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愛,學會溝通,做受歡迎的人

學會愛,學會溝通,做受歡迎的人

“我都是為你好!”

上面這句話可能人人都聽過,或者對其他人說過,常常伴隨的是對自己行為的合理化解釋。比如:父母對孩子說,打你罵你,是為你讓你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我都是為你好;老師對學生說,讓你罰站,抄寫課本是為了讓你長記性,不再犯錯,我都是為你好;妻子對丈夫說,查看你的手機,關注你的行蹤,是怕你結交到不好的朋友或者出現意外,我都是為你好。

這些“我都是為你好”的想法,到底是出自真心,還是假意呢?我們暫且不論。先思考一個可能更為本質的問題:為什麼有時候我們明明是為對方著想,並且為對方做出了一大堆的事,但是對方卻無動於衷,甚至還反感厭煩呢?

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心裡雖然有愛的想法,卻沒有愛的辦法,從而阻礙了我們擁有良好的情感關係、人際交往和婚姻戀愛。這個悲慘的事實,讓很多人都深深地為之煩惱和困擾。不得不說,在經營親密關係這門人生必修課上,很多人都是不及格的。

那麼如何才能及格,甚至考高分呢?張豔樺用她的《用對你的愛》一書給出了極具個人化,同時富有價值的回答。

在張豔樺看來,愛是一種能力,並不是生下來就天然擁有的,良好的人際關係更是需要我們後天的學習。而這些都來自於我們內心世界的豐盈和正確的認知系統,是我們一輩子都需要學習和修煉的,也是我們做人的底盤和內核。

在開頭訪談錄中,張豔樺自述了創作這本書的緣起,在三年前的一段時間裡,她接觸了很多女性朋友,看到很多人在情感關係上出現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對此頗有感觸。巧合的是她當時正在講授一門課程,課程的內容與這個話題密切相關,所以就進行了深度思考,並且“進行了 3 個月的調研,進行了大量訪談,從普通職員到企業家,訪問不同的人群,聆聽了不同人群數百人的情感經歷,分析她們的情感關係問題根源。”於是,就有了這本書。

“互聯網時代,信息發達了,人們跳槽的機會多了,合作的機會多了,離婚的也多了。”張豔樺說,“很多時候不是你技術不好,而是你溝通不到位。很多時候不是人不好,是你不具備愛的能力。”

內在的思想決定我們外在的行動,情感出現了裂痕,人際交往出現了障礙,更多的時候在於我們沒有正確的認知和觀念,所以在面臨危機時,明明是愛著對方的,卻不由自主的去傷害對方,把關係越弄越糟,直到無法挽回的境地,並且從來不汲取教訓,在以後的生活中依舊如此,繼續給他人,也給自己帶來傷害,如同一個走不出去的怪圈。

因此,要改變這種惡性循環的人際交往模式,需要的不僅僅是安慰和鼓勵,更重要的是內心的反省和覺悟,正確的瞭解自己和他人,重點不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小修小補,而是推倒重來,在思想上改弦更張,才能做到藥到病除。

學會愛,學會溝通,做受歡迎的人

學會愛,首先就要對“愛”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否則從根源上就錯了。

在張豔樺看來,愛是釋放不是控制,愛是付出不是索取,愛是真心實意不是虛情假意,“愛的世界裡,你可以擁有,但是一定要用對你的方式。你可以選擇滋養的方式,讓對方依賴你,同樣你也可以選擇控制的方式,但對方一定不會親近你。”

如果愛一個人,就要站在對方的角度著想,優先考慮對方的利益,而不是從自己固有的立場和觀念出發,滿足自己的期待,這樣的行為雖然打著“愛”的名義,但本質上並不是愛而是自私,看似在關心他人,實際是在關心自己。

本質上愛是盲目的,是非理性的,是不對等的,不能用等價交換的尺度來衡量的,就像著名詩人紀伯倫所言:“愛不是佔有,也不是被佔有,愛在愛中滿足了。”很顯然,張豔樺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她在《用對你的愛》中強調到,愛是一種選擇。

每個人成年人都需要為自己的選擇買單,當你付出的愛,得不到你想象中的回報時,你應該保留放棄的權利,而不是把“我為你做了多少,而你為什麼不為我做點什麼”掛在嘴邊,對他人進行道德綁架,瘋狂索取回報,理直氣壯地要求對方對你感恩,這樣做只會讓愛像附上熱水爐上的水珠加速蒸發掉。

作為一名法律專業畢業、曾經在大型上市公司做過多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並且創建了自己的企業的知名情感諮詢專家,張豔樺對人力資源管理、管理學、營銷學、行為學、心理學等諸多領域都有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這本書充滿體現了這一特點,有著密集的知識點和不同的觀照視角,同時又講得深入淺出,讓人著迷。借用智立方董事長楊石頭的評價就是:“這是一本用心、用歷程、用經驗、用方法,慢燉沉澱出的一本好書。”

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和不足,當你選擇去愛某一個人時,也就意味著既能欣賞他/她的優勢和長處,也能包容他/她不完美的地方,而不是隻愛其中一部分。

正如張豔樺說道的,“我們說了這麼多方法技巧,很多時候,我想原因不重要,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不要繼續需要這份關係。”“當你選擇了接受,選擇了愛,一切的問題都將過去。”

學會愛,學會溝通,做受歡迎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