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古玉别看沁,看沁骗死人!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震惊了!要知道,初玩古玉我是十分"迷恋沁"的,上网看了许多关于沁色的帖子、理论,怎么你一句话就给废了,真是吓死宝宝了!

各位藏友相比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沁"的理论丰富,博大,认真起来可以写一篇万文论述了!且看如下"沁色观"。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一、斑斓古沁"十三彩""二十六色"之说!

生动形象地将古玉沁色形容成:坩黄、坩青、孩儿面、纯漆黑、枣皮红、鹦哥绿、朱砂红、鸡血红、棕毛紫、茄皮紫、松石绿、白果绿、秋葵黄、老酒黄、鱼肚白、糟米白、虾子青、鼻涕青、雨过天青、澄潭、水苍,还有虾蟆皮、洒珠点、碎磁纹、牛毛纹、唐烂斑等等。

亲,弱弱的问一句,你确信你能记得住,分得清?

二、以沁色来断代之说

如:玻璃光要1200年;绺莹沁需200年以上;黑漆古时间在1600年以上;花脸沁至少需要600年以上;牛毛纹时间需要800年以上;铁红沁需要千年以上;石灰沁要在3000年以上;枣皮红和酱紫斑得需要700年以上;朱砂沁要1800年左右的时间;2000年以内的水银沁不亮,2000年以上的水银沁又黑又厚又亮;300年开始长水锈,1000年可使玉表面不透光,1500年以上使水锈变得十分干老!钉金沁至少需要1500年以上;饭糁玉质疏松的600年即可,致密的需要2000年以上!冰裂纹要在1900年以上;全色沁至少要用1500年以上!

以上理论无可考证,在这里给总结者点个赞,不做学术争论!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三、古玉沁色是"伪理论"之说

听过一次玉雕专家的课,他提出了一个理论,说古玉的沁色理论是骗人的,是造假者为了迎合收藏喜好而产生的。他认为,古玉根本没有"沁",都是玉质材料本身自带的!

听课后我郁闷了很长时间,好像一只迷途的羔羊!

四、古玉造假沁之"秘而不宣"说

仿制血沁玉,可将玉置于于猪血黄土和成的泥之中,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形成土咬血沁的样子。

仿造土锈,可将抹上胶水的玉器买入黄土泥,随着时间变长,会越来越像黄土锈。

有两种方法可造出古玉上的黑斑,其一为将用水煮热的玉架在铁篦上,一边烧一边摸蜡油。其二为,以古法作玉,后将玉以泡湿的旧棉花包裹,以火慢烤,棉花水干之后再用水,至黑色入骨。

老提油,这种方法颇为古老,据传是从宋朝留传下来的,但是仿古玉的人用一种红光草捣碎成汁加上硵砂,腌制在新玉的纹理之间,用竹枝火烤,这种方法制作的血沁玉,往往能够迷惑专家之眼。

叩锈,这种方式源自于乾隆时期,是将铁屑拌玉器坯料,以醋淬火,置于潮湿的地下,几天之后,拿出来埋到交通要道的地下一段时间,新玉就会出现橘皮纹、有土斑和血沁之痕。

煨头,将新玉以火烤制灰白,以这种仿式做出的鸡骨白,上面必有火烧后的裂纹。

将色泽好的玉置入火羊腿中,数年之后玉器上会出现血纹理,不仔细看已被蒙眼,但是细心会发现,其不若古玉的温静,这种方式作古的玉被称为"羊玉"

还有一种以动物制古玉的方法,是将狗杀死,将玉置于狗腹,埋到路下,过几年后拿出来,就会形成花斑纹,,但是这种玉看起来,有新玉的颜色和雕琢痕迹,被称为

"狗玉"

以乌梅制玉,被称为"梅玉",这时要选择质地疏松的玉,以浓乌梅水煮,会呈现水冲后的颜色,后以硵上色,可以充做"水坑玉"。

风玉,将用浓灰水和乌梅水煮过的玉取出,搁置在风雪之中,使其玉纹产生裂纹,若玉质紧密裂纹则会很小,可形成类似古玉的牛毛纹,但是真正古玉的牛毛纹是粗细不匀的。

吼吼!看了以上的洋洋巨著,你是否也像小编一样,脑袋里一面是水,一面是面粉了呢?真是越看越"浆糊"!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沁色,主要是指玉器受到埋藏环境的作用与影响,产生于自然本色之外的次生色泽。由于本身材质、土质、温度、湿度、矿物种类、有机物、相邻物的不同,以及时间的差异,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沁色。

小编认为无论沁色有多少种,无论它是本身自带的还是后天"提油"的,只要它的存在增添了这块古玉的美感,符合自己的收藏需求,尽管拿来即可!

当然,理清沁色的表现形式及分辨玉料本身自带和与玉皮的关系也是需要"眼力"的!

下面请欣赏一波"美沁"

小编说:沁色需自然符合逻辑,如玉料自带风化皮,质地疏松、绺裂、老断茬及工痕处的沁蚀应更为明显,可谓有裂必有沁,有皮必变色,工痕多白化。常见的沁色有"白化" "金属沁、"朱砂沁"、"土沁"、木沁等等。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战国玉璧,白化

小编说:你看上去很干涩,麻麻赖赖,盘他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武汉博物馆藏 文化期玉环

小编说:应该不是沁,是玉料本身自带的,很美是不是?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战国玉璧,铜沁、白化

小编说:亲啊,你都经历了些什么!不管沁成什么样子,玉璧整体包浆浑然一体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南越王博物馆藏品

小编说:绿色的铜沁,去博物馆看看,绝对震撼到死!

金属沁是指,玉器相邻金属器中的金属元素(铜、铁)沿玉质裂隙渗入,或沁入玉质形成的次生色泽,通常铜沁为淡绿色,铁沁为赭红色。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辽宁博物馆藏品 红山玉猪龙

小编说:看书有的说是沁色,有的说是皮料,你说呢?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玉璧

小编说:这张图值得研究,这种沁,我收了一个有这种现象的玉琮!!!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上海博物馆 玉璧

小编说:这是什么沁?谁有关系让我上上手啊!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小编说:注意这种火烧的痕迹!一块古玉跨越时光,谁又能知道它经历过什么,若有缘得之,好好待它!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小编说:沁色顺着绺裂走,你说是先有裂还是先有沁?

……………………

前方有一波"假沁"来袭击

古今做伪沁的方法主要有很多,不必深究,但了解假沁的表现也是必须的,辨假才能识真哦!

假沁通常为短期强加与内,沁痕多浮泛于表面,色泽鲜艳扎眼,死板单一,与玉色结合不自然、突兀。假沁的色泽单一,无层次过渡。我岁月熏染之生命力,分布通常违反逻辑,如玉皮、绺裂、质地差或被加工过的部位沁色不够显著。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仿品,氢氟酸做旧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仿品,氢氟酸做旧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仿品,氢氟酸做旧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仿品,染色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新玉料(俄料),玉皮僵白生嫩未受沁老化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仿品(俄料),玉皮僵白生嫩未受沁老化

古玉沁色观:就是干货

仿品(马衔山玉),玉皮僵白生嫩未受沁老化

完结语:沁色,对古玉收藏是乐趣之一,网络诸多有关沁色的玄而又玄的说法请藏友必予以甄别,但不能"唯沁色论"!从审美的角度收藏古玉,发现古玉"料、工、形、纹、沁色、包浆"六要素中每个环节的"美"。

关于:盘古识玉

我不是什么专家,我只是一个古玉爱好者,吃过药、打过眼、迷茫过、沮丧过!磕磕绊绊痴心不改;借助这个平台分享自己的玩玉体会,更希望结交"好玉"的你,三人行必有我师,欢迎您关注留言,不吝分享您的鉴定知识。

盘古识玉暂拟定[看馆藏][鉴定知识分享][民间美玉品鉴]及[粉丝问答]版块,每天逐步发送,欢迎多多支持。

以上仅仅是编者个人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