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知識】五臟與志、液、體、華、竅的關係

五臟與志、液、體、華、竅的關係

志,即情志活動,是人體對外界信息所引起的情緒、情感的變化。與五臟相關的五志包括喜、怒、思、憂、恐。

液,即津液,是機體內正常水液的總稱。與五臟功能活動相關所產生的分泌液和排洩液,稱為五液,包括汗、涕、涎、淚、唾液。

體,即形體。廣義的形體,泛指人的身形和軀體,狹義的形體,指脈、筋、肌肉、皮膚、骨,稱為五體。

華,即外榮、光彩。與五臟相關的五華包括面、發、毛、爪、唇,五華的明潤光澤是五臟精氣充盛的外候。

竅,即孔穴,為五臟功能活動而與外界想連通的門戶、窗口。人體頭面部有七竅、即耳、目、鼻各有兩竅,口舌合為一竅,竅成多官,故又稱“五官”。

【中醫基礎知識】五臟與志、液、體、華、竅的關係

心與志、液、體、華、竅的關係

心在志為喜。心為神明之主,不僅喜能傷心,五志過極均能損傷心神,出現神志病變。

心在液為汗。汗血同源,心主血,故又稱“汗為心之液”。心氣虛損,則可見自汗;心的陽氣暴脫,可見大汗淋漓。汗出過多,也可損傷心的陽氣。

心在體合脈,其華在面。心在體合脈,是指全身的血脈統屬於心,即心主血脈。其華在面,是說心的生理功能正常與否,可以反映於面部的色澤變化。

心氣旺盛,則血脈充盈,面部紅潤而有光澤;心的陽氣虛損不足,可見面白或暗滯,脈沉遲無力;心血虛少,可見面色蒼白無華、脈細弱;心血瘀阻,可見面色青紫,脈弦澀或結代。

心在竅為舌。舌為心之外候,又稱“舌為心之苗”。舌的功能要靠心的氣血之充養才能維持。從舌頭的色澤即可直接察知氣血的情況,病判斷心的生理功能正常與否。

心的功能正常,則舌體紅活榮潤,柔軟靈活,味覺靈敏,語言流利。

心的陽氣不足,則舌質淡白胖嫩;心的陰血不足,則舌質紅絳瘦癟;心火上炎,則舌紅,甚則生瘡;心血瘀阻,則舌質暗紫,或有瘀斑。

【中醫基礎知識】五臟與志、液、體、華、竅的關係

肝與志、液、體、華、竅的關係

肝在志為怒。怒可以傷肝,導致疏洩失常,肝氣亢奮,血隨氣湧,可見面紅目赤,心煩易怒。肝失疏洩,也可致情志失常,表現為情緒不寧,煩躁易怒。

肝在液為淚。肝開竅於目,肝的陰血不足,則兩目乾澀;肝經風熱,則兩目紅赤、羞光流淚

肝在體合筋,其華在爪。筋有賴於肝血的充分滋養,才能強健有力、活動自如。肝血虛少,血不養筋,則肢體麻木、屈伸不利。

爪為筋之餘。爪甲的榮枯,也可以反映肝血的盛衰。肝血充足,則爪甲堅韌明亮,紅潤光澤;肝血不足,則爪甲軟薄,甚則變形脆裂。

肝在竅為目。肝火上炎,則兩目紅腫熱痛;肝陰虛而陽亢,則頭暈目眩。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故觀眼睛的變化,即可瞭解全身功能的盛衰。

【中醫基礎知識】五臟與志、液、體、華、竅的關係

脾與志、液、體、志、竅的關係

脾在志為思。思慮過度,影響氣的正常運行,導致氣滯與氣結,導致脾胃呆滯,運化失常,消化吸收功能障礙,而出現脘腹脹悶、食慾不振、頭暈目眩。

脾在液為涎。涎為口津,是唾液中較清稀的部分,有保護、潤澤口腔的作用。在正常情況下,涎液上行於口,但不溢出於口外。若脾胃不和,則往往可導致涎液分泌的急劇增加,出現口涎自出等現象。

脾在體和肌肉,主四肢。四肢是肌肉比較集中的地方,所以脾又主四肢。脾主運化與升清,脾氣健運,四肢肌肉的營養充足,其活動強勁有力;脾胃失常,清陽不升,佈散無力,則四肢的營養不足,可見四肢倦怠無力。

脾在竅為口,其華在唇。口指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端。脾開竅於口,說明脾運強健,則口味正常,食慾良好,脾失健運,則不僅可見食慾不振,還可見口味異常,如口淡、口膩、口甜、口臭等。

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脾的運化功能強健與否,可反映口唇。如脾運強健,口唇色澤見紅潤,脾運失健,口唇萎黃不澤。

【中醫基礎知識】五臟與志、液、體、華、竅的關係

肺與志、液、體、華、竅的關係

肺在志為憂(悲)。肺主氣,故悲憂易於傷肺。過度悲傷治病,則耗肺氣。肺氣虛弱,則人體對外來非良性刺激的耐受性就會下降,從而易產生悲憂的情緒。

肺在液為涕。鼻涕由肺津所化,並有賴於肺氣的宣發。肺氣充足,則鼻涕潤澤鼻竅而不外流。如風寒犯肺,則鼻流清涕;風熱犯肺,則鼻流黃稠涕;燥邪傷肺,則鼻幹而無涕。

肺在體合皮,其華在毛。肺與皮膚的關係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肺具有宣發衛氣和津液以營養滋潤皮膚毫毛的作用;二是汗孔排洩汗液有協助肺排洩廢物的作用。

肺在竅與鼻,喉為肺之門戶。鼻與喉相通,肺司呼吸,其氣與鼻、喉息息相通。肺之氣陰充足,肺氣通利,則喉之發音正常,鼻之嗅覺靈敏。

【中醫基礎知識】五臟與志、液、體、華、竅的關係

腎與志、液、體、華、竅的關係

腎在志為恐。過度恐懼,可導致“恐傷腎”“恐則氣下”等病理變化,出現二便失禁,甚則遺精、滑精。

腎在液為唾。唾為腎精所化,是唾液中較粘稠的部分,咽而不吐,有滋養腎中精氣的作用。若唾多或久唾,則易耗傷腎中精氣。

腎在體為骨,其華在發。腎主骨,是說骨的生長髮育及其功能的發揮,均依賴於腎中精氣的充養。

“齒為骨之餘”,牙齒和骨同屬腎所主。

“腦為髓之海”,腦髓也依賴於腎精的充養。

“發為血之餘”,發的生長,與精、血充盈密切相關。

腎在竅為耳及二陰。腎在竅為耳,說明了耳的聽覺功能靈敏與否,與腎中精氣的盈虧有密切關係。腎主生殖,外生殖器的功能也直接與腎氣強弱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