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国人刮目相看的晚清外交官马建忠

作家李书纬/图文

在晚清的外交官中,马建忠是一个异数。他是一个基督教徒家庭的孩子,他也曾经加入过基督教。1874年,马建忠离开了耶稣会,脱离他的基督教徒生涯,投身到了李鸿章幕府,成为李鸿章的幕僚。此后,一个偶然的事件,使马建忠得到了李鸿章的赏识。1875年,“马嘉理案”发生后,英国政府借此事件索要多端,李鸿章受命与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在烟台进行谈判,在谈判过程中,马建忠表现出色,使李鸿章感到马建忠是一个可造之才,心生栽培之意。

让法国人刮目相看的晚清外交官马建忠

马建忠像

1877年初,经李鸿章、沈葆祯以及继任船政大臣丁日昌等朝廷大员反复商讨议定的《选派船政生徒出洋肄业章程》上奏清廷,并很快得到了“依议”的朱批。在这个奏折中,李鸿章特地保举马建忠以郎中身份随船政学堂学生前往欧洲留学深造。当时派出学习制造的学生14名,学习艺徒的4名,共19名。这是晚清海军留学生第一次远赴欧洲。

让法国人刮目相看的晚清外交官马建忠

西方报纸上的李鸿章

马建忠与这些留学生到了法国之后,按照李鸿章的安排,他在担任中国驻法公使馆翻译的同时,到巴黎政治学院学习公法。这所学院是当时法国专门培养外交官和政治人才的最高学府,创立于1872年。马建忠在这里学习了两年,然后考入巴黎法科大学,学制仍是两年。

让法国人刮目相看的晚清外交官马建忠

访问欧美时的李鸿章

马建忠在巴黎政治学院学习期间,对西方的政治、经济、外交有了系统的了解。由于他学习刻苦,因而学习成绩优异。1878年夏,马建忠参加巴黎政治学院举行的政治学考试,考试内容有对策八条。“第一问为万国公法,都凡一千八百页,历来各国交涉,兴兵,疑案存焉。第二问为各类条约,论各国通商、译信、电报、铁路、权量、钱币、佃鱼、监犯及领事、交涉各事。第三问为各国商例,论商会汇票之所以持信……。第四问为各国外史,专论公使、外部密札要函……。第五问为英美法三国政术治化之异同、上下相维之道,利弊何如……。第六问为普、比、瑞、奥四国政术治化……。第七问为各国吏治异同……。第八问为赋税之科则、国债之多少……”

让法国人刮目相看的晚清外交官马建忠

马建忠就读的巴黎政治学院

让法国人刮目相看的晚清外交官马建忠

马建忠手书

这八条内容主要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方面,对俄、美以及西欧等主要国家的法律、政治问题,马建忠都能轻松应答,深得主考老师的称赞。这次考试为期三天,“其书策不下二十本,策问之条目盖百许计。忠逐一详对,俱得学师优奖”。 对此,巴黎政治学院院报还发表专文报道此事,称赞马建忠,对问题的见解能直奔主题,抓住要害,不是那些钻故纸堆的人能相提并论的。留学仅一年的马建忠就取得如此成绩,不能不让西方人对他另眼相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