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动不动就自杀跳楼呢?

我是张树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做为心理咨询师,欢迎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华大心理陪你助人自助!


当今有的孩子动不动就自杀跳楼,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现象,而且发展的现状也有点越来越严重趋势,也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普遍的问题。虽然是有各种因素产生的。但是已经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广泛的关注。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动不动就自杀跳楼呢?


孩子的自杀可能产生了厌世的情结,透过孩子的厌世的情结追寻其的根源,我认为最主要可能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产生的:

一是现在的孩子自幼被家长和长辈所宠爱;

二是家长对孩子缺少相应的心理素质培养意识;

三是教育中有的孩子责任感的缺失;

四是家庭缺乏相对的挫折教育;

五是父母离异后孩子产生被抛弃感;甚至有的孩子沉浸在游戏中等等因素。逐步形成孩子以情绪低落、压力导致失眠、惊惧、悲观厌世的个性特征。

这样的孩子在社会中生活,很容易与他人、以及老师等群体发生矛盾、纠纷或竞争。

当和他人发生矛盾、冲突或竞争失利时,孩子总是站在自身的角度思考问题,有许多孩子始终坚持自己是对的,过错总是在对方,不容易也没有换位思考的理念。

这样孩子,是受不了一点委屈和挫折的,而且他们有的特别的叛逆。有一点不符合他们的心意,就可能会大发雷霆或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如果遭遇到挫折,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而不是积极的去面对现实和主动解决问题。

他们虽然外表看着阳光,但是内心却十分脆弱,而且经不起一点的风浪。有的时候难免可能爱走极端的。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动不动就自杀跳楼呢?

在孩子的意识中,生命就象他们所玩的游戏中的人物那样,有多次的,失去后还会复活,但是他们并没真正理解“生命只有一次”的特质,缺乏了解生命的真正的意义与内涵,从而缺乏对自己行为后果的预判能力。

例如:有的孩子自杀是在一次竞赛的失败、是在一次家庭的争吵、是在一次老师的训斥、是在一次同学的取笑等等情况下产生的。

那些平时看起来可能是小挫折、小委屈或小概率的事件,但对于孩子都是没有办法面对和承受的,也很容易让孩子走向极端的,孩子往往会以失去年轻的生命为代价的。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几乎所有对生命具有偏激行为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特性:孩子们无法忍受来自父母或老师的过高期望。

现时中有些家长、老师,在对待孩子学习成绩或教育上,完全以分数挂帅,要求的目标是“学无止境”的。

有的家长以自己的观念要求孩子;有的家长有自身的“未了心愿”,而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在这个培训班没结束,下一个培训班又接踯而来的情况下,孩子完全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同时也失去了学习兴趣。

可能有的家长要求孩子,这次考了90分,下一个目标马上就设定为95、99或100分。可能不知,在心理上90分,对孩子来说就已拼尽全力了。

分数在孩子稚嫩的心中是压力,可能产生学习无望、无尽头的想法。如果这时的家长或老师在教育方法的不得当,或者缺少相应的针对性的教育措施,而只是采取简单粗暴行为或说教,那么其后果有时往往也会是令人不寒而栗的。

家长和老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发展,就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们经常能听到家长在训斥孩子时,讲不好好学习会怎样、怎样的。却很少有家长能认识到,家长自己也需要辅导孩子的心理的。甚至有的家长片面的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一切都会好的。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动不动就自杀跳楼呢?

例如:有的孩子长期在顺境里习惯了,孩子的性格特质,难免会可能有些任性,遇到一点挫折就会承受不住。有句话说得好:“玉不琢不成器”。

心理研究发现小孩从小到大,如果没受到过挫折教育,可能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比如有的孩子只因老师几句严厉批评就跳楼;

有的因为作业压力要跳楼;有的因为同学矛盾要跳楼;

也有看似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触发孩子脆弱的心理产生自杀动机的。

这可能是家长的困惑,可能有的家长并不明白和理解,孩子现阶段有多大的心理压力,现实中遭遇的心理挫折,他们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这有可能会促使孩子心里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的,而且可能造成孩子无处诉说的境遇,这样孩子就很容易越想、越想不开的,极可能做出某些极端的事情来。

生活中有的家长往往是过度自信,自以为孩子是自己生的,自认为十分了解自己的孩子。

遇到事情从来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自做聪明地认为孩子应该怎样、怎样的。却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孩子们心理的真正的想法和意愿。

有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忽视了孩子的自主性、孩子的自我发展意识、以及孩子生活阶段的心理需求;有的家长也漠视了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家长也的确不懂得如何尊重自己的孩子,他们只是传承着自己父辈的教养模式;总是自以为事的认为孩子小不懂事,以至于自己的孩子像木偶一样生活。

但是家长始终坚持让孩子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造成了背离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意愿,从而无形之中剥夺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人生追求与梦想。

张树波

2019年2月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