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楊延昭身為長子,卻被稱為楊六郎,據說和北斗七星有關

楊家將的故事廣為流傳,在楊家將小說、戲曲及民間傳說中,楊延昭為金刀楊令公楊業的第六子,故稱楊六郎。兄弟七人中楊延昭齊備父兄的智勇,楊延昭的武器為素纓蘸金槍。在銅臺關救駕,官封保靈侯、殿前司左右金槍班都指揮使,娶妻柴氏熙春。

楊家將楊延昭身為長子,卻被稱為楊六郎,據說和北斗七星有關

然而正史中楊延昭是楊業的長子,那麼他是怎麼被稱為六郎的呢?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在家族中排行第六,因此稱為六郎,並不是因為他是第六子;第二種說法是他對遼作戰二十幾年,遼國人認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顆主鎮幽燕北方,是他們的剋星,遼國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將星)下凡,故稱為楊六郎。

楊家將楊延昭身為長子,卻被稱為楊六郎,據說和北斗七星有關

將門虎子:楊延昭的父親楊業原是北漢將領,因為驍勇善戰出名。北漢投降北宋後,楊業也跟著歸順宋朝。楊延昭就是出生在這樣的將領家庭。楊延昭幼時沉默寡言,兒童時喜歡多做軍陣之類的遊戲。楊業曾經說:“這個兒子像我。”楊業每次出征,一定讓他跟隨軍中。

楊家將楊延昭身為長子,卻被稱為楊六郎,據說和北斗七星有關

抗遼守邊:999年冬,遼軍騷擾邊疆,楊延昭當時在遂城。城小而無備,遼軍攻城又很急,合圍攻城數日。遼蕭太后督促指揮作戰,宋軍人人自危,楊延昭召集城中的所有丁壯登上城上的矮牆守城。當時天氣十分寒冷,楊延昭令人取水潑灑城牆,等到天明,水全結成了冰,堅硬光滑,敵軍無法爬牆。遼軍於是瓦解退去,楊延昭以戰功升任莫州刺史。

楊家將楊延昭身為長子,卻被稱為楊六郎,據說和北斗七星有關

1000年冬,遼軍南下入侵宋境,楊延昭把精兵埋伏在羊山西邊,從北面乘敵不備襲擊遼軍,邊戰邊退。等退到西山,宋伏兵發起攻擊,遼軍大敗,俘虜遼軍將領。

楊家將楊延昭身為長子,卻被稱為楊六郎,據說和北斗七星有關

1003年夏,遼軍又進攻望都,朝廷起用楊延昭任都巡檢使。當時正謀劃秋天禦敵的策略,宋真宗詔令楊延嗣和楊延昭分條列出利弊上奏,又調楊延昭任寧邊軍部署。

楊家將楊延昭身為長子,卻被稱為楊六郎,據說和北斗七星有關

1004年,宋真宗詔令增加楊延昭的軍隊達到一萬人。楊延昭進言說:“契丹頓澶淵,去北境千里,人馬俱乏,雖眾易敗,凡有剽掠,率在馬上。願飭諸軍,扼其要路,眾可殲焉,即幽、易數州,可襲而取。”上奏皇帝而沒答覆。楊延昭於是率兵直抵遼境,攻破古城(今山西廣靈西南),俘獲敵人甚多。

楊家將楊延昭身為長子,卻被稱為楊六郎,據說和北斗七星有關

1005年,追敘楊延昭守邊禦敵的功勞,升任他為保州防禦使,不久調任高陽關副都部署。楊延昭在屯所九年,不通曉吏事,軍中的文書和訴狀,常派小軍官周正處理,深為周正所矇騙,周正藉機為奸作惡。宋真宗知道此事,斥責周正,令回兵營,而後以此事告誡楊延昭。1014年,楊延昭去世,終年五十七歲。

楊家將楊延昭身為長子,卻被稱為楊六郎,據說和北斗七星有關

宋史記載,楊延昭智勇善戰,賞罰分明,他把所得的賞賜都用來慰勞軍隊。為將毫無排場,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共苦,身先士卒,作戰獲勝報捷,把功勞歸於部下,所以人人願意為他效力。他在邊防二十餘年,遼軍畏怕他,稱他為楊六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