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关羽侄子,赵云徒弟,临终前后悔跟错刘备

此人是关羽侄子,赵云徒弟,临终前后悔跟错刘备

乐不思蜀并不是一个褒义词,而是一个贬义词,这个词有一个典故,就是蜀国灭亡后,刘禅被俘,司马昭问他是不是思念自己的蜀国,刘禅回到道:“此间乐,不思蜀”。那么扶不起的阿斗就成了刘禅的历史形象。有人说刘禅并不是愚蠢,而是表现的自己很愚蠢或者很昏庸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刘禅的智商是否够格是一个难以捉摸的问题,那么我们更想知道,刘备为什么把皇位传给了这个刘禅,而不是其他的继承人。

此人是关羽侄子,赵云徒弟,临终前后悔跟错刘备

刘备并不是刘禅一个儿子,总的算起来,刘备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刘禅,以及我们并不熟悉的鲁王刘永,梁王刘理还有收养的义子,刘封。那么为什么是其他两个亲生儿子在三国演义中很少提及呢?可能是在正史中,刘备并不看好其他两个儿子,并且他们的母亲是谁也不知道,无从记载。如果把刘备的四个儿子作比较,那么综合实力最强的当然是刘封。

此人是关羽侄子,赵云徒弟,临终前后悔跟错刘备

刘封跟随刘备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战功。当时刘备没落,投奔了刘表,当时的刘备落魄的连个儿子都没有,便收养了刘封为养子。刘封人长得不错,武功也挺强,最重要的是从小跟随赵云身边,随其领兵出战,有良好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威望;在个人功绩方面,曾经攻取了上庸,是刘备不可多得的助手。刘封既有军事经验,也有群众基础,按理说刘备的第一人选应该是刘封,然而令刘封尴尬的是,刘备在四十七岁的时候,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禅。在随后的几年,刘备相继又有了两个儿子。刘封知道自己的地位肯定会下降,但是还是对刘备保持绝对的忠诚。

此人是关羽侄子,赵云徒弟,临终前后悔跟错刘备

刘封的任劳任怨并没有给他带来平安,相反,刘封不是死在战场而是死在了自己的养父手中。关羽败走麦城之前曾经向刘封求救,然而刘封没有答应,主要是自己的防区刚刚确立不久,也担心会出现危机。没有支援关羽的后果很严重,关羽被杀,蜀国的势力大减。虽然刘封的想法也很对,但是关羽的死必须有人出来背锅。孟达看到大事不妙,投奔了魏国,他也曾经提醒刘封会被问罪,刘封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在刘封定罪的时候,诸葛亮认为,刘封在刘备死后将是蜀国的不安定因素,因此建议刘备将刘封处死。刘封在死之前,心中懊悔不已,说道:“恨不用孟子度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