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年明月会说清兵的入侵,孙承宗是唯一一个能拯救明朝的人?

朱秀媚


说实话,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里头,过度神话了孙承宗。孙承宗于天启二年担任蓟辽督师,到天启五年因为不堪阉党的排挤而下岗为止,一共督师蓟辽四年。这四年,他取得的最大一个成就,就是修筑了著名的关宁锦防线。



努尔哈赤时代,后金主要的目的就是抢劫而不是占地,所以,有些时候,努尔哈赤在洗劫完一座城池后便撤军。孙承宗利用这一点修复了不少城池。他的关宁锦防线,以锦州为前锋,宁远为中坚,山海关为后方保障,三座城池之间修筑军寨城堡,使得努尔哈赤不敢绕过一座去攻击另一座。同时,孙承宗提拔了袁崇焕,满桂等青年将领,并且训练军队。

可以说,这座精心打造的防线,在一段时间内起到了作用,遏制了后金的扩张之势。孙承宗构筑防线的目的,就是和后金拼国力,然后消耗后金,最终耗死后金。因为后金彼时当然经济基础相当薄弱。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时的明朝,已经病入膏肓,内乱频繁,内部已经矛盾重重,财政濒临崩溃,而关宁锦防线的维护又要投入大量支出,关宁军的军饷也不是一笔小数目。所以,明朝每为辽东多投入一两白银,则内部的矛盾又激化一分。这个计划在消耗后金的同时,明朝本身在承受着更大的消耗。

更重要的是后金这一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皇太极继位后便开始了封建化改革,其经济基础已经不再如同努尔哈赤时期那般单薄,生产力已经有了巨大提升。同时,先进的制度也极大加固了政权的稳定性。此时,清政权已经不再惧怕和明朝打消耗战,不仅如此,清由于内部稳定,在消耗战中反而占有优势。

再者,皇太极征服了北方的蒙古诸多部落,此时,他已经可以不必非得经过关宁锦防线,而可以直接通过借道蒙古的方式侵入内地。如此一来,关宁锦防线的作用便被大大削弱。此时的关宁锦防线,已经不能百分之百护佑明朝。


所以,孙承宗的措施,并不能真正拯救明朝。崇祯年间,明朝重新启用孙承宗督师蓟辽,孙承宗派遣祖大寿修复被前任督师高第破坏的防线,派遣祖大寿去完成此项任务,在大凌河,祖大寿遭到清军攻击,兵败投降,孙承宗黯然请辞,归田为民。这也说明了,孙承宗对于明末的局势,无力回天。


庭州行者


这个说法,乍一看非常扯淡,仔细一看还是扯淡,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再看一遍,才能发现,这种说法确有一定道理。

这一点,想必当年明月是感同身受的。

说起《明朝那些事儿》,就不能不提到孙承宗,作为优秀的明朝历史类读物,当年明月洋洋洒洒近百万言,将大明王朝276年的恢宏历史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而除了耳熟能详的16位明朝帝王,作为明朝名人的孙承宗,被当年明月冠以“晚明第一人”、“最能拯救大明王朝的人”等极高赞誉,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作为明朝死敌的清朝,对于孙承宗同样赞誉有加。

但是孙承宗真实水平到底如何呢?今天的网络上对于孙承宗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除附和《明朝那些事儿》的忠实粉丝,更多人则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孙承宗大加批判。

那么究竟哪一方的说法能够令人信服呢?静夜史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提到孙承宗,我们就不能不说另外两个晚明重要人物,一是熊廷弼,二是王在晋。

明朝末年,危机四伏,但也涌现了很多战略家,熊廷弼、王在晋和孙承宗都属此类。

而此时东北的女真已经崛起,严重威胁明朝东北,在这样的背景下,三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构想,不过最后只有孙承宗的方案得到了实施。

从横向比较,熊廷弼无疑是最好的。

但三人构想是纵向出现的,也就是说,在明朝崩坏,他人不可用的情况下,孙承宗“只相信自己人”的设想是符合明朝发展事实的。

但孙承宗却忽略了最根本问题,即明朝的没钱,所以最后必然归于失败。

明朝最大的目标不是收复失地,而是抵御后金的同时,挡住蒙古,挫败列强入侵,简单说来就是续命,而孙承宗却让明朝更早挂掉,物资损失更是助长了清朝的崛起,简单说来,这个战略漏洞极大。

不过话说回来,在明朝大厦将倾的险恶环境下,孙承宗的做法又是最有可行性的。

后人看来,熊廷弼的战略最早也最优。他主张“三方布置”,将整个辽东作为战略纵深,固守辽西山海关的同时,在天津、登莱等地训练水师,并安抚朝鲜半岛。

待到后金倾巢而出大举进攻山海关时,从天津、登莱出发的水师可直捣后金老巢,朝鲜也可跨江袭击后金侧后,后金可能会因某一次的远距离奔袭而万劫不复。

听起来这样的釜底抽薪扬眉吐气,但实施起来注定一地鸡毛。先不说明朝“天子守国门”的刚性外交政策不会允许主动放弃领土的做法。虽然他们之前经常干,但基本都是皇帝拍板。你熊廷弼再牛,也注定是臣子,而做臣子的,就是用来背锅的。

熊廷弼身首异处的下场,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问题。而比刚性外交政策更要命的,是山海关离北京太近,如果三方布置失败,等于直接将皇帝推到前线,大明面对的200多年蒙古好不容易消停,注定是难以抵挡后金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熊廷弼不是皇帝,做不到三方的协调,像朝鲜这样的烂泥有还不如没有。况且,在明末腐败透顶的政治环境下,即使皇帝也不能保证各部门的协调一致。

所以,熊廷弼的设想注定是理想化的。

相比之下,王在晋的想法很务实。

首先,辽东丢了;其次,大明没钱。

所以王在晋提出“拒城抚虏”的策略。即固守该海关,在城外的八里铺修建新城,互为犄角。而后招抚蒙古各部,引诱其进入辽西,成为明朝和后金之间的缓冲。

应该说,这种设想经济环保,对于财政枯竭的明朝而言实在是性价比超高。但它同样没有纵深,一旦出事北京必万分危急。而且和明朝打了200多年的蒙古真的靠得住吗?谁也不敢说。

应该说,熊廷弼和王在晋的构想都很卓越,但却都存在靠近北京的致命问题,而且将希望寄托在并不能百分百确定的外人身上,无论如何也是不靠谱的。

更重要的是,两个战略都将后金设定为“不抢明朝就一定会饿死的穷寇”,所以固守山海关守株待兔一定是靠谱的。可是后金不是程序,而是人,在靠近明朝的同时,他们还靠近朝鲜,靠近漠南蒙古。如果明朝龟缩在山海关内,没有明朝干预的后金,即使坐大速度慢,也迟早会成为祸患。

相比之下,孙承宗“关锦防线”这个吞金巨兽,将明朝的回旋空间尽可能地扩大,而且一城一地的修建,确实收到了所谓的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对明朝而言可能无足轻重,但是对孙承宗的个人前途而言却是极其重要的。要知道没有所谓的政绩,再伟大的战略都是无济于事的。

更重要的是,这种战法极大地吸引了后金的注意力,给后金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威慑。对于领土扩张不够积极的明朝而言,如果退守山海关,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彻底失去辽东和辽西,孙承宗的做法虽说极其烧钱,但贵在有作为。

而且赶走蒙古各部的做法,将不可控因素尽量降低,对于摇摇欲坠的明朝而言,这是最可行的办法。

可惜,明朝的堕落速度比我相信想象的快太多,以至于孙承宗的战略不仅难以成功,反而适得其反。

从明朝历史发展的大环境来看,无论到熊廷弼、王再晋还是孙承宗时,明朝都已经到了气数将尽的境地,在此背景下的任何战略,都只是对明朝这艘大船的修修补补,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衰落趋势,当然也包括孙承宗的关锦防线。

而明朝的贪墨环境,注定了即使明朝用王在晋的设想剩下银子,也不可能充实到国库中,所以相比之下孙承宗的构想是最实际的,他起码给明朝带来了一定的安全。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孙承宗了不起,孙承宗是唯一一个给明朝续命的人,注意,是唯一一个!

看到这里,就忍不住了,书看得多,看得透的真没几个!这里我替孙老师证明,你们还真不配当孙承宗的学生,当年明月的意思都没看懂,真是我唐唐中华没人了!

先说引故,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里,当年明月说名臣有四中人,开国之臣,中兴之臣,续命之臣,亡国之臣,张居正是中兴之臣,而于谦,孙承宗之流就是朝代的续命之臣!

孙承宗是大明国家战略的制定者,不是战术的执行者,只有在一个不败的战略框架下,才有袁崇焕们去执行战术的天地。

在当时,关宁防线(宁远,锦州,山海关)的制定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大明晚期对后金满清防御最正确的选择!集中了有限的人力物力,去防守住后金的进攻骚扰,自从关宁防线建立了以后,满清后金是没有办法从关宁防线正面突破的,东边是大海,后金没有海军,西边是大山,要从这里过进犯中原只能爬山!北边还有个毛文龙动不动就捅一下皇太极的屁眼,这对后金来说是相当的酸爽的。

这里解释几个问题,

一是经济说,说明朝的经济已经完蛋了,怎么救都救不回了,但是,北边没有一个完整的防御保护伞,没有一个稳定的空间,你拿什么去挽救和发展经济,没有关宁防线,后金一年抢你两回,明朝早十年就破产了,大明早就亡了!

二是袁崇焕说,说崇祯冤杀了袁崇焕,是自毁长城,这里我说,袁崇焕的历史运用被夸大了,他的责任过错还真不小!五年平辽就不说了,你就算十年不平辽,只要安安心心守住关宁防线,不让满清进来,崇祯也不会怪罪于你,守住了满清,我后院就能安心发展生产,消灭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翔,崇祯还会杀袁崇焕?到时候袁崇焕就是第二个李成梁,戚继光,世代镇守边关,世袭罔替了!

袁崇焕也真是能折腾,最后把自己都给折腾没了,一上任,为了挣位子,就整这个搞那个,杀了毛文龙,这才是毁大明的长城,自从毛文龙被杀了,没人捅皇太极的屁眼了,皇太极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一下子减轻我大清北方的压力,我大清终于可以不用亡了”

然后我大皇太极就腾出手来,关宁防线我过不去,我就跑山西那边爬山头过来抢你北京,皇太极爬到了密云,本来心急火燎跑过来救援的袁崇焕却打起了小算盘,跟清军野战我损失不划算,我要到北京打防御战,导致北京周边全被抢了,全北京人恨得袁崇焕牙痒痒,最后终于在北京城里交待了,北京市民一口酒一口袁崇焕的肉好不快活!你袁崇焕是真不知道,放敌军到首都北京城下是诛九族的大罪!

袁崇焕被办了后,是谁给他擦的屁股?还不是我们孙承宗孙老师,叫回了祖大寿,用火炮赶走了皇太极留下占着不走的代善,孙老师还真是战略战术全在行,能建关宁防线,能炮打大清,绝对是国士无双!!!

第三个就轮到大清说了,大清得天下绝对不会一下子就得的,熬死了大明,就是没打过大明的主体,等李自成灭了大明,收了吴三桂,打跑了没有根据地的李自成,张献忠,灭了群龙无首的南明,才得的天下,想想满清也是威武,与大明之间干赢了那么多场仗,威武啊!英雄啊!可是就是过不了关宁防线,如果袁崇焕不折腾,安心守住关宁防线,毛文龙时不时的问候皇太极一下,孙子兵法说了,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满清那地界,只有人参和熊掌,不产粮食,所以皇太极物资补给全靠抢,百战百胜是不错,但只要大明赢一场,它就交待了!其实满清得天下还要感谢李自成。

这篇回答篇幅比较长,还拉上了袁崇焕和皇太极捧场,但是我没办法,不交待清楚这两个人,是没有办法给孙承宗和当年明月说清楚问题的,明朝那些事儿是本很好的书,我从头到尾看了七遍,有些人说是当年明月的主观之作我也不反对,但是看书要看明白看透才能对他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你说呢?!

没有孙承宗,没有关宁防线,大明早十年就交待了!这是结论!

注:也有说关宁防线是关锦防线








leoliu刘


其实没道理,虽然孙承宗确实很厉害,但是他并不是当时能够拯救大明的人,事实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大明的灭亡,已然是个必然趋势了。

之所以对孙承宗如此的吹捧,无外乎是因为那条被认为是坚不可破的关锦防线。由于明军已经丧失了和清军野战的能力,故而孙督师另辟蹊径,采用城堡加火炮的“乌龟”战术,试图将后金一点一点耗死。



不得不说,这个战术,一直到1628年,都非常好使。因为当时不管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如果想进一步劫掠大明,锦州——山海关这就是唯一的路线。但是明军凭借着高墙和重炮,一次又一次的击退了后金八旗的进攻,就这个趋势,确实可以慢慢的把后金耗死。


但是人终归是活范的,皇太极也不是傻子,为了摆脱困境,他先后征讨了朝鲜和蒙古,还把大明拉拢察哈尔的粮草抢了过来,帮助自己成功的度过了严冬。除此之外,后金还发现了从蓟州喜峰口进入关内的新路线。

随后的故事大家也就都知道了,清军多次绕道入关劫掠,尤其是土默特归降之后,清军可选择的路线就更多了。如此一来,关锦防线的实用性大打折扣,孙承宗的计划可以说差不多破产了。



虽然后来崇祯再次重用孙承宗督师蓟辽,但很明显,除了锦州的僵持之外,明军在和后金的战争中没有任何新的突破。尤其是孔有德投降后金之后,皇太极有了红衣大炮,并且开始自行铸造,这使得大明的火力优势荡然无存,一个个碉堡在清军的火力面前,也早晚会变成一堆废墟。


火器工坊


当年明月严重夸大孙承宗,达到孙承宗水平的人很多。而且能拯救大明的要么是能取得军事上胜利,要么是社会改革。

孙承宗在辽东训教军队,恢复疆土,四年练兵11万,收复关外四百里土地,而且还全面围困后金,造成后金内部一度混乱。确实功勋卓著。但柳河之役证明孙老爷子在军事上很难达到恢复水平,这是一个致命漏洞,他也是因为此才回家。第二次回家也是因为军事上失败。这确实是能力所致。



袁崇焕在辽东取得宁远,宁锦两次大捷,在事实上保住了辽东的土地,提高了明军的士气,造成了女真内部事实上的危机。到了督师时期,组建骑兵集团,五部十五营,步兵车兵强化训教,大量装备西洋大炮。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明军的战斗力。己巳之变中,关宁军在广渠门,右安门,蓟州城下,收复关内四城中证明已经具备与清军野战的能力。之后关宁被拆分为二,且缺乏统帅,但袁崇焕时候的编制,训教保存了下来,关宁军依然雄观天下。袁崇焕属于军事上解决女真的人。ps:袁崇焕对明代军事史的影响还远远不够。



孙传庭到了陕西的时候,形势一片大坏,两个月时间捉了高迎祥。后来实行清军清屯,对西安三卫进行整顿,一年的十年,清理白银近20万两,后来年年如此,士兵一万多,战斗力强悍。一举在事实上解决了困扰明朝200年的问题,虽然孙只是谦虚的说只是恢复祖宗的一部分。这是社会改革,能深层次解决大明的内部危机,训教真正的强军。这种军队和关宁募兵的不一样,哗变度很低。孙传庭是能通过社会改革拯救大明的人。ps:孙传庭的社会改革很缺乏研究。



卢象升,洪承畴等也是一流人才,但比起前两位就差很多了。

至于历史命运,孙承宗出身帝师,深得皇帝信任,也为同僚服气。而袁崇焕,孙传庭科举偏后的,骤登高位和清军清屯。都很容易得罪同僚。这也是官僚体制的弊端吧。

(关宁精锐)

孙承宗的军事能力当年明月夸大了。


一枚明粉


当年明月的成名作是《明朝那些事儿》,整体来说其实是一本以白话文翻译《明史》为基础的通俗作品,而《明史》的成书,其实底本是明朝遗民万斯同等人的稿本,这一批修史遗民多数为东林党,对于明朝前期和中期的历史,他们的叙述,其实是有稳定的价值观脉络的,所以翻译工作做起来好做,也不会有太多的矛盾。

但是到了明末历史这一段,遗民们或者本人就是历史的参与者,或者他们的师长是历史的参与者,就开始有明显的价值观混乱和倾向。

而通俗历史作品,往往是很难把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利益关系梳理清楚的,那样读者看不懂,也很难进行“好”、“坏”判断,这时候,就需要去择其一端,说一些读者好理解的事儿,而不是去展示历史的本相。

现实问题是,孙承宗以天启老师、大学士身份出任督师的时候,辽东、辽西已经败坏不堪,几百万辽民落入敌手,数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他是守着山海关开始恢复辽地,形势不可谓不恶劣。

经过他的整顿,复地数百里,练兵近20万,由以辽西将门为核心建立了防御体系,另调客兵填充,又建立车营、铁骑营等,构成了看起来不错的辽西防线。

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巨大的财政支出的基础上,明朝一年岁入800万两,在辽地消耗最多的时候扔进去500万两,后来通过加征,搞到了1000万两,已经是民怨沸腾,但是哪怕裁撤客军,每年也需要耗费300万两之多。

这个成本带来了什么呢?带来的是养肥的辽西将门,明显出现了军阀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在袁崇焕以辽人守辽土的政策下愈演愈烈,在袁被杀后,祖大寿甚至带兵一路奔逃,这在大明朝之前纲纪仍在的时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结果,孙承宗一封信招抚了祖大寿,祖大寿也终生不复入山海关一步,这群人,或许还没有降清,但也很难说还是明臣了。

这是结果之一。

结果之二,明朝重金打造的辽西防线,实际上根本没有抵御后金大军的能力,与其说是他们的坚城、火炮挡住了后金兵,不如说是从沈阳到辽西漫长的补给线和彻底残破的辽地挡住了后金兵的步伐。

因为无论是孙承宗的铁骑营还是车营,还是祖家的家丁,在真正的大规模野战中,对后金军完全没有胜利的能力,所谓守城,没有援兵,最后就成了守死。

军队不能胜利,仍旧需要海量的银子养着,也就不能裁军,那么明朝脆弱的财政,就只能长期的拆东墙补西墙,之所以那么多西北边军加入农民起义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兵也得卖儿卖女才能避免饿死,那么当流寇总还有一口饭吃吧?

说孙承宗能救明朝,他怎么救?

这老爷子作为资深文官的能力不容置疑,比如协调关系,震慑下属,甚至战略谋划,都不差,最牛的是他的个人气节和天子的关系,尤其是天子的信任,让他不至于重蹈熊廷弼的覆辙。

但是,资深文官也没有具体练兵带兵的能力,还是得依靠下面的人,事实上,下面的人在这个系统里,多数养成了“油子”,目的也不是救国家危亡,而是捞钱。因为天启二年的时候恐怕没谁觉得大明会亡。

孙承宗如果说挽救明朝,唯一的机会就是编练一支精锐兵力,用银子堆出来,能够在野战中打败清朝的白甲兵,而不是撒胡椒面似的建立一个镇的架子。

这支精兵存在,则可以逐步扩充,甚至裁汰无用的辽兵,最终缓解朝廷的财政压力,但是他恰恰是反其道行之。

所以,孙承宗不可能挽救明朝,他的路子就是错的。


刘三解


当年明月的书确实写的不错,明朝那些事儿可谓是少有的入门级科普历史通俗读物了。里面的语言生动活波,还有很多富有哲理的话,这也是他个人读了那么多书后的感悟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任何作者写这种通俗的历史读物的时候,肯定会有一些自己的历史观念在里面,这一点也是无法回避的。所以在明事儿这本书里,作者角度明显是站在明朝这一方,就好比三国演义作者的正统是刘备一样的道理,这一点大家不必过分苛责;毕竟能够做到比较好的还原基本历史事实,有能够吸引肚读者来看,已经很不容易了。当年明月无疑做到了,而且做的十分好,此处应该给与肯定。

前一段我提到,基本还原历史事实,也就是说并不是完全还原历史嘛。那么我们回过头来说孙承宗的问题。他有没有能力么?那是肯定有的,毕竟能够贵为帝师,能够官拜大学士,能够督师关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挽救局部的情况的败坏,能说这个人没有能力吗,那是万万不能的。那么说他是唯一能够挽救明朝的人,我觉得他没有这个能力;不光他没有,几乎整个明朝都没有。为什么这么说呢,明朝的问题不是出在军事上,也不是出在政治上,是因为土地兼并太厉害,需要一轮社会的改革。而这个改革却又不是当时任何一个人可以推行的,那么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明朝的军事上其实问题不是很大,首先关宁防线那一部分其实还是比较坚固的,满清在哪一带确实没有沾到什么便宜。但是也仅仅是能够受的住,你要说收复失地,那估计也没啥戏。骑兵野战,明朝不是后金的对手。再说农民军的问题,一个孙传亭几乎把他们打的溃不成军,这里就不用多说了。

政治问题,有人说什么内斗呀之类的。其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因为经济出了巨大问题,反应到政治上就是混乱不堪。比如说,国家打仗需要钱,那么就去征农民的税。农民没有钱,只能变成流民,流民成了兵变,朝廷又得去剿灭,这次又得收钱,收了钱又是一大批人造反。所以是银子越花越多,流民越来越多,死循环一个。

问题就是出在,大部分土地已经被兼并了,兼并的这些人通过各种手段不去交钱。那么越来越多的钱就压在贫苦百姓身上了。如此下去,大明就是得了癌症一样,没办法治疗。

这个时候需要的一个极度强硬的政治强人,他强制推行社会体制改革,从而缓解或者解决这个矛盾才行。但是那个时候,明朝没有这样的人?

崇祯,头疼医疼,脚疼医脚,没有宏远视野

就这一点也就证明明朝亡矣


嘉佳小博士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当作娱乐文学读读就好了,当作历史看就不靠谱了。

中国古代修史以司马迁和司马光最为出名。这两个司马偏偏都知兵,导致中西方战争史方面,中国古代战争史及其薄弱。只能以儒家理论大而化之。

明末军事史的核心是如何解决东北的后金和关内的农民起义军。这里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银子,如果明政府有足够的银子,杨镐就不会急于出兵,导致萨尔浒惨败。政府不会一再加税,引发农民起义。

无论对付八旗兵还是农民军,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能否在野战中击败甚至消灭对方。只能守城是没有用的。对手的攻坚能力是不断提高的,但是城池的防御能力是固定的。再坚固的城池假以时日都可以轻松攻克,例如解放战争中的共产党,到了1946年攻克个小县城都很难,1947年济南战役后,再坚固的城市也不在话下!

我判断明末将领的能力就看一条,是否具备野战能力。即能不能指挥部队野战,能不能训练出敢于野战的士兵。

明末的将领和统帅里面,孙承宗根本就不会指挥野战,也不知道怎么训练野战部队,能力很差。

袁崇焕以守城著称,但别忘了,锦州战役、北京保卫战袁崇焕都是在野战中击败了后金军队的,袁崇焕训练的关宁铁骑,是具备野战能力的,至少依托城防可以野战,就这点比孙承宗高明多了!如果假以时日,袁崇焕训练出更多的关宁铁骑,也许可以扭转东北的局面。

袁崇焕之后,敢于同八旗兵野战的就是卢象升的天雄军,卢象升的能力是很强的,有野战指挥能力,练兵能力也很强,可惜被杨嗣昌、高起潜坑死了!

洪承畴能力也不错,也具备野战能力,练兵能力无法评价。从结果来看应该比不过袁崇焕。

崇祯朝几任对后金作战的督师来看,袁崇焕能力最高,洪承畴其次,孙崇宗再次,其他的都不入流了。对后金作战,我最看好的人选是卢象升,人品、能力、经验俱全,可惜没人重用呀!

当年明月最走眼的还不是孙承宗,而是杨嗣昌,这个人实乃崇祯朝第一的罪臣也!


飘荡在太平洋上的心


都怪哥伦布。全因为他于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从此欧洲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但是给东方带来了灾难。因为从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欧洲那些难民流氓就成千上万的坐船涌上美洲大陆,去跑马圈地,常年累月的去焚烧森林,终于经过了150年后,遮天蔽日的浓烟遮住了大气层,挡住了太阳照耀东方的天空。最终导致了小冰河世纪这一天灾,天灾导致了中国这个传统农业国家粮食产量骤减,而朝廷为了征辽饷不但无法赈灾反而加课税,这下老百姓没活路了只能跟着造反活命,不然闯贼不可能几次的死灰复燃势力做大最后逼得大明两线作战捉襟见肘手忙脚乱一顿乱拳然后两眼一黑一命呜呼。


东海龙宫胖头鱼长官


用事实说话,孙承宗能力和人品都不如袁崇焕。帝师孙承宗是袁崇焕上级领导,袁崇焕提出守宁远的主张,孙能支持,说明他是有眼光的。他最大的功劳是支持袁崇焕的主张,信任袁,放手让袁做事。是个识大局、有水平又明哲保身的学者。

“要诋毁崇祯,无需谩骂,无需污蔑,只需要夸奖一个人——袁崇焕。

因为袁崇焕是被崇祯干掉的,所以只要死命地捧袁崇焕,把他说成千古伟人,而如此伟人,竟然被崇祯干掉了,所谓自毁长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崇祯与历史上宋高宗(杀岳飞)之流归为同类。”

——————能说出如此肤浅幼稚的言论,其人内心是多么的不堪,非此即彼的简单头脑,一年级小学生都不如。如此史观不正之人,居然大行其道,纯属误人子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