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核心 乘勢而上

江南核心 乘勢而上

辛亥首義的槍聲還在迴響,新時代的激情和活力早已全面綻放。中科武大·智谷,浸潤百年書香,催生創新協同新動力;武昌濱江商務區,矗立長江南岸,打造城市商務新標杆;武昌古城,守望白雲黃鶴,定義城市生活新方式;白沙新城,全面提檔升級,構建生態宜居新範本;楊園新城,激盪創意智慧,崛起設計之都新高地;華中金融城,彰顯總部效應,領跑金融產業新速度……歷經風雨、善作善成的武昌,正以敢為人先、追求卓越的豪邁感和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堅定不移地踏步在改革開放的新徵程上,著力描繪新時代跨越式發展的新畫卷。

武昌濱江商務區

江南核心 乘勢而上

武昌濱江商務區

【空間】

武昌濱江商務區地處長江大橋與二橋之間,位於長江主軸的核心段,西臨長江,東連沙湖,包括濱江核心區、武車生活區、武昌熱電廠片區和裕大華片等。

【功能】

濱江商務區將以總部經濟為統領,以金融商務為載體,凸顯文化產業特色,是集文化、商務、旅遊和居住為一體的複合型生態型區域。建成後,將成為武漢主城區新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和具有濱江特色的、標誌性的、多元化功能區。

【進度】

按照既定工作計劃,武昌濱江商務核心區實施性城市設計已完成地面公共部分城市設計深化、交通、市政專項深化設計,並結合各地塊招商情況,收集各招商主體建設意向方案及月亮灣城市陽臺規劃方案,整合梳理形成新一版的城市設計方案。目前,設計方案已通過市規委會專題會議審查並獲原則通過,同時其地下空間規劃已基本完成終期成果。

華中金融城主軸中南路-中北路

江南核心 乘勢而上

華中金融城主軸中南路-中北路

【空間】

華中金融城由“一軸”“一片”組成,“一軸”指中北路中南路金融主軸,規劃範圍北至岳家嘴,南至洪山廣場。“一片”指華中金融城核心區,以小龜山為中心的公正路、中北路、民主路、中山路合圍區域,用地面積約255公頃。

【功能】

圍繞華中金融城及武昌濱江CBD總部金融聚集區建設,通過轉變金融產業發展方式,加快構建金融機構聚集、金融市場完善、金融創新活躍、金融服務高效的多層次、功能互補的現代金融產業體系,努力把武昌區建設成為武漢區域金融中心核心區。

【進度】

到2020年,力爭全區金融業增加值達到300億元以上,金融業增加值佔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達25%。在此基礎上,按照全市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的定位和長遠目標,力爭5至10年,把華中金融城建造成為立足武漢、輻射全省、服務中部、面向全國、聯繫世界的武漢區域金融中心。

千年名樓黃鶴樓

江南核心 乘勢而上

千年名樓黃鶴樓

【空間】

武昌古城,即臨江大道、中山路、津水路圍合的7.7平方公里,是武漢的城市之根、民族之魂,彰顯古城古韻。蛇山以北是古城整體策劃的重點區域。

【功能】

依託黃鶴樓城市文化座標的打造,整合周邊資源構建大黃鶴樓傳統文化原真體驗區;同時依託曇華林區域特色歷史風貌,藉助湖北美院優質文化資源,打造曇華林國際藝術文化區。由此構建古城蛇山以北區域內兩大重點功能區域。

【進度】

2014年7月底啟動《武昌古城蛇山以北地區保護提升規劃》編制工作,在對蛇山以北整體規劃的基礎上,對太平試館、常平倉、青龍巷、戶部巷、鬥級營片區開展重點地塊修建性詳細規劃。2018年10月,《得勝橋片修建性詳細規劃》市區聯動會對該保護提升規劃提出修改意見。目前,已根據相關意見進行規劃完善,擬納入控規升級版。《武漢曇華林啟動片區規劃方案及建築設計》的編制工作於2014年7月啟動;建築方案於2018年10月正式啟動。《得勝橋千年古軸整治提升系列工程綜合規劃》於2017年4月底正式啟動,目前測量工作已經完成,修規成果已於2018年10月通過市區聯動審議通過,同步建築第一界面和景觀方案設計已經開展。

鸚鵡洲大橋白沙洲地區

江南核心 乘勢而上

鸚鵡洲大橋白沙洲地區橋頭夜景

【空間】

白沙新城北接武昌古城南界及津水路,南臨八坦路,西至長江,東抵京廣鐵路及白沙洲大道,總用地面積約7.34平方公里,其中在武昌區轄區內佔地6.38平方公里。

【功能】

結合區域產業分佈特點,立足新城現有產業基礎,引導產業集聚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構建以信息安全產業為先導,上下游關聯產業和特色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創新性科技產業為輔助的產業體系。

【進度】

近期——交通引領,重點啟動,實現土地迅速增值;中期——核心帶動、配套完善,形成相對完備功能;遠期——環境優化、品質提升,打造生態、宜居、高效新城。

楊園新城

江南核心 乘勢而上

【空間】

楊園新城位於長江二橋武昌橋頭以北。

【功能】

圍繞“設計之都、智慧創意、國內一流”的發展目標,創造一個“創新、文化、宜居”的新楊園。以鐵四院、武鋼設計院、船舶設計院等設計機構為觸媒,創造一個新的交流合作平臺,打造成為華中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

【進度】

《武昌楊園地區實施性規劃》於2016年初正式啟動,於2016年12月通過市區聯動中期成果審查。為推進楊園片區新一輪控規編制單元優化工作,目前控規升級版已經按照該規劃所形成的用地佈局方案進入市局控規預控圖層。同時,楊園片區內相關項目也已經參照控規預控圖層進行落實,擬開展“市區聯動”終期成果驗收工作。

科創大廈

江南核心 乘勢而上

科創大廈

【空間】

“中科武大·智谷”將依託珞珈山、小洪山及東湖山水景觀資源優勢,以中科院武漢分院、武漢大學為支點,規劃形成“一港、一城、兩帶”的空間佈局結構。一港指對東湖風光村及省軍區相關區域進行整體規劃改造;一城指建設中科院小洪山科學城;兩帶指重點打造八一路科研創新產業帶、東湖南路科教創新體驗帶。

【功能】

通過集成中科院和武漢大學學科資源,引入創新協同服務機構,彙集技術、人才、信息等各種創新要素,沿珞珈山、小洪山及臨東湖沿線布點建設集研發、孵化、加速、成長、服務與一體的生態“創谷”,基於現實技術和產業發展條件等動因,聚焦高端智能醫療影像主導產業,依託新一代北斗技術的原子鐘小型化、軍品轉民品廣泛應用儲備未來結構性補充產業,孵化培育精密測量產業(北斗技術應用),構築完整的知識密集型產業生態鏈,打造“環中科院武大產業帶”,建成“卓越創新中心”,打造武昌科教創新策源地,支撐全球研發網絡重要節點城市建設。

【進度】

目前,“小洪山科學城”初步形成了“智慧之門”和“綠色創谷”兩種設計方案。結合“一港、兩帶”建設,區政府與中科院武漢分院、武漢大學簽訂合作共享協議,為入駐創谷企業開放實驗室和休閒運動場所等,今年創谷建設新增17萬平方米的目標已完成。力爭在2020年,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創谷”——“中科武大·智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