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妃為何未葬清昭陵?都說因她“太后下嫁”,其實她用心良苦

莊妃為何未葬清昭陵?都說因她“太后下嫁”,其實她用心良苦

莊妃(孝莊文皇后),即孝莊太后,是清太宗皇太極“五官后妃”之一。康熙二十六年孝莊病逝於慈寧宮,終年75歲。玄燁尊從太皇太后懿旨,將其暫安在遵化馬蘭峪順治陵(孝陵)旁側。雍正二年在“暫安奉殿”修建陵墓,定陵名為“昭西陵”。

按清朝葬制,在皇帝生前薨逝的皇后,要等皇帝駕崩與皇帝一起合葬;凡是在皇帝身後薨逝的皇后,則另在皇陵之旁修建皇后陵,也就是說皇后無論死於皇帝前後,都要與皇帝合葬,同陵同穴。

莊妃為何未葬清昭陵?都說因她“太后下嫁”,其實她用心良苦

凡是這樣的例子很多,如順治皇帝,他有孝康、孝獻、孝惠三位皇后,前兩位皇后都是在順治皇帝之前去世的,所以與順治皇帝共同葬進孝陵(順治陵);孝惠皇后(莊妃的侄女)逝世於康熙五十六年,距離順治宴駕過去半個多世紀,因此為她在孝陵之旁另修皇后陵,取名孝東陵。其它還有雍正皇帝的孝聖皇后葬泰東陵,嘉慶皇帝的孝和皇后葬昌西陵等等都是如此。

而孝莊同樣是晚於太宗皇太極去世,卻未能給她在瀋陽昭陵修建皇后陵,這個有背常規的現象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因“太后下嫁”被棄遠葬?

關於莊妃為何不葬於昭陵,古往今來一直有各種各樣的議論,其中最普遍最有影響的說法是,莊妃改嫁給了攝政王多爾袞,她已不再屬於皇太極,當然也就不該歸葬其前夫之陵。這個所謂“太后下嫁”說,從康熙年問起就如同一股“暗流”悄悄在坊間流傳開來,直至清末民初政禁開放,成為清史學界公開研究考證的焦點。近十幾年來又經過有些清史專家及文藝家們的“戲說”、“演繹”,把它編寫成為各種形式的文藝作品,使所謂“莊妃下嫁”成為翊翊如生的故事。

那麼,“太后下嫁”到底有無其事,這個說法又是怎麼來的?綜合各方面史料來看,它的產生前後有兩個原因,最初的原因是對多爾袞的稱呼從“皇叔攝政王”改稱“皇父攝政王”引起的。

莊妃為何未葬清昭陵?都說因她“太后下嫁”,其實她用心良苦

簡單點說,世祖福臨繼承皇位時年幼,當時就確定以胞叔睿親王多爾袞,堂叔鄭親王濟爾哈朗兩人攝政,等福臨成年再讓他親政。從這時候開始福臨就對多爾袞稱呼為“皇叔攝政王”。

順治元年(1644年)多爾袞率領清軍大敗農民軍領袖李自成佔據北京,同年大清遷都定鼎中原,多爾袞以功高蓋主。順治五年(1648年)多爾袞規定在各種表章上稱他為“皇父攝政王”。從“皇叔”到“皇父”的突然改變,使得人們自然而然地會聯想到:這一定是福臨的母親——那位年輕貌美獨身寡居的孝莊皇太后,改嫁給強權的多爾袞所致。

其實,莊妃如果確實下嫁給了攝政王,在當時的官書正史包括鄰國朝鮮官書,肯定會留下珠絲馬跡。即使清朝官書“為尊者諱”將某些記載刪節,朝鮮官書也不會隱諱,然而在這些正式文獻裡卻找不到任何證據。對於“皇叔”改“皇父”的疑問,清史泰斗孟森作《太后下嫁考實》以考證其事,孟森認為,所謂的“皇父”只不過是古代國君尊臣為“尚父”或“仲父”的遺意,比如,周武王稱呼姜子牙就為“尚父”。所以不能把此處的“皇父”理解為倫理意義上的父親,這只是“用典”。因此也就不能把它作為“太后下嫁”的依據。

光緒二十七年,史家章太炎將南明張煌言的手抄本《張蒼水集》排印出版,人們從這本詩集裡發現一篇《建夷宮詞》十首,其中一首如下:上壽觴為合巹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這首詩的內容描寫的是太后在慈寧宮裡的婚慶場面。慈寧宮是孝莊皇太后起居之宮,所以這首詩又成了“太后下嫁”說的新鮮證據。

然而,仔細分析這首《建夷宮詞》矛盾很多:比如,張煌言在清軍入關後一直遠在南明抗清,距離北京達數千裡,按當時的通訊條件,他怎麼可能對宮禁中事瞭解得如此及時,如此鉅細?而且據《大清實錄》記載,孝莊太后是順治十年(1653年)慈寧宮修葺之後才搬進新居的,而攝政王多爾袞已在莊妃遷入新居三年前病故。所以,這場所謂的慈寧宮“大婚”根本不存在。

莊妃選擇遠葬的良苦用心

其實,莊妃之所以未被安奉於瀋陽昭陵,主要是孝莊太后個人的意願。據《考莊後傳》記載:孝莊太后在病重期間曾經對康熙明確交待,莊妃說:“我身後之事特以囑汝,太宗文皇帝梓富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另起塋域未免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離,務必於遵化安厝,我心亡憾矣”!

所以相比於下嫁,莊妃本人的遺囑才是未葬昭陵的主要原因。因為孝莊和兒孫的深厚感情,有大量歷史事實證明如下:

順治十八年,福臨宴駕,以幼子玄燁繼位,是為康熙帝。尊莊妃為太皇太后。玄燁很早喪母,由祖母莊妃撫育成人,祖孫兩人感情頗深。孝莊的許多治國安邦之道,對康熙帝影響很大,為開創“康乾盛世”,孝莊功不可沒,成為受人尊敬的一代名後。康熙帝曾說:“憶自沖齡,早失怙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致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有今日成立。”

莊妃為何未葬清昭陵?都說因她“太后下嫁”,其實她用心良苦

正因為如此,康熙帝對祖母也極盡孝道。史書載有他的這樣幾件事:每當康熙帝扈從祖母外出巡幸出遊,遇上坡路時,康熙帝總是下馬步行,至祖母御輦旁,親自為她扶輦;康熙帝東巡盛京時,還將他親手打的魚浸入羊脂中保鮮,命驛傳以最快速度送至太皇太后面前。甚至康熙帝還在信中說,只要祖母見到這些方物時“俯視一笑”,自己也就心滿意足了。

當太皇太后病危之時,康熙帝經常守護在臥塌旁以表示孝心,康熙帝又在神前許願,願以自己的壽命折給祖母,希望延長祖母的天年,並在各寺廟佈施銀兩,求神佛保佑。

康熙二十六年孝莊病重,康熙帝日夜守護,百般調治,但仍迴天無術,孝莊病逝於慈寧官,終年75歲。康熙帝遵囑,把太后生前居住的慈寧宮東側五間殿拆卸,全部建材運往孝陵,按原樣易地重建,作為太后的“暫安奉殿”,因為孝莊生前十分喜愛這座建築。

所以,康熙尊重祖母遺願將她安葬在遵化,於情於理。

而孝莊太后不願葬“昭陵”除了“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離”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另一番苦心:不願勞民傷財運送棺槨。

清朝皇帝從康熙起全部由火葬改為土葬。莊妃如果歸葬瀋陽昭陵必須重蹈已經廢止的火葬舊制,這顯然已不再可能,康熙皇帝也絕對不會欽準。

既然火葬不能,歸葬盛京必須以整體梓宮恭送,清代宮廷禮俗又規定:皇帝皇后梓宮的牽引移送不準用牲畜,只能用人力。那麼,體積碩大重達數千斤的棺槨僅僅靠人力,從京都爬山涉水運到千里之外的盛京,是一件十分艱難而勞民傷財的事情。莊妃和康熙都是愛民如子、英明果斷的人,這種事情絕對不能做。

莊妃為何未葬清昭陵?都說因她“太后下嫁”,其實她用心良苦

因此,莊妃陵最後改葬於清東陵可以說是最佳選擇,並不是因為她曾經下嫁攝政王多爾袞,不再是皇太極妻子。根本原因在於她全力輔弼兒孫施行德政、寬民政策,不想因為一己之私而勞民傷財,單憑這一點,後人不得不對這位有著傳奇經歷的巾幗英雄肅然起敬,孝莊不愧為受人尊敬的一代名後!

【參考文獻:《孝莊後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