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行走的圖書館

很久以前就依稀聽過這麼一句話“圍城,城外的人就像衝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這麼一句深刻而又有哲理的話語給了我極多的思緒發揮空間,每每想到,都覺得深刻至極。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原句“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或者這句更流行:婚姻象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我無言以對。

錢鍾書,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研究家。曾為《毛澤東選集》英文版翻譯小組成員。晚年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任副院長。錢鍾書在文學,國故,比較文學,文化批評等領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錢學”。

錢鍾書:行走的圖書館

別的不說,錢鍾書的學識真真讓人欽佩不已。

他是一座學貫中西、記憶超群的活體圖書館,也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文學理論家,一個功能強勁的搜索數據庫,真正的活著的圖書館。

甚至,錢鍾書,鍾書,也源於因週歲“抓周”時抓住一本書,被長輩取名“鍾書”,此後與之一生結緣,妙不可言。

對很多人而言這樣的結果好像也在意料之中,出身書香之家 ,擁有超凡的記憶能力,並精通多種語言,能背誦無數的詩詞和文獻,能將經史子集隨手拈來、頭頭是道,用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來形容他,一點兒不為過。

但他的數學。

1929 年,19 歲的錢鍾書參加當時的高考,國文成績特優,外語成績滿分,數學只考了 15 分,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總分在清華大學錄取的 174 名男生中位列第 57 名。

但從中可知,數學差跟進清華並不衝突。

錢鍾書:行走的圖書館

儘管進去的分數並不是那麼光榮,但是憑著滿肚子墨水,他在清華即將畢業的時候,曾因外文系的教授都希望他進研究院繼續研究英國文學時放言,“整個清華沒有一個教授夠資格當錢某人的導師。”如此豪言壯志,沒有一定底氣,恐怕也不會說的如此性情自然吧。

談起他在清華的壯舉,橫掃清華圖書館這種事是萬不能遺漏的,清華求學時期的錢鍾書,才華橫溢,用功勤奮,深得同學的好評。據說,因錢鍾書橫掃清華圖書館的壯舉,吳組緗、曹禺等清華才子都對他深表佩服。

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關於此,同學韓石山記得,錢鍾書一個禮拜讀中文書,一個禮拜讀英文書。每個禮拜六,他把讀過的書整理好,抱去圖書館還,再抱一堆回來。而夫人楊絳也曾在《我們仨》書中回憶,錢鍾書幾乎把所有的假期時間用來讀書,以至於“在清華待了4年,連玉泉山、八大處都沒有去過。”

錢鍾書:行走的圖書館

擁有讀書的天賦,就不應擁有如此的勤奮,天賦和勤奮的結合,終成就了錢鍾書這樣一個一個活著的圖書館。

1935年,清華畢業後的錢鍾書以第一名成績考取英國庚子賠款公費留學生,赴英國牛津大學艾克賽特學院英文系留學。

從中國走向世界,錢鍾書的才學也讓人驚歎。

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他提到一位美國詩人,就用優美的英文背誦一段那位詩人的詩作。提起另一位德國詩人,他就用標準德文背誦了他的一篇作品。再提及一位拉丁詩人,他也能用拉丁文來背誦一段。這些詩人未見得是什麼大詩人,提及的詩作也未必是他們的重要之作,但錢鍾書卻能出口成章,流利無滯地背出,真是把在場的美國人嚇壞了。

錢鍾書:行走的圖書館

其實現今我們談起錢鍾書總會有意無意提到他小說《圍城》,說來有趣,一篇 《圍城》力壓文壇的時候,錢鍾書卻是一個非小說家,但在《圍城》裡,真切地反映出那個戰爭年代的人的生存狀態,其中精彩生動的描寫和一個個妙喻把作者的想像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對人物的刻畫入木三分。並且文章裡還包含深刻的文化寓意,,把一些文化批判巧妙地寄寓在小說中,彰顯了錢鍾書精湛的藝術造詣。

對於錢鍾書的博學,夏志清的評價應該是許多人的共識:“像錢鍾書這樣的奇才,近百年來我國還沒有第二人堪與他相比。”

如此之高的讚譽,可見二十世紀至今,中國最有學問的人是誰,如果說是錢鍾書恐怕無人會有異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