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養成第一步,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看《少年說》,被一個叫付軒昂的男孩的媽媽圈了粉。

付同學抱怨說,他的媽媽總是”逼迫“他做家務,無視他”還是一個孩子“的事實。

精英養成第一步,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精英養成第一步,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他委屈巴巴地控訴著,臺下媽媽的反應卻是:(哈哈哈哈哈——)

精英養成第一步,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雖然付同學很可憐,但媽媽回應的一番話讓人立刻豎起大拇指。

生活是學習的一部分,家務又是生活的一部分,孩子長大了,就必須承擔。

精英養成第一步,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精英養成第一步,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不僅如此,連找兒媳婦這麼長遠的事兒都已經想到了——

精英養成第一步,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精英養成第一步,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精英養成第一步,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想對軒昂媽媽說——

精英養成第一步,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媽媽不僅成功“制服”了兒子,更是讓眾多網友大呼“三觀好正”、“教育方法真的很棒!”

很多父母出於疼愛孩子,不捨得讓孩子幹一點家務。認為孩子還小,只要把精力和時間放在學習上就可以了。

結果導致很多人離開家長就生活不能自理,成為長不大的”巨嬰“。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比較,就業率為15:1,犯罪率為1:10,而且成績更優秀,婚姻生活更加幸福。

精英養成第一步,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很多精英家庭都會有意無意地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讓孩子從小學會做家務。

就連美國總統奧巴馬給孩子制定的家規中,有4條都與做家務有關。

奧巴馬的女兒住在白宮,照樣要幫父母分擔家務,整理床鋪,保持玩具房的乾淨,陪狗出去散步等。

而美國超級豪門洛克菲勒家族傳了六代,代代精英,沒出過一個敗家子。就是因為承襲家規,從小讓孩子記賬和做家務。

精英養成第一步,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So,想要孩子變成精英,那就讓他學習做家務吧。

宜早不宜遲,從孩子3歲開始,家長們就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做家務。

下面有一個家務年齡清單,各位媽媽們可以參考下:

家務年齡清單

上幼兒園前(3-4歲)

丟垃圾

收拾玩具

開始鍛鍊獨立刷牙

學習疊衣服鋪床

學習擦桌子

選擇要穿的衣服

幼兒園前家長引導孩子建立責任感的好時機。

可以讓孩子像做遊戲般做簡單的家務,多鼓勵讚美孩子。

幼兒園(4-7歲)

準備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飯前擺好碗筷

飯後收拾餐桌

按顏色把要洗的衣服分類

給自己穿衣服

在幫助下洗小襪子、小內褲

收拾小書包

把用完的牙刷、毛巾擺放整齊

擦桌子

清洗瓜果蔬菜

爸媽做家務的過程中可以邀請孩子加入,這也是親子互動的過程。

一年級(6-8歲)

把要洗和要穿的衣服整理好

整理書包

自己整理穿戴

獨自準備好上學

丟垃圾並學習垃圾分類

每週打掃一次房間

飯後收拾碗筷,放入水槽

擺好桌椅

在指導下把衣服放在衣櫃裡

當孩子一年級的時候,爸爸媽媽應當放手讓孩子獨立做更多事情。

二年級(7-9歲)

上學前整理好書包和穿戴

學習使用電飯煲煮飯

學習洗碗

使用吸塵器吸塵

會使用微波爐

收拾自己的房間

在幫助下做簡單的早餐

孩子二年級時,就可以在之前的家務基礎上教孩子使用一些電器,當然

最重要還是要提醒孩子安全使用。

三年級(8-10歲)

準備菜單

寫採購清單

和爸媽一起做出行計劃

會煮飯和做簡單的菜

把衣服分類放進洗衣機清洗

疊衣服

把衣服放進衣櫃

保持自己的臥室整潔

幫助媽媽進行大掃除

到三年級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讓孩子多參與到家庭計劃的制定中,鼓勵孩子提出自己的意見。

精英養成第一步,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如何更好引導孩子做家務呢?

  • 讓孩子意識到家庭責任

應該讓孩子知道,家務活不是一個人的事情。

每個家庭成員都應該儘可能出分力,彼此分擔。

在這樣的氛圍下,孩子才更願意付出,越來越具備責任感。

  • 尊重孩子,給孩子選擇權

如果孩子不喜歡做家務,不要生硬地強迫他。

可以邀請孩子開個家庭會議,制定家務活分工清單,讓孩子選擇其中的一兩項。

精英養成第一步,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 把任務具體化

一個模糊的指令,比如“把這收拾乾淨”,會讓孩子困惑。

把一個任務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步驟,這樣才會確切地理解大人的要求。

  • 保持耐心,多誇獎孩子

一開始做家務很可能比較粗糙,但是此時不應該太苛刻。

既然交給孩子就要放手,保持耐心,給予孩子鼓勵。

鼓勵不應該停留在“你真棒”,要表揚孩子具體做了什麼。

精英養成第一步,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 傳遞積極的情緒

如果總當著孩子抱怨家務活又髒又累,孩子肯定不願意做。

大人保持積極的情緒,潛移默化中就會影響孩子。

尤其是爸爸,不能推脫偷懶,會帶給孩子負面的影響。

  • 給孩子新的挑戰

重複做某件事,孩子會容易感到乏味。

偶爾給孩子一些新的任務或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孩子反而會覺得新鮮。

這樣也可以鍛鍊到孩子,讓他不再畏懼挑戰和失敗。

精英養成第一步,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 適當示弱

懶媽媽容易養出勤快孩子。

媽媽若是偶爾示示弱,向孩子求助:“可以幫下媽媽嗎?“,孩子反而會更有自信和責任感,主動幫媽媽分擔。

  • 花樣獎勵孩子

有的家長會用零花錢去誘惑孩子做家務,這個做法比較有爭議。

因為過多使用,容易讓孩子做家務只為了錢,忽略了責任感。

國外很多家長會通過鼓勵孩子做一些喜歡的活動,或者懲罰孩子不能玩遊戲等方法來督促孩子。具體的還是要依據孩子的個性來。

精英養成第一步,讓孩子學會做家務!

精英教育從來不是隻侷限在課堂、書本上的學習,家庭生活、社會實踐活動能給孩子更多的鍛鍊。

看似簡單的家務勞動,帶給孩子的獨立、自信、自強都是一生的財富。

所以,爸媽們應該學會讓孩子去體驗家務勞動,孩子進一步,大人退一步,這就叫成長。


有福利,歡迎你來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