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去工业化之痛,丢失成为世界大国的机会


巴西去工业化之痛,丢失成为世界大国的机会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也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巴西的国土面积851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了2个亿,从体量上看,巴西具备了成为世界大国的基础。

巴西不但是南美体量最大的国家,而且地缘政治也非常有优越,周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对它形成挑战。因此巴西成为一个世界大国,有着天时地利之利。

此外巴西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储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战略资源。29种有色金属矿物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已经探明铁矿储量333亿吨,石油资源仅次于委内瑞拉,有可能进入世界十大产油国。

巴西去工业化之痛,丢失成为世界大国的机会


由此可见巴西在任何人看来,都具备成为世界大国的基础。可惜近十年来的表现,巴西并没有表现出一个大国姿态。相反却遭遇了经济的大衰退,更进一步沦为美国的跟班。

2015年至2017年,巴西经济增速分别为-3.7%,-3.5%和-0.5%,为1901年有记载以来首次三连跌。虽然目前的形势有所好转,但是然难以扭转经济颓废的趋势。

巴西为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也是金砖国家之一,曾是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因此很多专家和评测机构都认为巴西将会成为世界的一极,然而巴西的表现显然令人失望了。

巴西去工业化之痛,丢失成为世界大国的机会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巴西的衰败呢?答案就是巴西愚蠢的去工业化,而盲目发展金融服务业,和大量依赖资源出口,整个国家和人民患上了不劳而获的懒惰症。

巴西在上世个纪70年代,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纺织、建筑等。

其中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还有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巴西去工业化之痛,丢失成为世界大国的机会


我们国家还在一穷二白的时候,巴西就已经成为飞机制造大国。成立于1969年的巴西航空公司,已跻身于世界三大商用飞机制造商之列,成为世界支线喷气客机的最大生产商。

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巴西在西方专家的指导下,开放市场化改革,使本国工业受到国外产品的严重冲击。制造业在巴西国民经济中的比例,由上世纪80年代的29%,萎缩至现在的10%左右。

巴西去工业化之痛,丢失成为世界大国的机会


接着巴西又开放了自己的金融市场,导致本国货币大幅贬值,银行没有更多钱来投资实体,只能依靠出卖资源维持经济运转,使巴西永远的丧失了搭载工业化末班车的机遇。

很显然巴西在本国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开放了市场和金融业,导致自己的制造业被空心化。巴西政府在无奈之下,只能主动去工业化,发展第三产业和金融服务业,导致本国经济被外来资本掌控。

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巴西而言,去工业化无疑主动抽掉了国民经济的脊梁,让巴西在通往大国之路上举步维艰。巴西既没有抓住互联网信息产业带来的变革,又放弃了工业化的红利,也丢失了成为世界大国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