标中获得订单增加砝码。

如今,罗昭强成为一名赫赫有名的技能大师、创新先锋、大国工匠。他所表现出来的技能报国、顽强拼搏、创新意识,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精神做出了最好的诠释。(记者 李德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