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重启官宣 今年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 六股飞

核电重启官宣 今年会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

4月1日,在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9年春季国际高峰会议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表示,今年会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此外还有多项利好消息释放,原子能法有望年内出台,四代核电工程明年上半年将建成投产。按照此前国家提出的核电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全国核电将投产约3000万千瓦、开工3000万千瓦以上,2020年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产业链相关公司有中国核建、中广核技等。

核电重启官宣 今年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 六股飞

中国核建:业绩稳定增长,期待核电重启

中国核建 601611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刘晓宁,叶旭晨,王璐 撰写日期:2019-01-31

事件:

公司发布2018年业绩预告,初步核算公司2018年归母净利润增加4541万元到1.15亿元,同比增长5.32%到13.54%,略低于申万宏源22.62%的增速预期。

投资要点:

核电在建项目减少叠加基建增速下滑,公司业绩增速略低于预期。我国核电审批自2015年放行8台机组后即陷入停滞,2018年集中投产7台核电机组导致在建机组数量锐减,公司毛利率最高的核电工程业务2018年新签订单仅49.44亿元,同比减少40.6%。同时,在去杠杆影响下,2018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基建投资增速快速下滑,全年基建投资完成额增速仅为3.6%,叠加房地产下行周期,公司2018年新签民用工程订单751.03亿元,同比增长14.4%。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509.85亿元,同比增长12.09%,略低于预期。

核电有望重启开启公司新一轮成长,待核准机组核岛土建安装市场空间近400亿元。2016年至今无新增核准机组,主要原因在于三代核电技术及安全性仍有待验证,以及近年电力供给相对过剩导致核电项目上马迫切性不足。当前电力供需回暖,AP1000技术路线的三门1号已于2018年9月投产,2号机组11月投产;EPR技术路线的台山1号已于2018年12月投产,标志着三代技术的全面成熟,后续采用三代AP1000和EPR技术的相关拟建机组核准有望全面提速。2018年11月石岛湾CAP1400示范项目已通过国务院常委会核准,为十三五期间首个被核准的商业核电项目,预计将成为后续大规模核准重启的开端,未来三年有望每年核准6~8台机组。目前中广核电力、中国核电和国电投待核准项目接近2400万千瓦,估算核岛土建安装市场空间接近400亿,开启公司核电业务新一轮成长。

2019年宏观政策方向由去杠杆趋向于稳杠杆,有望为公司民用业务提供较好的环境。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之下,2018年7月国常会政策明确基建补短板,专项债加速发行,基建增速四季度企稳回升,全年累计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较三季度末提升0.7个百分点,2019年基建刺激力度仍有望进一步加大。若经济下滑风险加大,房地产政策也有望转向宽松,为公司民用业务提供较好政策环境。公司40亿元可续期公司债2019年1月获得证监会核准,目前一期20亿已经发行完毕,可续期公司债券将计入权益,有助于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利于公司工程业务扩张。

盈利预测预估值:我们根据公司业绩预告,下调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9.38、11.54和13.86亿元(调整前为10.46、12.42和14.89亿元),对应EPS为0.36、0.44和0.53元/股,对应PE19、16和13倍,当前国内三代核电项目进展顺利,核电项目审批有望重启,公司核电工程业务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维持“增持”评级。

核电重启官宣 今年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 六股飞

三钢闽光:年度盈利再创辉煌

三钢闽光 002110

研究机构:中泰证券 分析师:笃慧,赖福洋,邓轲 撰写日期:2019-02-22

业绩概要:公司发布2018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62.5亿元,同比增长14.4%;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5.1亿元,同比增长20.0%。全年EPS为3.98元,单季度EPS分别为0.59元、1.39元、1.19元和0.81元;

全年业绩再创辉煌,四季度盈利环比回落:2018年地产表现强势带动钢铁下游需求向好,同时唐山等地区三季度限产趋严,供给收缩进一步抬升钢价,钢铁行业盈利尤其是螺纹钢为代表的建筑钢材增长趋势明显,公司业绩再创历史记录。四季度虽然需求端偏稳运行,但采暖季环保限产确定性放松,导致11月份开始钢价及盈利有所回落。根据我们的测算,考虑原材料周期的情况下,行业层面螺纹钢吨钢毛利由三季度的1057元下滑至四季度的779元。公司产品基本以建筑用钢为主,盈利趋势与行业基本一致,四季度盈利环比下滑32%;

所购产能指标有望落实沿海战略:2019年1月30日,公司通过竞拍最终以9.87亿元价格取得山钢集团莱芜钢铁新疆有限公司所属钢铁产能指标(铁:104万吨、钢:100万吨)。2018年12月12日公司与福建亿鑫钢铁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双方利用各自所拥有的钢铁产能指标进行战略合作,设立合资公司。根据框架协议,合资公司地址位于亿鑫钢铁厂区内,地处福建沿海地区,通过此次合作将有助于公司将所购产能指标落实沿海发展战略,不论是从需求端还是原材料端,物流优势更为明显,进一步提升成本优势。但由于产能拍卖过程中间过程出现了一次波折,框架协议的后续执行性有待观察;

资产整合提上日程: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对泉州闽光(原“三安钢铁”)的整合后,公司目前生铁、粗钢产能分别为802万吨和850万吨,有效解决了上市公司与三安钢铁长期存在的同业竞争问题,在福建省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大幅度提高,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2019年1月15日,公司发布公告,拟采用现金方式向控股股东三钢集团收购其所持有的罗源闽光100%股权,有利于产能置换方案的顺利实施。继续推进集团钢铁主业整体上市,叠加新购产能指标,总粗钢产能将增至1140万吨,届时在福建市场占有率将达到70%以上。考虑到罗源闽光同样位于沿海地区,公司沿海发展战略已逐渐清晰;

关注旺季需求释放:由于供给端限产政策减弱以及行业盈利仍处高位,今年钢厂生产状态强于往年同期,但边际产能仍处亏损状态,短期供给进一步承压有限但需警惕。地产投资有望保持韧性,基建投资扩张,出口市场迎来反弹窗口,限制性政策退出情况下旺季需求可期。目前产业链整体心态较为平稳,静待需求释放。节后行业层面博弈性增强,随着旺季需求展开,我们预计产能利用率将有小幅抬升,但空间有限。平抑周期下,近期行业盈利回归合理利润中枢并有望维 稳;

投资建议:通过外购钢铁产能指标,以及推动罗源闽光的收购工作,公司沿海发展战略稳步落实,提升物流成本优势,省内龙头地位不断夯实。随着旺季需求释放,盈利中枢企稳估值存在抬升的可能性,同时利率偏低,有利于抬升整体权益类资产估值水平,对钢铁板块资产构成利好。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3.98元、2.41元和2.58元,对应PE分别为3.7X、6.1X和5.7X,中长期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框架协议无法履行合作终止,收购罗源闽光不确定性,宏观经济回落。

核电重启官宣 今年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 六股飞

中国应急:应急装备龙头,内外兼修打造应急产业

中国应急 300527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赵炳楠,刘芷君 撰写日期:2019-03-08

预计2018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44%,内生外延同步增长

公司是军用应急装备的核心总装厂,2018年业绩快报公告实现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6.44%),主要受益于应急装备业务的内生增长,以及核应急公司并表带来的外延利润。

公司将受益于军民用应急装备行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陆军正在向全域机动型转变,且国内应急救援正转向机械化,应急装备需求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公司是国内应急交通装备领先企业,将充分受益于军民用应急装备行业的快速发展。

应急救援产业空间广阔,公司海外业务有望借势“一带一路”

国家发布多项政策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以推动应急产业的发展。公司积极布局应急救援装备产品,海外业务增速较快。公司民用应急救援业务已形成“国内外市场并重”的良好格局,有望推动公司未来业绩增长。

公司是中船重工集团的应急产业上市平台

公司是中船重工集团应急板块的上市平台,中船重工集团拥有多项应急资产和技术,公司有望受益于集团资产整合。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18-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4/2.69/3.26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34/29/24倍。公司18年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46xPE(TTM),具有提升空间,审慎考虑,给予公司19年36xPE估值,对应合理价值11.16元/股。我们认为公司是应急装备总装企业,应急装备业绩增长稳定,核应急公司并购将增厚业绩,海外市场正在有效开拓,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若军民用交通应急装备采购量不及预期,公司主营业务将会存在营收下滑风险;若应急产业发展进度、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公司业绩增量可能低于预期。

核电重启官宣 今年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 六股飞

钢研高纳:净利润同比增长83%,毛利率大幅提升

钢研高纳 300034

研究机构:东莞证券 分析师:李隆海 撰写日期:2019-03-22

净利润同比增长83%。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3亿元,同比增长32.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83.4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0.93亿元,同比增长89.48%;每股收益0.25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0.63亿元,同比增长47.41%,现金流得到明显改善。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0元(含税)。

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87.7%,环比增长9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9亿元,同比增长1.57倍,环比增长85.7%%;实现EPS0.09元。 公司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00-3600万元,同比增长47.28%-76.73%。

综合毛利率大幅提升。2018年公司综合毛利率29.36%,同比提高8.44个百分点。重要原因是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结构,2018年公司毛利率较高的铸造高温合金(32.46%)和新型高温合金(37.26%)收入分别增长74.85%和20.39%,毛利率较低的变形高温合金(23.02%)收入同比小幅增长2.82%。

收购新力通,进一步拓宽民用领域,打造产业链协同效应。2018年公司收购新力通65%股权。新力通业绩承若2017年度、2018年度及2019年度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000万元、7,000万元、9,000万元。新力通实际完成扣非净利润2017年4820万元,2018年为6620万元。新力通主要从事高合金化材料离心铸管及静态铸件的专业化生产,石化、冶金、建材大型生产制造企业是新力通的主要下游客户,比如:中石化、各大钢铁集团、南玻等。借助青岛新力通现有的客户资源,有助于钢研高纳高温合金核心业务的市场容量扩张。

新产品、新工艺助力公司业绩增长。公司商发单晶叶片实现规模生产,3吨大型真空感应炉通过用户生产认证许可,正式投入军品供货生产。金属间化合物Ti2AlNb新型高温合金基本完成了产业化,实现了大批量供货,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随着现代航空发动机向大推力、低油耗、高推重比和长寿命的方向发展,对轻质高温结构材料的需求越来越迫切。Ti2AlNb金属间化合物历经几十年潜心研制,迎来新型号研制加速的发展机遇,为我国在研的X代航空发动机交付多种件号的部件坯料。

高温合金稀缺标的,维持公司“谨慎推荐”投资评级。公司是国内高温合金龙头,公司在航空航天发动机用高温母合金市场占有率大于30%,在航天发动机铸造高温合金精铸件市场占有率超过90%。预计公司2019 年、2020 年EPS 分别0.30 元、0.40 元,目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43 倍、32 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风险提示:产品需求低于预期,政策风险。

核电重启官宣 今年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 六股飞

宝钛股份:国内钛材加工绝对龙头,业绩反转且加速成长可持续

宝钛股份 600456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分析师:韩强 撰写日期:2019-03-15

公司为国内钛材加工龙头企业,产品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公司由宝钛集团(原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于1999年7月发起设立,并于2002年作为中国钛工业第一股上市。公司成立后募集资金四次,合计融资35.85亿元用于收购和改造钛产品生产线等大型项目,不断增强公司钛及钛加工材生产实力。公司于2007年认购华神钛业66.67%股权,完成6000吨海绵钛生产线技术改造。目前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科研生产基地,2017年国内市占率达到20%,是国内钛加工材领域绝对龙头。当前公司大股东为宝钛集团、实际控制人为陕西省国资委。

钛材行业景气度提升,龙头企业或优先受益。1)供给收缩+钛材需求扩张,行业景气上行:随着去产能及环保压力加大,国内钛材供给不断收缩,而下游军工装备放量及民用领域需求回暖带来行业需求提振,预计高端钛材供求剪刀差会倒逼行业景气上行;2)海绵钛价格波动+高端钛材壁垒,行业龙头获益:钛材价格易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且高端钛材行业进入壁垒极高,我们分析认为,产业链完善、产品线丰富且生产技术先进的钛加工龙头企业必将受益,而中小型企业易受价格波动影响和高行业进入壁垒而被出清,进而行业优势将向龙头集中、强者恒强。

军民出口齐发力,公司未来业绩高增长可期。1)军用:公司前瞻性布局多个重点型号,在军用钛材需求快速增长的时间节点,有着先占优势,且我们分析认为,公司作为上游材料供应企业会提前6-12个月进行备货,因此公司会先于下游军品主力型号的列装提前放量;2)民用:随着下游化工、石油等行业需求好转,我们预计公司民品领域业绩或将一改前期低迷状态,不断减亏甚至实现扭亏;3)出口:公司基本囊括了进入世界航空航天等高端应用领域所有的通行证,并成为波音、空客、罗罗等企业的长期供应商,预计在国外钛材需求提升、尤其是国际民航用高端钛材需求提升的背景下,公司将充分受益。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8/19/20年EPS分别为0.38、0.66、1.10元/股,当前股价(3月14日收盘价,20.82元)对应PE分别为55、32、19倍,选取与公司同为材料加工业务的可比公司进行对比,行业可比公司18-20年PE中值分别为63、38、29倍,公司18-20年估值水平低于可比公司估值。同时,公司当前的估值水平是55倍,仍然低于过去一年移动平均PEttm(84倍)更显著低于公司2014年至今的PEttm中值(124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军民用钛材加工领域的唯一上市龙头公司,产品聚焦高端且拥有稀缺资质壁垒,在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公司依托龙头地位或优先享受军品下游需求上量的背景下迎来高速增长红利。因此,看好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军民不及预期;下游化工需求恢复不达预期等。

核电重启官宣 今年有核电项目陆续开工 六股飞

中国核电:核电运营龙头,受益国产三代核电技术推广

中国核电 601985

研究机构:浙商证券 分析师:郑丹丹 撰写日期:2019-02-14

公司控股在建电站将于未来几年密集商运,带动业绩稳健增长

截至2016年12月初,公司控股在运核电机组16台,装机容量13.251GW;控股在建核电机组9台,装机容量10.377GW;控股机组数量占据国内半壁江山。目前公司在建项目进度符合预期,我们预计2017-2022年公司年均将投运1.73GW核电机组,至2022年底,公司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将达到23.638GW,为目前装机容量的1.8倍。未来6年,年均新增发电量约130亿度,增收约48亿元。

“华龙1号”持续推广有望带动公司电站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

中核集团的“华龙1号”技术融合方案获得更多专家支持,未来其有望主导“华龙1号”的设计与建设,助公司规避一系列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减少电站建设成本。此外,“华龙1号”最终方案的落地也将改善公司之前多元化引进核电技术的局面,坚持以“华龙1号”作为未来新建核电的主要参考堆型。目前公司旗下二代核电建造成本为10-18元/W,部分机组建设成本较高,后续“华龙1号”持续推广,其建设成本有望达到11-12元/W,利好公司盈利能力改善。

给予“增持”评级

我们预计,2016-2018年公司将实现净利润48.97亿元、61.63亿元、75.13亿元,同比增长29.51%、25.85%、21.90%,对应22.03倍、17.50倍、14.36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核电站建设或不达预期;核电消纳问题或加剧;“华龙1号”建设推广进度或不及预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