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帥富二代二代孫策,王思聰都沒他瀟灑

2016年,王思聰迅速躥紅,成為萬千人口中的“國民老公”。

三國時,也有這麼一個人,在極短的時間內以令人炫目的姿態異軍突起,迅速搶佔流量,成為新一代的國民偶像。

江東百姓紛紛歡呼:“孫郎!孫郎!我家孫郎來了!”“什麼你家孫郎?明明是我家孫郎!”

無須再說,這個人就是人稱江東小霸王的孫策。所到之處,享受的是超一線巨星的待遇。

同樣作為優質二代,難免要拿出來比較一下,孫策和王思聰誰更帥呢?

首先,容貌上,王思聰的容貌大家有目共睹,而孫策的容貌,史載“美姿顏”。孫策圖片沒得放,靠大家想象。

三國最帥富二代二代孫策,王思聰都沒他瀟灑

其次,能力與成就上,王思聰不願繼承首富的地產生意而獨闖事業,很是幹出了一番成績。孫策在孫氏大廈已傾倒的情況下贏回並光大了父親的基業,難度相當於二次創業。

其三,地位上,王思聰是當紅大V,孫策是歷史名人堂成員。

其四,桃花上,王思聰可謂桃花不斷,泡的都是當紅嫩模,孫策數量上雖輸了一籌,不過娶的是歷史級美女。

孫策可真是方方面壓思聰一頭。

所以這篇文章的題目,其實叫《孫策怎麼就那麼帥?》。

上榜者:孫策

職業:諸侯

心術榜單:銀榜

厚黑指數:四星(孫策的主要能力不在厚黑,而在於統帥能力)

孫策從袁術的宴會上回來,想起日間之事,胸中鬱悶。

今天,本應是他立功受賞的日子。袁術不久前的信誓旦旦仍在眼前:“先前,我錯用了陳紀(袁術本許諾讓孫策當九江太守,結果用了陳紀),常常悔恨我的本意沒有實現。現在如果俘獲了廬江太守陸康,廬江郡就真的為你所有了。”於是他奮勇爭先,一舉奪下廬江。日間歸來請功,袁術正大宴將士。不僅絕口不提廬江太守之事,還只賜了一個下座給他。

據說,廬江太守已內定了袁術的心腹劉勳。

立大功,受冷遇,沒爹的孩子就該這樣受欺負嗎?就像裸分考了省狀元,卻上不了清華北大。只能撈個“下座”。

孫策想起父親孫堅如此英雄,而自己淪落至此,不覺放聲大哭。

“父親!”

……

忽然一人自外而入,大笑說:“伯符何故如此?尊父在時,多曾用我。你現在有決定不了的事,何不問我?”

孫策抬頭,見是父親的舊部朱治。忙收住眼淚,請他坐下,說:“我哭的是不能繼承父親的遺志。”

朱治說:“何不向袁術借兵,假名救你的母舅吳景,實圖大業,拿下江東?”

正商議,又一人進來,說:“你們的謀劃我聽到了。我手下有百名精壯之士,願意助伯符一臂之力。”是袁術的謀士呂範。孫策大喜。

呂範說:“只恐袁術不肯借兵。”

孫策說:“不怕!我手上有一件他最想要的東西——傳國玉璽!”

次日,孫策入見袁術,大哭說:“父仇不能報,今母舅吳景,又為揚州刺史劉繇所逼;策老母家小,皆在曲阿,必將被害。策敢借雄兵數千,渡江救難省親。恐明公不信,有亡父遺下玉璽,權為質當。”

袁術對孫策的眼淚並不感冒,但一聽玉璽二字,眼睛裡立刻放出光來。他朝思暮想、夢寐以求的不正是這傳國玉璽嗎?

孫策呈上玉璽供他檢驗,袁術愛不釋手。

袁術喜滋滋地說:“吾非要你玉璽,今且權留在此。我借兵三千、馬五百匹與你。平定之後,可速回來。你職位卑微,難掌大權。我表你為折衝校尉、殄寇將軍,剋日領兵便行。”

袁術得到了玉璽,失去了一員大將——或許是他唯一的那員大將。而孫策雖失去玉璽,卻得到了創業資本。

玉璽借兵,可謂充滿魄力之舉。傳國玉璽,稀世之珍,意寓至尊,誰不想得到呢?誰得到了又捨得放手呢?孫策的父親孫堅,正是因為捨不得放手玉璽而死。

但孫策卻放手了。手持玉璽,寄人籬下,也無非是拿著金飯碗要飯,也只能過乞丐的生活。玉璽不過是一筆龐大的名義資產,毫無實用價值。有兵才是硬道理,憑著這玉璽借來的兵,孫策就能盤活其父真正的遺產——雖然衰弱但仍底蘊不菲的孫氏公司,就能去收復江東。雖失去了金飯碗,卻換來踏踏實實的鐵鋤頭。孫策用這一手,證明了他比他的父親更出色。

當然,誰都知道,以上這個故事只是小說,只是杜撰。

這個故事裡又有猛將謀士紛紛相助,又有玉璽借兵,其實只是極大地弱化了孫策的光輝形象。

三國最帥富二代二代孫策,王思聰都沒他瀟灑

真實的孫策借兵,比這更有魄力,更強悍。因為孫策手上根本沒有什麼玉璽。

作為一個擁有無比優越人生的二代,十六歲時(史書上用虛歲,本文按現代習慣用實歲),孫策的人生就從頂峰跌落谷底。

公元191年,孫堅攻打荊州時被劉表的部下埋伏所殺,以36歲的壯年而逝。孫堅若不死,以其能力本可以順利拿下荊州與江東全境,佔據天下的東南半壁,成為天下的有力爭奪者。可惜孫氏一族躁動冒險的基因埋葬了他。孫堅死後,一個偌大的公司就這麼倒了。孫策的堂兄孫賁繼承了孫堅的部隊,護孫堅遺體歸葬曲阿,然後投奔了袁術,成為其麾下並無太大成就的一個分支。

而孫策也由潛在的半個天下的繼承人,變成了一個無權無勢的孤兒。那個十來歲已交結名士、名滿江東的翩翩貴公子,自此再沒有了父親的支持,所有曾經的驕傲都化作烏有。只能守著其父冰冷的遺體,看著故舊紛紛棄己而去,看著父親辛辛苦苦創下的基業土崩瓦解,眼前所能展望的,只有一片無比慘淡的未來。面對這一切,一個十六歲的孤兒又有什麼力量可以挽回呢?

父親,你醒醒啊!你睜眼看看我啊!少年的聲音哭泣著,如此傷心,如此無助,痛徹肝腸。

彷彿要跟過去作一個徹底告別似的,孫策一家在喪事結束後從曲阿遷到了袁術的地盤揚州。但實際上,這是孫策著手接過父親留下的這副重擔的開始。揚州,有孫策想要的東西。

這一年,孫策拜訪了揚州名士張紘,說:“目前漢祚衰微,天下紛亂,英雄豪傑都擁兵自重,各圖發展,沒人出於公心扶危濟亂。先父曾與袁氏共破董卓,功業未遂,不幸為黃祖所害,我雖年輕識淺,但有心要幹一番事業。如今,我想到袁術那裡去,請求他把父親當年的舊部交給我統領,然後到丹陽去依靠舅父吳景,收集流散兵士,東據吳郡、會稽,報仇雪恨,做臣服於朝廷的外藩,您以為如何?”

這個十六歲的孤兒,並不死心,發表這番驚世駭俗的言論,表明他決心獨力迴天。

以年紀而論,這算是孫策的中學畢業論文。這篇論文清晰地指出了收復江東的軌跡:一、去袁術處拿回舊部;二、以舅父吳景等孫氏班底為援;三、發揮孫氏影響力征兵;四、以濟危扶困、報仇雪恨的名義。再加上拜訪張紘所代表的深意——重用名士、人才,五項措施並舉。

表面看來,這和一般中學生的那類冠冕堂皇的論文並無任何不同,但區別就在於,孫策後來都做到了。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如何真正落到實處,我想這才是衡量一篇論文是否優秀的真正標誌。以此而論,孫策的這篇算是天才論文,並不亞於《隆中對》。

三國最帥富二代二代孫策,王思聰都沒他瀟灑

張紘一開始並不看好這個年紀不大的少年,但在孫策的進一步流涕懇求下(“涕泣橫流,顏色不變”,孫策的哭功並不弱於劉備),答應率好友渡江支持他。我想,是孫策身上那種一往無前的氣概打動了他(紘見策忠壯內發,辭令慷慨,感其志言)。

喜歡文章的可以在下方評論關注,關於孫策的文章盡在連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