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觀兵” 並不是周武王 向殷紂王“示威”

“孟津觀兵”並不是周武王向殷紂王“示威”

當今歷史界許多學者,不但認為文王早已稱王,而且在他們所編的《通史》中,也都把“孟津觀兵”當作是武王向紂王一次大的“示威”行動!

商周之時,武王克商之前,武王為西伯,紂為天子,不但文王末稱王,姬發也不敢稱王!

下面請看呂不韋在《呂氏春秋》中講的的故事。

殷周兩地,相隔千里,常信息不通,所以周人常派間諜去殷都去打聽情報。

“勝書說周公旦白:‘庭小人眾,徐音則不聞,疾音則人知之,徐當乎,疾當乎?’周公旦曰:徐言!勝書曰,有事於此,而精言不明,勿言之而不成,精言乎,勿言乎?旦曰:勿言!故勝書能以不言說,而周公旦以能以不言聽。此之謂:不言之聽,不言之謀,不聞之事,(乃可心領神會矣!)

殷雖惡周,不能疵矣!口雖不言,以情相告。紂雖多心,弗能知矣!

目視於無形,耳聽於無聲,商聞雖眾,弗能窺矣!同惡同好,志者有欲。雖為天子,弗能離矣!”

此節恐系周時原文,而被呂不韋所譯,勝書應名辛甲,徐音為小聲,疾音為快語,精言是為簡說!

殷商有一個名叫勝書的奸細,有紂王那邊重要情報要向周公旦彙報,以取悅於周公旦,但又不便在大庭廣眾中說,講得輕些慢些,又唯恐恐公旦聽不清楚;講得重一些快一點,又又隔牆有耳,走露消息,所以他問周公旦,你是要我講得快些,還是慢些?周公說,當然是慢些!

勝書又說,現在的事很重要,你是要我說得祥細點,還是揀重要的說得簡單點?講得簡單吧,又怕你聽不明白,想不說吧又不可以,你要我簡單說,或是乾脆不說?

周公旦似乎明白了他所要說的,既然如此,那就乾脆不要說!

所以呂不韋認為,勝書雖然不說,但周公旦已心領神會,以不言聽之,以作為無言之謀,知不聞之事!

如此,殷紂雖然不喜歡周人,懷疑周人不忠,卻抓不住周人要謀反的把柄,而勝書雖不開口,卻已將要講的內容精神告訴了周公旦!

事以密成,武王伐紂前同樣也是膽顫心驚,唯恐被紂王發覺!當今好多史學家認為:“孟津觀兵”是武王對紂王的一次大的示威行動,顯然有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