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明知永琰是继承人,为何选中家世不高的喜塔腊氏为嫡妻?


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满洲正白旗人,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和尔敬额之女。嫁给永琰时,年十五,与永琰同龄。喜塔腊氏的叔祖是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来保。喜塔腊氏一族出身辛者库包衣,乾隆六年由正白旗内务府抬入正白旗满洲世管佐领。

孝淑睿皇后出生于乾隆二十五年,此时距离喜塔腊一族抬旗已经二十多年了,所以孝淑睿皇后一出生就是上三旗,通过正规的选秀被指为皇子福晋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喜塔腊氏已经被抬旗,但相比较其他皇子的福晋来说,她的家世有些单薄。比如皇十一子永瑆的嫡福晋是傅恒之女,富察皇后的亲侄女;不怎么受宠的皇十二子永璂娶得也是蒙古贵族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他的同母弟弟永璘娶得也是大学士讷亲的弟弟钮祜禄氏阿里衮之女。这么一比较起来,孝淑睿皇后的出身就不够看了。

乾隆秘密立永琰为储君是在乾隆三十八年,而他娶嫡福晋喜塔腊氏的时间是乾隆三十九年,且这个嫡福晋是乾隆帝亲自挑选的。为什么乾隆还要这样做呢?

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想掩盖他已经秘密立永琰为储君的事实。自当年九子夺嫡风波之后,雍正、乾隆都采用秘密立储,将诏书放于正大光明牌匾后面,避免皇子之间的夺位斗争。再加上选择这样一位出身不高的嫡福晋,会让众人认为永琰不在乾隆帝立储的考虑范围之内,一则避免朝臣与皇子之间相互勾结成派,二则保障永琰的人身安全。

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主持后宫的是永琰生母令皇贵妃,乾隆并未对任何人透露他立储的意思,作为一位母亲,她更多希望自己儿子的家宅和谐幸福,因此为自己的儿子选择福晋,人品和性情也是她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孝淑睿皇后出身一般,但应是人品性情应该是上佳的,这才让乾隆帝和令皇贵妃首肯将其许给永琰做嫡福晋。

喜欢的给阿浅点赞转发支持下;不喜欢也留下你的宝贵意见,阿浅虚心接受哦!

浮生若浅


首先纠正一点,乾隆皇帝的嫡妻(即皇后)有两个,一个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富察氏去世后所立的另一个是辉发那拉氏(那拉氏),而不是喜塔腊氏。

富察氏和辉发那拉氏皆为乾隆即位前嫁给他的,即当时的宝亲王的福晋和侧福晋。乾隆同富察氏的感情极深,富察氏因病去世后,乾隆皇帝悲痛欲绝,没有立即重新立后,而是将当时身为娴妃的辉发那拉氏晋升为皇贵妃统摄后宫,直到两年后(乾隆十五年)才立辉发那拉氏为皇后。

永琰即嘉庆皇帝的母亲为令妃(魏佳氏),永琰出生与乾隆二十五年,也就是说在永琰出生前十年辉发那拉氏已经立为皇后。

乾隆后来因辉发那拉氏忤逆了乾隆皇帝旨意,然后以剪发相威胁,结果导致乾隆皇帝从此对其产生厌恶之情,后来收缴皇后、皇贵妃、娴贵妃、娴妃共四份册宝夹纸,也就是收回了原来的封号,并晋升令妃即后面的令贵妃为皇贵妃统摄后宫,辉发那拉氏死后乾隆下旨以皇贵妃礼葬(实际仅相当于嫔),不举行国孝三年。

乾隆四十年皇贵妃(魏佳氏)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谥令懿皇贵妃;乾隆四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入葬裕陵。乾隆六十年乾隆帝宣示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生母令懿皇贵妃为孝仪皇后。


天不刮风


乾隆选择十五皇子永琰为继承人不假,但并没有公开,因为遵循了秘密立储的制度。在立十五皇子为太子之前,孝贤皇后所生的两个儿子都是嫡子身份,特别是永琏,出生不久就被乾隆定为太子,秘密写入传位诏书中,知道的内情的人不多,直到永琏九岁病逝的时候,乾隆伤心之余才把当年早早写好的传位诏书公开。



现代史料研究发现乾隆三十八年秘密立了永琰为太子,并且在乾隆三十九年赐婚,立喜塔拉氏为永琰的嫡福晋。但在当时知道永琰被立储的人为数不多。估计连永琰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被立为太子。知道内情的除了乾隆,还有一个人最有可能得知,那就是乾隆皇帝的令贵妃。

在孝贤皇后去世以后,乾隆最宠爱的就数令妃了,虽然乌拉那拉氏成为继后,后来失宠于乾隆,被打入冷宫,空挂着皇后名号,直到其病逝,在后宫实际掌管权力的是令妃。



那么选择出身不高的喜塔拉氏为永琰的嫡福晋是何原因呢?首先乾隆赐婚永琰之时应该正好碰上皇家的选秀,当时后宫地位最高的就是令妃了,恰恰令妃出身也不是什么大族名门,背后政治因素几乎没有,这也是令妃小心翼翼从贵人一路走到皇贵妃而能得到乾隆嗯宠的原因。身为过来人的令妃,对于同样出身不佳的喜塔拉氏更能交心。老百姓的俗话说得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同样出身平凡的秀女没有娇气,令妃要找的是一个会过日子的儿媳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