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装国产发动机后中国运20运输机已经彻底超越俄罗斯伊尔76运输机了吗?

摄影维度361


运-20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近年以来,我国无论是经济水平、科技水平还是军事实力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就军事方面而言,令人眼花缭乱的新装备的服役,无疑可以显著地提升我军的作战能力。而今天的话题就和我军的新装备有关,那就是我国自行研发装备的新型战略运输机——运20。在我国空军刚刚建立之时,主要的发展方向是立足于国土防御,所以优先发展都是夺取制空权的战斗机,现在看来也确实卓有成效,歼-10、歼-11以及歼-16随便哪个拿出来都有不弱的战斗机,除此之外还有世界顶尖的四代机歼-20,中国在战斗机方面无疑是熬出头了。

运-8

但是反观其他方面,就稍微差点意思了,轰炸机方面,中国的主力轰炸机还是在老掉牙的轰-6基础上升级的轰-6K,虽然号称是采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然而受限于平台,既没有什么隐身能力又没有什么突防能力,作战能力还是比较有限。在看看运输机,运-20出现之前,中国的数量最多的运输机还是运-8中型运输机,能撑得起门面的也就是不超过30架伊尔-76战略运输机,就运输机的总数来说,中国甚至还不如印度。也就是说,中国空军在战略运输能力建设方面还比较缺失。而随着我国空军的战略从国土防御转变为攻守兼备,战略运输能力的重要性一下就提升了上了,中国空军对于大型战略运输机的需求也就日益凸显,运-20就应运而生了。

中国空军装备的伊尔-76

既然和我军装备的伊尔-76一样是大型战略运输机,那运-20自然免不了要和伊尔-76进行一番对比。其实就外观来说,运-20和伊尔-76长得还挺像的,两者都采用了悬臂式上单翼以及悬臂式T型尾翼,机翼和尾翼算是飞机最明显的外观特征,既然采用的设计基本相同,就难怪看起来很相似。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说运-20就说抄袭伊尔-76的产物,因为包括美国的C-17“环球霸王”以及欧洲A-400M运输机在内的许多战略运输机都采用的是相同的设计布局。其实仔细一点看,还是很容易看出运-20和伊尔-76的不同,运-20对货仓的尺寸进行了特别的设计,将货舱进行了加高加宽,所以运-20的机体看上去会更短粗一些。而且运-20采用的悬臂式上单翼其实也暗藏玄机,它的机翼并没有插入机舱,而是设计了一个顶置翼盒专门来容纳机体上的机翼部分,由于这个顶置翼盒的存在,所以运-20有一个不太明显的“驼背”。这样做的好处呢,就是保持了内径的完整,使机翼不会影响货舱的高度,有利于运载高度较高的货物。

美国C-17运输机

其实在上文中,已经说到了运-20相比于伊尔-76的第一个也是作为运输机来讲最重要的优点——运载能力强。以伊尔-76MD为例,其最大载重为48吨,而运-20的最大载重超过了60吨,而且不仅是载重量上的提升,伊尔-76的货仓在设计时存在宽度较小,高度较低的问题,以至于俄罗斯的主战坦克需要拆除侧裙板才能勉强进入伊尔-76的货舱,这对于运输能力有明显的影响。而运-20在设计时就吸取了伊尔-76的教训,将货舱设计得更宽更高,有更好的装载适应性,可以运载我军现役的绝大部分大型车辆,更加符合新时代空中运输的要求。

运-20

然后再说说发动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心脏,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运-20的原型机采用的是从俄罗斯进口的D-30KP2发动机,也就是比较老的伊尔-76上用的型号,单台推力120千牛左右。作为首个中国自研的战略运输机,运-20肯定不能满足于使用“外国心”,所以后来运-20装备了WS-18,但其实它就是D-30KP2的仿制型号,性能上没有什么大的亮点。尽管WS-18的性能和D-30KP2差不多,但是要知道新型号的伊尔-76上已经装备了PS-90A-76发动机,单台推力可达到160千牛,这样的话运-20在发动机方面无疑就落了下风,虽然在气动布局以及整机重量上有优势,但发动机上的差距是不可忽视的。好在我国为运-20研制真正的“中国心”,WS-20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也可以达到160千牛。装上了这款“中国心”之后,再加上运-20在其他各个方面的优势,就可以真的称得上是彻底超越伊尔-76运输机了。

起飞中的运-20

其实说到底,运-20能够实现对伊尔-76的完全超越并不奇怪,伊尔-76研制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苏联时期,1975年就开始服役了,而运-20在2007年才开始研制,2016年才开始服役,运-20拥有相当明显的后发优势。就航电系统这一项来说,时间上的差距就难以弥补,伊尔-76采用的航电系统多为传统的指针式仪表,而运-20上则是可以将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在彩色显示屏进行显示的综合航电系统,这就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好处。不管怎么说,运-20的服役对于中国空军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它代表着中国空军向战略空军的转型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桌面战争兵棋


其实换装涡扇-20之前的性能已经比中国使用的伊尔-76MD要好一些了,将来换装之后那更是全面超越。其实说运-20的成功很大因素是因为研制时间晚,设计思想能跟得上现在的需求,伊尔-76这个机型本身也是非常成功的,但是设计时间太早了。

其实运20的应该是与美国的C-17运输机相媲美,但是C-17有最大18.5吨推力的F117发动机支持,他的运载能力达到70吨。而我们的运-20目前使用的是进口俄制D-30KP-2型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最大推力只有12.5吨,各方面其实都比较落后,这也导致运-20目前的运载能力只能达到极限55吨,比C-17差了15吨之多。下图为现在的运-20,可以看到那4个“细牙签”的D-30KP-2型发动机

涡扇-20融合了不少新的技术,推力最大可以达到16吨,比现在使用的D-30KP-2型要大3.5吨。而且虽然推力大,但是综合油耗要比D-30KP-2要小15%左右,这样的话将来运-20全面换装涡扇-20发动机后,不仅整体运载能力将提升至65吨,而且同载重量续航能力和经济型也会比现在要好。涡扇-20既然已经实机测试,那么离小批量生产就不远了,涡扇-20版的运-20相信很快也就会到来。下图为2017年爆出的伊尔-76试飞照片,可以看到机翼下有一台发动机不太一样,那个比较“胖乎乎”的发动机就是我们的涡扇-20。

其实中国目前使用的伊尔-76MD的运载能力也是超过50吨,但是为什么说运-20比他要先进呢?其实运输机并不能只看载重量,另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货仓尺寸,陆军主战装备必须要能进入货仓,否则这个运输机即便载重量大那么也运不了。由于伊尔-76是在60年代末设计,70年代初期试飞的,货仓尺寸是按照70年代后的装备进行的适配,而当时的陆军装备尺寸相比于现在还是“小一圈”的。运-20可以运载96/99坦克,但是伊尔-76还只能运载以前的T-72系列,新一代主战坦克只能动用更大的安-124。所以伊尔-76在当时算是一款非常成功的200吨级运输机,但是放到现在已经有很多新装备不能运了。所以我开头说运-20其实比伊尔-76要好一些,就是因为他的货仓比伊尔-76更能适配现在的装备。

为什么说运-20成功的很大因素是因为设计的时间晚?可别小瞧晚的这些年,这几十年里主战装备其实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样对运输机提出的要求也更多。特别是坦克这种“庞然大物”,他的重量和尺寸很大程度影响运输机的设计,如果适配不到位的话只能动用更大的运输机。但中国目前最大的就是运-20,如果运-20再运不了那么只能用铁路输送,反应时间上肯定不如空运。而且我们设计运-20的时候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的伊尔-76使用经验,他的优缺点我们已经摸索清楚,这样我们可以根据伊尔-76的经验来设计适合我们的运输机,所以自然要比伊尔-76强很多,这样再赶不上伊尔-76那就过分了。如果运-20也是在70年代诞生,那么真不一定就比伊尔-76要强多少。

将来全面换装涡扇-20后,全新设计的运-20无论在适配程度还是运载量上将全面超越伊尔-76,,生产速度自然也会比现在要快很多,毕竟中国目前大型运输机的缺口还是很大的。


雏菊西瓜Peterpan


早在几年前就有“试飞院”的伊尔-76试验机对运20运输机的WS20发动机进行实机测试,这可能是WS20发动机最后的测试阶段(需要几百小时),如果测试后没有太大的设计缺陷WS20可能要在2020年正式的服役。

运20是我军21世纪自行设计与建造的战略运输机,它的意义并不亚于海军的055型大型防空驱逐舰!但是,目前运20由于发动机研制的滞后它目前使用俄制“伊尔-76”运输机的D-30KP2发动机(国产仿制型号WS18),使得整体性能和设计最大运载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这型发动机是1970年代的产品,改进和升级的余地已经被“榨干”,再想提高以没有可能了!所以,必须要使用更大推力的发动机才能发挥出运20运输机的全部性能和最大运载量。
“试飞院”的伊尔-76实验机,从图片上来了WS20“试验机”太明显比D-30KP2发动机粗壮,这说明它的“涵道比”要大大超过D-30。

WS20发动机设计推力为13000~16000公斤力,远大于D-30KP2的12500公斤力,如果今明两年WS20实验获得圆满成功它将安装在后续制造的运20运输机上,将彻底的补全了运20的最后一块短板,到那时运20将彻底的成为完全由我国自己建造的战略运输机。
俄罗斯在伊尔-76
运输机基础上升级的“伊尔-476”运输机,也换装了新型PS-90A76型发动机,最大推力提高到14000公斤力,换装新型发动机后的伊尔-476在载重量(60吨)和油耗方面都有了提升。

伊尔-476的基础上1970年代研制的,按照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算是先进水平(略低于美军C-141运输机),但是到了21世纪它已经有些落后了,原因就是现代对于大型运输机的可载货物品的高度、宽度要求提高了!目前陆军新型主战装备要比1970年代的体积和重量略有增加,比如:伊尔76运输机在1970年代可以装进一辆T72坦克,但是现在让它装进去一部S400防空导弹发射车就不能了,因为机舱宽度不够!这就需要更大的安124运输机才行,必然增加了运输成本…美军在1980年代中期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将C141运输机全面退役,取而代之的是机高、机宽、机长都显著提高到C17型运输机替代…但苏联解体之后伊尔-76运输机一直没有替代机型,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目前许多俄制武器装备它都运输不了,只得使用铁路运输或者更大型的运输机空运。


“伊尔-476”
的新设计的驾驶舱,远比原来满是仪表、开关的伊尔-76先进了许多。

运20 运输机驾驶舱,明显要比伊尔-476先进,而且正副驾驶的前面装有像战斗机那样的“衍射显示器”,大大的提高了飞行员获得机外信息的能力。

总体来说运20 战略运输机由于研制的时间要比伊尔-76运输机晚了30年,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具备明显的后发优势!不论是在发动机功率,低油耗、飞机的航电设备、机身体积都要比前者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全面的附和我军对它的要求,而伊尔-476 运输机在俄军的作战体系下仍然有较强大的生命力,它不能运输是装备还可以有安-124 超大型战略运输机去完成。


皇家橡树1972


国外称中国的运-20是C-17和伊尔-76的结合体,其中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运-20继承了伊尔-76外置翼盒的特点,也就是极易明显凸起于机身上部,形成“驼背”。

这是运-20货舱内部的画面。从中可见货舱宽度(以其中的人为参照物)横向尺度大约为4.8-5.2米左右。从图中人的身高来推测,运-20货仓的高度也至少在4.5米以上。

上图是伊尔-76的货仓,对比可以发现,运-20的货舱宽度明显要比伊尔-76运输机要大得多。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伊尔-76运输机的货舱宽度只有3.3米,但这张图也让我们看到了外置机翼盒给货舱带来的高度上的优势。运-20在宽度上的优势,一举解决了中国现有伊尔-76运输机无法输送99式主战坦克的弊端。因为99式坦克宽度为3.5米,大于伊尔-76运输机的货舱宽度,也大于伊尔-76飞机48吨的最大载重量。

当然和现有的伊尔-76MD运输机相比,运-20在航程、载重量、电子设备等方面全面超越,但伊尔-76MD的最大起飞重量只有190吨,运-20要高于这个数字。

其实运-20所超越的,是俄罗斯现在正在研制并积极外销的伊尔-76MD-90A型运输机(上图),也就是伊尔-76运输机的最新改进型号。巧合的是,运-20和伊尔-76MD-90A几乎同时在2013年1月实现首飞。伊尔-76MD-90A在原来的伊尔-76MD运输机基础上改进,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210吨,更换了电子设备,加大了载油量,最大载重量从原来的48吨提升到52吨。本来俄罗斯研发伊尔-76MD-90A,就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大型运输机市场,但在运-20出现后,却能在200吨的起飞重量下,装载60吨的货物,同时航程还比伊尔-76MD-90A更远。这说明中国在研发运-20的时候,既考虑了国内军事的需求,也有瞄准国际市场的准备。

如果换装国产发动机,运-20A完全有能力和俄罗斯争夺中低端大型运输机市场,而这一领域是俄罗斯目前为数不多的大飞机出口市场,运-20的崛起将完全动摇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地位。


诤闻军事


运20虽然是我国第一款大型运输机,但因其设计时间较伊尔76要晚得多,拥有“后发优势”:全新的设计理念,而且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在起点上就较伊尔76高出许多,也更复合现代信息化战场的需要——运20的机体设计、载重技术、飞行控制技术以及机载设备、运载能力等方面都更先进。



即便是之前使用4台俄制D-30KP-2发动机的运20,在性能上也要优于俄罗斯的伊尔76。俄罗斯正在积极向外推销的是改进之后的伊尔76MD-90A型,就是在伊尔76MD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升级,更换了新的电子设备等,增大了载油量,航程得以提高,最大起飞重量210吨,最大载重量提高到了52吨。运20最大起飞重量220吨,可载60吨货物,航程更远,至少为7800公里,在满载条件下的航程为4400公里。


伊尔76无法运载我国的99式主战坦克,运20却完全可以——运20的货舱容积更大。俄罗斯的伊尔476就是伊尔76的最新改进型,运20的性能与之相仿,在运载能力上略低于美国的C17,较C2、A400M高很多。中航公开新换发的运20模型照片,这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换装国产发动机只是迟早之事。根据之前的公开消息,运20的发动机可以说是分为了三步走:俄制D-30KP-2,国产涡扇18A,国产涡扇20。涡扇18A是俄制D30KP-2发动机的国产版,在性能上略有提高。

不过,运20最终的发动机仍将是涡扇20——2017年3月12日,运20总设计师唐长红在接受采访时就曾表示,“大概再过两年就能看到装着国产发动机的运20了”。他还表示:“用户都非常高兴,反馈回来的信息也是非常满意。”运20参考了俄罗斯伊尔76的气动外形以及机体结构,而且融合了美国C17的部分特点,被称为“集两家之长”——“该机充分体现出了时代技术,将是未来很长时间内中国大型运输机平台”。实际上,运20是否全面超越俄制伊尔76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运20能给我国带来哪些改变?



运20是大型运输机,其可作为大型预警机、空中加油机、大型电子侦察机等“特种飞机”的平台,目前网上已经传出了运20加油型的图片。想要成为战略空军,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战略打击能力、战略运输能力。运20的服役,解决了我国的战略运输问题——目前差的只是服役数量不足。运20的服役有这么几大意义:第一,有利于推动我国空军向战略空军的转型。第二,有利于提升我国空军的远程战略投送能力。第三,有利于增强我国空军进行大规模快速部署的能力。



2016年7月6日,运20大型运输机正式加入我国空军服役,这意味着我国空军向战略空军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18年5月8日,根据央视报道,运20大型运输机与空降部队进行了空投训练,标志着我国初步具备远程空降作战能力。即便是换装国产发动机之后,运20也不会立即出口,短时间内对俄罗斯伊尔76MD-90A的出口影响实际上并不大——我国空军对运20的需求更为迫切。第一,我国只有4架空警2000大型预警机,需要更多的大型预警机的平台。第二,空军急需大型加油机,目前除了运20之外,没有其它机型可选。第三,空军装备的大型运输机数量极少,需求极为迫切。



儒道之主


运20设计时间晚于伊尔76,起点要高于伊尔76,运用了新技术,设计概念也要更好些,说实话这些年中国军工一直在努力,但发动机一直是个短板,从歼20的服役就可略知一二,发动机应该是俄罗斯供应,在发动机领域毛子是有天赋的,他的发动机不像美国那样精益求精,但看似傻大黑粗的货却往往性能爆表,这是毛子对发动机的领悟。美国走的是高精尖的另一条路,我个人比较推崇老美的路子,而且PLA在想的多的领域已经像欧美看齐,只有在科技的支撑下才能走的更远,中国的目标很宏大,就是世界第一,用不了多久超过伊尔76是必然,而且76也不算先进了。


平静的心925


十五、运20可以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应该是我们最好的运输机了,这个运输机在世界上是什么样的一个地位呢?

这个运20啊,他确实是目前最好的运输机了,而且在目前为止也够用。我预测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里确实他会是我们最好的运输机了,因为再大的运输机对目前的我们而言意义就不是很大了。

这个运20他的载重量可以达到66吨以上,这个比伊尔76的那些型号载重量是要多的,从飞行速度来讲运20也是很令人满意的。不过就是在时间上我们比伊尔76晚了一些,在上世纪60年代的前苏联就研制了伊尔76,而且我们也买了一些,很难说现在的运20没有那批伊尔76的功劳。但不管怎样我们总归也是完成了而且能产了。

至于世界上的地位,运20现在来看肯定是比伊尔76强的多,但是要说世界上排个第几的话恐怕还欠缺火候。要说世界第一的话自然是安225,虽然这个安225恐怕已经很难再造出第二架了,但论载重量的话确实得安225称第一。

此外应该是C5运输机,美国所谓“全球到达”战略的重要执行者。拥有着一百余吨的载重量,而且还能达到900公里每小时的飞行速度。如果说这是世界第二的话相信没人反对。而第三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排到C171的头上,载重量超过75吨,飞行速度过800公里每小时。运20在其中还是嫩了点,或许在未来有了新的需求之后这方面会有新的转机。


浩汉防务论坛


运20在技术上领先伊尔76很多,主要原因包括超临界机翼的使用,货仓容量的扩大两个方面,不过作为运输机而言,这两个方面已经足够起到划时代的作用了。

运20采用了不规则机身设计,容积更大,看着更胖。


运20尺寸和伊尔76大差不差,都采用了上单翼,而且都是使用的D30-KP-2发动机作为动力,连发动机数量都是一样的4台,按理说这两款飞机的性能也应该差不多,可是运20确实比伊尔76强了不少,主要原因有很多,但基本就是以上两点。

伊尔76还是早期的圆形机身设计,货仓容积并没有运20那么充足。


超临界机翼的使用,使得飞机获得了额外的升力,这样飞机就变得更加省油,飞行速度也更快,同时就有效的提高了飞机的栽重,目前使用超临界机翼技术的运输机只有美国和中国,俄罗斯暂且不具备这一技术,这使得运20在作战装载,也就是30吨左右装载下,可以飞行超过7800公里,就算是在最大装载,也就是60多吨的情况下,也能够飞行4000多公里,成为一款适用于远程部署大量力量的运输机。

运20的研发成功具有战略意义,在运20研发成功之前,军迷甚至还对安70那样的战术运输机垂涎欲滴,现在有了运20,连伊尔76都不感冒了。


其次,运20的货仓更大,他的宽度比起原型货仓的伊尔76大得多,运20采用了不规则机体设计,这种接近于倒梯形的胖胖的设计,扩大了货仓的容积,而且运20采用了更多的复合材料,使得飞机在其他方向获得了重量减轻,从而在机体最重要的结构强度上得以使用更多的加强,因此飞机的载重也大大提高,可以空运一辆99A2坦克,这是他的设计要求,这一点伊尔76还达不到。

所以,运20现在可以说已经比伊尔76先进很多了。


海事先锋


中国的运-20比伊尔-76晚出现了半个世纪之久,运20运输机上的电传设备、航电系统肯定在老旧的伊尔-76之上,在加上很多针对中国高原环境的设计,运-20的使用性能远超伊尔-76;它的气动外形设计更加接近美国的C-17环球霸王,臃肿的机身和流线型很强的机头造就了宽大的内部机舱,很多中国国产的主战装备都可以装进运-20的机舱。反观伊尔-76机身细长严重限制了机舱空间,甚至还保留了向下看的领航员窗口,这就说明它在气动设计上远不如运-20,同时也是航电设备落后的代表。

运-20可以装载66吨的货物,运输能力在伊尔-76和C-17之上,这还是在使用落后的俄制D-30KP2发动机的情况下,这款发动机的推力仅有12吨左右,中国仿制的WS18A型发动机也就是这个水平,这只是一款摆脱对俄罗斯发动机供应依赖的应急货,而全新国产的涡扇-20是一款大涵道比发动机,推力在15吨以上。因此说:换装全新国产发动机之后的运-20不仅可以不受束缚的大批量生产,在载重量上会彻底甩开同类产品,预计在70吨以上。

其实,伊尔-76是一款失去祖国的伤心机,它并不像美国产品那样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改进升级,这种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运输机已经明显落伍了,与之配套的生产线早已不复存在,很多运输机生产商分布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不同的国家,中国购买的最新一批伊尔-76也都是二手翻新机。俄罗斯为了重新获得70吨级运输机的生产能力,在原有伊尔-76的基础上研制出“伊尔-476”,其过程和中国研制运-20一样艰难。据悉俄罗斯不完整的航空工业没有实力对伊尔-476做过多的改进,在保留狭小机身后仅仅换装了推力14.5吨的PS-90A76发动机和部分航电设备,运输能力仅仅保持在60吨的级别之上。

受制于制造业滞后的影响,俄罗斯在五代战斗机项目上迟迟没有进展,很多大型军舰和精密设备的制造都不尽如人意,同样的在大型运输机的生产和改进上也跟不上中国的步伐,勉强生产出来的伊尔-476尚且不如运-20,老旧的伊尔-76就更无法与运-20相提并论了。


利刃军事


运-20代号鲲鹏,由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并由西安飞机工业集团主导制造。该型运输机于2016年7月6日正式列装,并将逐渐取代伊尔-76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运输机型。消息媒体分析认为,运-20的累计采购数量可能会达到400架以上,量产型运-20采用国产涡扇-20发动机是必然的选择。

资料图:运20

涡扇-20发动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其推力范围在13000-16000KGF之间,这种发动机在2014年就疑似由伊尔-76作为载体进行了试验,这说明中国在运-20尚未服役之前就已经同步进行了涡扇-20的技术测试工作,而2016年6月运-20即将服役之时,又出现了伊尔-76试验机携带4台涡扇-20发动机的图片;之后中航工业就公布了运-20换装新发动机的方案,显然涡扇-20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资料图:伊尔76

就推力而言,涡扇-20的推力明显大于原来伊尔-76使用的D-30KP-2型航空发动机,D-30的最大推力为12500KGF,而涡扇-20是以13000KGF为起点的。当然,除了推力更大之外,涡扇-20还将大幅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D-30的翻修寿命为3000小时,涡扇-20的指标要比D-30高,因为航发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整架飞机的使用效率和运作成本,是必须重点予以解决的问题。

资料图:D30发动机

当然,运-20相对于伊尔-76的优势,除了发动机的改进之外,还有机身的优化,运-20的机身设计得更加宽敞合理,因此有些伊尔-76装不进去的货品到了运-20这里就可以装进去,运-20还有加长版本,可以用于运载一些特殊物资。运-20的载重量也较之伊尔-76略有提升,约为66吨左右。

资料图:伊尔76

另外,航电系统的改进也是一大亮点。伊尔-76是开发于上世纪70年代的运输机产品,其航电设计在目前看来已经逐渐落后。而运-20得益于先进技术的发展,安装了更为科学先进的国产航电系统,这样机组人员在操作运-20的时候将更加便捷高效,整架飞机的运作效率也会因为电子系统的优化而得到提高。

资料图:运20

总结而言,运-20在性能指标上已经明显领先于伊尔-76,未来运-20将取代伊尔-76成为中国空军主要的战略运输机型。运-20除了扮演战略运输机的角色之外,还可以改装为大型空中加油机和国产空中预警机,这一机型的发展也为未来中国国产战略轰炸机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