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亮|區塊鏈佈道工業4.0

劉興亮|區塊鏈佈道工業4.0

如果100年後人類組織一次關於「21世紀初的偉大變革」的評選,那麼工業4.0時代的到來一定會入選。在信息產業革命之後,人類社會經過了漫長的等待,又迎來新一次的工業和生產技術的跨越式發展,一場新的生產力革命呼之欲出。

人類歷史上的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是一場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而每一次工業革命,最終都會使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

第一次工業革命通過引進蒸汽動力實現了產能的提升;第二次工業革命通過電力的普及實現了對不同能源的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革命帶來了信息傳播方式的改變,最終作用在了生產組織方面,進一步提高了工廠的規模化生產能力。雖然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內容不同,但本質上,都解決了生產力提升的問題。與前三次工業革命不同,工業4.0需要解決產能精準化投放的問題。

按照工業革命的基本特徵,我們可以把蒸汽時代稱為工業1.0時代。這個時代主要解決的是如何用另一種動力替代人的勞動。在工業1.0階段,通過蒸汽機械的大量運用,人類實現了批量化複製的生產模式,不再受限於人力,可以用機器替代人工。

劉興亮|區塊鏈佈道工業4.0

隨後,人類世界進入第二次工業革命階段。隨著電力的發現,動力的組成形式變得更加豐富多樣,人類有了能量轉化的概念。能源的使用模式不再僅僅是用煤把一鍋水燒開來提供蒸汽動能,而是採取發電的方式讓能源生產和消費突破了時空的限制。人們可以在幾百甚至上千公里之外生產電能,然後通過電路將其輸送到用電區域。

工業2.0時代,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加速發展的時代。電力的廣泛應用帶動人們對世界的探索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技術的發展甚至突破了人的想象力,新的技術與產品層出不窮。電視廣播的發展帶來了信息與知識的加速普及,無線電的應用帶動了信息傳播手段的革命性更新。但是這些產品的創造,都是基於沒有具體形態的能量形式,人類捕捉到了肉眼看不到的物理定律。而這一切,也帶來了第三次工業革命—信息革命的曙光。

隨著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人類社會由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化到工業3.0階段。這個階段的到來,讓人們更加深入地觸及社會生產力進步的底層邏輯,這就是信息在生產力提升中的作用。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信息的重要性在生產過程中也逐漸凸顯出來。同時,信息技術發展也造成人們對信息處理能力的加強,進一步縮小了不同人群獲取信息能力的差異,並提升了人們利用信息獲利的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以電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所帶來的本質變化。

劉興亮|區塊鏈佈道工業4.0

如果從看得見摸得著的角度來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它帶來的是商業的便利——流通的便利和生產的便利。信息技術通過把各種各樣的數據進行有效的整合,實現我們對信息的應用,加速整個社會的發展。這就是第三次工業革命,也是工業3.0時代帶給人類社會的啟發。

如果說第一次工業革命啟發了人類規模化應用非生物動力,第二次工業革命啟發了人類社會應用看不見的能量形式,那麼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啟示則是不直接變成產品的非物化的信息在生產中的作用。沿著工業3.0的方向繼續發展,人類社會迎來的就是工業4.0時代。

關於工業4.0的討論,其實早在2012年就已經開始。當時法國提出了自己的新工業計劃,德國甚至明確提出了「工業4.0」這個名稱,美國也提出了工業振興計劃。而中國也幾乎在同一時間開始討論智能製造優勢產業的打造。

當然,這些都是官方發佈的、在正式、嚴肅的語境中討論的工業升級藍圖。而民間智庫對工業升級的討論甚至更早。早在信息技術泡沫破裂的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有人開始考慮工業4.0的面貌。有的人認為工業4.0將是全面信息化和無人化生產到來的時代,有的人認為工業4.0是大型企業徹底壟斷經濟的時代,有的人則認為工業4.0將成為國家之間競爭的慘烈戰場......這些觀點從不同的角度探討工業4.0的本質,但不難發現,不論是政府還是民間,對於工業4.0的面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認識。

什麼是真正的工業4.0?它究竟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與前三次工業革命相比,工業4.0有什麼鮮明的特點,它會給我們的生活和經濟發展模式帶來什麼樣的改變?這些基本問題還沒有答案。

但是隨著世界各國的「國家隊」入場探索工業4.0,尤其是隨著信息技術——雲技術、大數據、區塊鏈這些新興技術的發展,工業4.0的脈絡框架也變得越來越清晰。

劉興亮|區塊鏈佈道工業4.0

最早提出工業4.0的一批國家,已經開始了系統的研發甚至使用人工智能,用越來越多的機器人來替代人工。在某種意義上,一些國家已經將無人化的工廠甚至無人化的生產作為工業4.0的一個核心指標。但是這似乎只解決了一個問題,就是工業4.0如何改變工業的現狀,並沒有解決其根本定義問題。尤其是從工業1.0到工業3.0的進化過程來看,工業進化是一個越來越脫離現實生產的過程,僅僅回答工業4.0是實現生產的無人化,顯然是無法充分定義它。

從根本的角度來看,工業革命的每一次重新定義都帶來了與過去完全不一樣的工業生產方式。事實上,我們在工業3.0時代就已經把信息整合到了生產之中,在工業2.0時代我們就已經有了使用機器替代人工的工作模式。工業4.0與前面幾個階段之間的差別究竟在哪裡?

通過不斷摸索,德國人率先回答了這個問題。德國人認為,在工業4.0時代,工廠的生產應該由原來的規模化和統一化變為個性化和定製化。也就是說,過去我們已經熟悉併成功運用的生產線生產的模型化生產方式到了需要改變的時候,而這種改變的核心特徵就是個性化的生產。

換句話說,我們可能會面臨一種新的購買場景:在網上瀏覽的過程中發現了一款新產品,我想購買這個產品。在現在的商業模式中,這個流程是消費者購買這個產品,後臺就有人去尋找庫存。當有庫存的時候,消費者就能夠買到。

但是在工業4.0時代,庫存的概念已經不存在了。從買家下訂單的時間開始,工廠組合原料,然後完全按照買家的要求生產出一款產品,再通過高效的物流方式送到買家的手中。

在這種模式中,每個人購買的商品都是不同的,每個人拿到的商品也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設計要求和功能要求,而工廠最大限度地滿足這些要求。在某種程度上,這徹底改變了工業生產的面貌,工廠從規模化的生產變為了資源的精準投放。這對於曾經的工業生產來說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

工業的一個本質就是我們可以用規模化來實現快速生產,通過工廠模具的開發,不斷實現標準化生產,讓生產能力快速提升。工廠最重要的就是標準化和去個性化。

但是,為了提升效率所付出的代價是否值得?這在工業化時代是沒有討論基礎的。在規模化生產的階段,生產者提供給市場的往往是有限制的可選擇範本。雖然我們也將這些不同種類的商品稱為「豐富多彩」,但是實際上,這是統一化基礎上的豐富多彩。

隨著工業4.0的發生,我們發現過去集中設計的模式已經不能再滿足需求,甚至不支持有效的生產。在這種狀況下,我們就需要新的設計模式。

劉興亮|區塊鏈佈道工業4.0

要實現這一點,我們需要依賴全新的創新模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出全社會的創新熱情,讓所有人都能擁有設計的自由,而生產則蛻變為大量節點性工廠的聯合。這種創造需要通過大量使用區塊鏈來實現。

隨著人工智能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工作被機器取代,但是機器並不能包辦一切。工廠只能根據得到的創意來生產。機器人的普及讓我們的生產能力快速提升,但是創意卻不能通過機器人來產生。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全面開發和應用創新成果——最大限度地增加從事創新的人員,應用創新成果。而結合區塊鏈技術,我們可以將一個產品設計變成一個區塊鏈需求進行發佈。

所有人都在這個創意的增值鏈條中——有的人提供創意,有的人提供生產,有的人提供物流支持——這些專業化的領域都被統一在共同的利益鏈條中,同時還共同承擔著風險,一起來創造最佳的產品結果。做好這一點,才能實現工業4.0的創新基礎和根本意義,真正為所有人提供個性化的生產與商品。

▴註釋:

本文節選自我的新書《區塊鏈在中國:它將如何顛覆未來》第7章第1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