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

介入性超声(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作为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于1983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介入性超声学术会议上被正式确认并命名。它是在超声显像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

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将所需器械导入人体,完成各种穿刺活检、抽吸、置管引流、注药、肿瘤消融等操作,结合超声影像学和其他临床资料,对疾病作出诊断或施行治疗,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术,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媲美的效果。

所以,介入性超声属于微创医学(minimally invasive medicine,MIM)体系中的一部分。另外,介入性超声还包括开腹术中超声、腹腔镜超声及腔道内超声等。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

因为超声具有无辐射、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势,配合介入性操作创伤微小、实施方便、疗效确切等特点,使得介入性超声这一技术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迅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操作技术日趋成熟,渐成体系,几乎在医学的各个专科均能发挥重要作用,也得到了临床一线医生的广泛认可。

介入性超声既可用于诊断,也可用于治疗。其中,介入导向治疗发展最为迅速,且临床作用日趋重要,它促进了现代微创治疗技术的发展,使其成为临床治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介入性超声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其临床价值已获得普遍性认同。随着设备的更新及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前景将更为广阔。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

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介入性超声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table><tbody>

1


熟练掌握介入性超声技术的超声医师集中在少数大型医院里,基层医院超声科开展介入性超声工作的仍为少数


2


介入性超声缺乏统一的规范化操作准则及质量控制要求


3


部分临床医生对介入性超声了解不够,对此项技术的临床价值缺乏认识,导致很多应用介入性超声能够方便快捷解决的问题却大费周折、效果欠佳

/<tbody>/<table><table><tbody>

4



5


对于近年出现的新技术在介入性超声领域的应用,缺乏相关系统介绍的书籍

/<tbody>/<table>

针对上述问题,《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联合国内多个单位的超声科同仁,针对介入性超声的具体临床应用细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在规范化操作原则的基础上,不仅详细介绍了介入性超声在肝脏、胆道、胰腺、脾脏、肾脏、肺脏、甲状腺、甲状旁腺、前列腺、大血管等器官和结构手术中的应用,还对超声造影、图像融合技术等新兴技术在介入性超声领域的应用做了介绍。期望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在以后的介入性超声工作中受益。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

李凯 许尔蛟 主编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

目录预览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

书名:《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

装帧形式:平装

ISBN:978-7-5623-5469-7

开本:16开版次:1-1

字数:11.25万字

页数:544页

定价:278.00元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

书山开道

美不胜收

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