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且有多重要?为啥龙且一死,西楚霸王项羽就知道自己离灭亡不远了?

铁锤历史


龙且是项羽手下的一员悍将,是当时著名的万人敌,与英布、季布、钟离昧、虞子期四人合称西楚五虎将。龙且率二十万楚军北上援齐击韩信,结果被韩信水淹大军,趁他们半渡而击,楚军折损大半,龙且被汉军当场格杀。龙且一死,项羽十分震恐,深知败亡不远矣,其原因有三:其一、龙且战死后,韩信取得齐地,三分天下汉已有二,西楚整体实力弱于汉了;其二、龙且一员虎将战死,项羽折损了一条臂膀;其三、二十万精兵作了鸟售散,西楚兵力空虚了。

项羽手下有五员虎将,皆有万夫不挡之勇,其中龙且、季布、钟离昧是项氏家将,忠诚不用怀疑;英布是骊山刑徒军,勇力过人却最终背叛了项羽;虞子期是项羽小舅子,忠诚亦不用怀疑。五虎将之首是龙且,此人智勇双全,兵法卓著,可以独挡一面,也算是当世名将,曾经击败了英布叛贼。项羽攻击刘邦的时候,唯有龙且领兵在外单独作战,韩信攻掠齐地,也是龙且领兵救援齐国。能力超群又忠诚无比,因此龙且是西楚国的一大支柱,损失了他意味着西楚军事力量损失一小半。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何况大将与精兵都折损了,这岂能不让项羽胆战心惊。

龙且战死齐地,韩信收复齐鲁大地全境,且有分兵北击燕地,南掠楚地之势。当时秦国、韩国、魏国、赵国、齐国五国的领土已属于汉国了,西楚已经势单力薄了。韩信攻掠诸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其声势有超过项羽之实,龙且的大军被韩信的一支弱旅击败,这意味着韩信完全有实力与项羽一战,且战胜的可能性极大。项羽后来派人诱降齐王韩信,说三分天下,刘邦、项羽、韩信各得其一,但是韩信拒绝了项羽的这一要求,他忠于汉王刘邦,誓灭项羽。

西楚国兵力强盛之时有四十万之众,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此消彼长,楚国兵力空虚,盟友皆叛,楚国实力已经弱于汉国了。龙且亲统二十万楚军北上援齐,就是想一举击溃韩信,然后收复齐赵之地,结果韩信利用潍河之水击败龙且,不仅如此还擒杀龙且,招降楚军。龙且的失败代表了楚国一半的军力损失,楚国败亡之势已经不可逆转。垓下之战时,项羽的楚军仅十万之众,而刘邦的联军却有四十万之众,楚军作为一支疲师残兵,再无法谱写巨鹿之战的辉煌!


大秦铁鹰剑士


项羽在得知龙且死后,可没有觉得自己要灭亡了,还没到那个层面,不过项羽的确已经是十分担忧、害怕了。害怕到什么程度呢?项羽还特别命人去游说韩信,不过韩信没有听从。


这在《史记.项羽本纪》里有记载,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破齐、赵,且欲击楚,乃使龙且往击之。淮阴侯与战,骑将灌婴击之,大破楚军,杀龙且。韩信因自立为齐王。项王闻龙且军破,则恐。使盱台人武濊涉往说淮阴侯。淮阴侯弗听。

这其中项王就是项羽,而淮阴侯则是韩信,项羽听到龙且兵败,是恐慌的状态。不过即便是恐慌状态,也可以得知龙且在项羽阵营的重要性,毕竟能让霸王项羽害怕的事情,这天底下还没几件!

我们先来了解下龙且,龙且是项羽手下大将,他与曹咎、周殷都是楚国大司马,各分掌楚军部分的军权。


刘邦谋士王平曾说过:“忠于项羽的人只有范增、龙且、周殷等几个人而已,其他人都是可以被拉拢的。”这也可以看出龙且忠于项羽是出了名的,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加上龙且勇猛,所以项羽也是十分看重龙且。

在公元前205年,也是彭城大战(此战项羽以少胜多打败刘邦,也是刘邦起兵以来最大惨败)后,项羽更是将手头的楼烦骑兵悉数交给龙且统帅。这个楼烦骑兵可以说是当时的特种部队了,项羽彭城之战以三万精兵千里突袭,最终速战速决大败刘邦五十六万诸侯联军,这三万精兵有不少大概率就是楼烦骑兵了。在《史记·灌婴列传》也记载,楚骑来众!可以知道项羽当时来的是为骑兵。能够让项羽托付给自己手下最剽悍的部队,这足以见项羽对龙且的看重程度!

公元前204年,龙且统兵十万攻打叛楚的九江国英布,最终打的英布大败,英布逃亡到刘邦那。龙且独自打的英布大败,这也可以得知龙且的能力是多么强悍。

公元203年,项羽得知韩信已攻下齐、赵,马上要对楚用兵,于是令龙且率军二十万应战韩信。


这场战役是二把手之间较量,龙且是项羽最看重的大将,而韩信则是刘邦最得力的助手,两军对阵于潍水,不过此战龙且被韩信打的大败,就连自己也是被韩信部将灌婴的手下丁义给斩首。

龙且会败,还是败在自己过于轻敌与急躁了。当时韩信派人做好沙袋,将其堵住潍河的上流。随后率部分兵马涉水攻打龙且,之后韩信假装败退,骗龙且过将来追。龙且以为韩信怕了,果然追过来,于是韩信立即命人决开堵塞潍河的沙袋,河水冲了过来,而龙且的军队还没有完全渡过去,楚军大乱。于是韩信乘机出击,打的龙且完败,龙且身死!



龙且是项羽最器重的将领之一,他死了,项羽又少了一名独当一面的大将,也见识了韩信是多么强,项羽如何不后怕!

而龙且大败,更让项羽的二十万大军全部损耗殆尽,其中楼烦精兵也估计是所剩无几,如此巨大的损失,项羽如何能不惧怕!

当初项羽不亲自去对抗韩信,而是自要龙且去,就是因为他自己要对抗刘邦,还有反叛的彭越。龙且兵败,不仅没有达到阻止韩信的目的,而且还让韩信声势大增,而之前被龙且打败英布也是乘机恢复了过来。龙且身死,导致项羽最终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这让项羽如何能不畏惧!

龙且身死导致了项羽慢慢处于下风,最终确实是逐渐走向了灭亡。不过我想项羽自身在当时肯定是不会承认自己要灭亡了的!


夏目历史君


项羽自然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将才之一,但是作为秦汉之间的霸主,项羽的军事才能反而成了他的一个致命弱点——他的光芒掩盖了他手下几乎所有的武将,致使我们能够随便提出刘邦麾下的大将,却对项羽的武将比较陌生。

历史上,项羽最仰仗的武将包括龙且、曹咎、周殷(此三人同为西楚大司马)、钟离眜、季布、英布等人。大司马作为西楚最高武将职位,能够坐在这个位置上的自然也是对项羽最忠心、军事能力最强的人。

西楚三大司马中,周殷的历史记载相对较少,他在汉五年背叛了项羽,与九江王英布共同攻打楚国,并攻克了寿春,在将城父屠城之后与刘邦共同会师垓下,所以,他追随项羽的日子里,也未必可以让项羽推心置腹。

曹咎在龙且死后几乎成为项羽唯一的倚靠,他因为曾经有恩与项梁而受到楚国的重用,但是他的军事能力一般——彭越在投靠刘邦之后率兵切断了楚国的粮道,项羽便对当时的海春侯曹咎说:“你好好替我守住成皋,即便是汉军出来挑战你也要坚壁固守。我十五天之内必然击败彭越班师回来”。但是,就这十五天,曹咎也没能坚持住,他不堪汉军整日谩骂,出城与其大战,结果兵败。曹咎与长史董翳、塞王司马欣一起自杀。

陈平在向刘邦献离间计的时候曾经说过,项羽的忠臣只有范增、钟离眜、龙且以及周殷四人。在使用离间计之后,范增离开了项羽,钟离眜受到怀疑,我们不排除周殷最终投靠刘邦也是因为项羽对他心怀忌惮。

所以,龙且死后,“项王震恐”首先就是因为龙且乃是项羽唯一可以信任的、有一定军事能力的武将。其次,龙且被杀之前是率领了号称二十万楚国精兵出击韩信的,他的失败让项羽的整体军力大幅度下降,也让楚军内部开始对刘邦产生畏惧。这也正导致了向来靠拳头说话的项羽开始派武涉去游说韩信,想让他背叛刘邦,但是龙且死后,项羽是大势已去了。


国史通论


龙且作为项羽的五大将之一,非常勇猛,他和项羽从小一起长大,感情非常好,项羽对他也非常的信任,龙且对项羽也是最为忠心的!项羽是楚国皇族,龙且是楚大夫之后,地位也很显赫。他为西楚立下赫赫战功,一直跟随项羽,直到战死,从一而终,可敬!

我们知道龙且是在同韩信淮水之战,韩信用诱敌之计杀死了龙且,按说韩信才区区几万人,是不可能打败二十万军队的龙且。这里我们不得不说骄傲会使人失败的道理。龙且心里一直看不起韩信,总用老眼光看人,韩信是吃过漂母的饼,也受过胯下之辱,从军后跟随项羽也没有立下什么战功!但不代表韩信没有才华,只是跟随项羽时没有机会展现自己。龙且的轻敌导致了他潍水之战的大败,而且送了生命,当项羽听到消息后,几乎晕倒。一向驰骋天下的霸王何至如此!

龙且、项庄、钟离昧、季布、英布五人合称‘’西楚五大虎将‘’!龙且被称为之首,他一直跟随项羽南城北战,有很多的战功,由于同项羽的私交特好,项羽对他也是绝对的信任,所以我认为龙且和范增是对项羽没有任何私心的人,他的死对项羽来说失去了左膀右臂!

项庄是项羽的堂兄弟,也号称西楚第一剑客,他和项羽都是由叔父项梁抚养大的,鸿门宴上范增就是安排他刺杀刘邦,但由于项伯的通风报信,张良安排樊哙搅了局!

钟离昧是在韩信投军后加入楚军的,而且他和韩信私交甚好,钟离昧武功高强,也为楚军立了很多战功,后来由于韩信投靠刘邦,项羽开始不信任他,打击他,钟离昧没有办法,只好离开项羽,但他并没有投靠刘邦,而是隐居了,直到刘邦统一天下后知道钟离昧在韩信处,刘邦逼韩信交人,韩信不交。刘邦非常不满,钟离昧为了不连累韩信,自杀身亡!也是一豪杰!

季布英勇神武,项羽曾亲自拜访,而且同他切磋功夫,项羽打败英布,两人惺惺相惜,季布跟随了项羽。在钟离昧离开后也离开了项羽,刘邦统一后,在很多人的劝说下,并没有杀死季布,而且还给了他官做,他一直活到汉文帝时期,也算是落个善终!

英布原来是秦国的囚犯,后来投靠了项羽,英布为项羽做了很多贡献,但他认为跟随项羽没有前途,就投靠刘邦去了,后来为刘邦立了不少战功,开始膨胀,后来英布造反,被刘邦诛杀!

还有一个人我们不得不说,陈平,他背叛项羽后,为刘邦献了离间计,离间了项羽和亚父范增的关系。这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们看完项羽身边的这些人就知道,龙且是项羽的忠实战士,他的死无疑加速了西楚的失败,但项羽的刚愎自用,生性多疑也是西楚灭亡的根源!





一本夏


项羽虽然短于战略,并非看不清局势。龙且是项羽手下既能独当一面又能受绝对信任的人,固然重要。但对于项羽的震恐,不只是失去大将,更意味着天下三分,两归刘邦,自己将在整体上处于劣势;

1、龙且败亡的背景

龙且是项羽手下少数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大将。所以当项羽与刘邦成皋荥阳之战,项羽在彭越与刘邦之间来回奔波时,龙且率领的20万楚军就是项羽四处救火的机动部队。

此时韩信攻下赵国,进攻齐国,彭越在楚国腹地打游击战,不时切断楚军粮草,刘邦率大军在前线对峙,项羽两面作战,虽然项羽自己战无不胜,但战略上主动权尽失,战斗的胜利无法累积成战略上的优势,反倒是刘邦屡战屡败但越打队伍越强壮。

所以以项羽的骄傲,都不得不与齐国言和以便专心对付刘邦。

一旦韩信平定齐国,要对项羽形成夹击之势,项羽要不想背腹受敌,只能派人阻挡韩信,承担这个重任的就是龙且与他的二十万精兵。

2、龙且败亡对项羽的影响不只是失去一员大将,还让项羽明白自己难有回转之力。

潍水之战,韩信一场大水淹了龙且二十万大军,连龙且本人都被灌婴斩杀,齐地被平定。

此时项羽来不及伤心大将的败亡,更要担心自己。项羽在面对刘邦与彭越本就两头难顾全,再加上韩信的大军,即便是霸王也知道难以取胜。

所以龙且固然重要,但项羽更担心的是龙且一死而导致的整体的劣势,所以韩信平定齐地之后,项羽就立刻派人去游说韩信三分天下。

但是韩信感念刘邦的知遇之恩,不肯背离刘邦。而项羽最终的失败也是在韩信南下之后彻底奠定,刘邦、彭越、韩信三方大军将项羽围困亥下,把西楚霸王逼得自刎而死。


压死项羽的最后一根稻草


妖鬼杂谈录


我认为,龙且战死最大的影响绝不是项羽失去了一员猛将、娄烦骑兵和20万军队那么简单,龙且战死的“潍水格勒”之所以是楚汉之争的转折点,最重大的因素是“天下大势”。



自秦末大乱,项羽随叔父起事至龙且败于潍水之前,西楚军队几乎是战无不胜的。项羽的军事才能可以用登峰造极来形容,巨鹿之战击溃秦军斩杀王离,棘原逼降章邯,彭城一战诸侯丧胆,荥阳破刘邦,成皋再败刘邦,即使到了该垓下依然斩将夺旗。项羽一生征战8年,亲自打了70多仗,未尝败绩,可谓是气吞山河。这几乎是一个神话,有一个词叫做闻风丧胆,还有一个词叫望风披靡,这几乎可以形容诸侯见到项羽的心理活动。



龙且作为项羽的发小,统帅楚军精锐,他几乎参加了项羽的所有战役,在于同时代猛将的较量中,龙且也有击溃英布的出色表现。也就是说,龙且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西楚的核心精华,这支精锐部队就是西楚军团的军魂,项羽及其麾下亲信将领所率领的楚军给世人一个无法战胜的印象,与楚军对垒,每个人都会无法克制的恐惧,这种恐惧往往最终酿成一场大溃败!



所以说龙且的阵亡,给西楚的打击更沉重的是精神层面的。韩信打破了楚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除了天下人对楚军的恐惧。大家惊奇的发展,原来恐怖的西楚军团也是可以遭到如此惨败的!对于楚军一身,这一败对士气的打击也是沉重的,士兵们的心理优势不见了,他们突然意识到,或许霸王和自己一样,都只是凡人吗?



精神层面的此消彼长之下,我们发现即使是霸王亲自率领的西楚精锐也很难再打出以少胜多的表现。楚国军队依然顽强,但也开始有了解甲归田的心思,这一切也成了鸿沟谈判的推动因素。议和后,楚国的普通士兵彻底泄了气,楚军战力大损,最终在垓下之战的楚歌心理战术攻势之下,西楚军团瞬间土崩瓦解。



战争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对“势”的把握尤为重要!从龙且阵亡开始,甚至早在范增离开开始,到鸿沟议和为止,西楚的“势”不可遏制的削弱,瓦解,直到崩溃。可以说项羽在战术层面是个天才,但是在把握“势”的战略层面,项羽无疑只是个初学者!


喜欢的朋友们点个关注呗~٩(๑^o^๑)۶


司马武侯





(项羽)

龙且之死,对项羽的打击简直如“毁天灭地”,从那一刻起,项羽就知道下行避免不了,灭亡开始了倒计时。

龙且太重要了,绝对是项羽的左膀右臂



龙且是项羽最信任的人,没有之一。项羽对龙且的信任甚至大于范增。这是为何?

龙且是项羽纯纯的发小,在项羽发展的过程中,龙且总是陪伴在左右,在项羽各个关键阶段,都有龙且的影子。

巨鹿之战,项羽以四万左右的人马大破秦军三十万大军,这场战役有龙且的参与。

彭城之战,项羽用三万左右部队大胜刘邦联合的56万大军,这场战役还是有龙且的参与。

如果说,范增曾经是项羽的左膀,那么龙且就是项羽的右臂。

但“左膀范增”已经不在了,龙且成了项羽最重要的帮手。

所以,当项羽听到龙且离世时,知道自己完了。因为“左膀右臂”都没有了,想要胜利太难了。

龙且被杀时,所带精锐也受损严重



本来龙且是个“鲜有敌手”的存在,可惜生不逢时,碰到了韩信这样的高手,这是龙且的悲哀,也是项羽的悲哀。

公元前203年,龙且带着20万大军,攻击韩信。此时,韩信已经名声在外,获誉无数。但,龙且凭着他的勇武,和韩信展开了对战。项羽为了让龙且拿下韩信,基本上把大部分主力军都交给了龙且。

韩信的头脑很够用,看到龙且气势汹汹,来势凶猛,佯装不敌,开始“诈”败。没想到龙且的判断和韩信预想得一模一样,开始追击韩信的大军。

这一追,问题出现了,被韩信“决堰淹龙且军”,这一出,让龙且大军开始溃败,死伤无数。之后,韩信又派遣人专门伏击龙且,龙且没有“经受住考验”,被韩信兵士所杀。

当项羽听到龙且被杀,20万精锐被汉军所消灭时,就此知道自己离灭亡不远了。



龙且之死,让项羽感觉大势已去的原因是,龙且这个最重要的助手走了,自己方损了一员大将;另外,龙且所带走的精锐损失过大,让自己方实力大不如前。


蓝风破晓


龙且一死,项羽就感觉自己距离灭亡不远,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一下四点:

第一,龙且是项羽手下第一猛将,与季布、钟离昧、英布、虞子期为楚军五大将,曾被封为司马,自幼与项羽一起长大,情若兄弟。项羽最重视的就是感情,当年为了叔父项梁不被折磨,宁愿自己前去自首,只求痛快一死,龙且被杀,宛若项羽失一手足,亲兄弟被杀,岂不是感觉整个世界都在与自己作对,都在刁难自己乎?

第二,世人只知英布之勇,却不知当年英布背叛楚国时,项羽让龙且带领军队十万攻打英布,龙且大败英布大军,英布逃到九江归降汉朝。英布尚且如此勇猛,那打败英布的龙且岂不是堪比项羽,如此猛将被杀,谁人能心不痛。

第三,潍水之战是楚汉相争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潍水之战中龙且二十万大军攻打韩信五万大军,龙且战败被杀,丢掉了战略要地齐国,令项羽从此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最终只能无奈地被迫以鸿沟为界,与刘邦议和,曾经的一个小赤佬,现在不仅达到了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地位,实力上甚至还超过自己一分,这种差距的感觉,可一点都不好受。

第四,龙且战败,也就意味着楚国失去了二十万兵马,项羽总共也才四十万兵马,现在一下失去了一半的兵马,仗还如何往下打,亚父范增在鸿门宴的时候就说:“你现在不杀了刘邦,将来必背刘邦所杀”,现在这句预言已经立马就要成真了,项羽是比较迷信的,因此,项羽的征战之心减少了很多,知道自己离兵败被杀之日不远了。


荡漾飞剑356


龙且与季布、钟离昧、英布、虞子期并称为楚军五大将,官拜西楚大司马。在正史中关于龙且的记载并不多,所以他的身世、年龄,甚至性别都存疑。但在后来的历史演义中,龙且的地位却不断地被拔高,最终成了项羽手下的第一战将。

龙且的名气不断增加的很大原因是他的忠诚,对项羽从一而终,直至战死。由于性格原因,死心塌地追随项羽的将士并不多。韩信曾对刘邦说:“项王勇悍仁强,然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劊敝,忍不能予。”意思是项羽打仗勇猛,对人仁慈,但等到人家立功该封爵的时候,他却把印章棱角都磨圆了,也舍不得给人。这样妇人之仁的领导怎么能得到别人的拥护呢?

但是龙且却是个例外,他对项羽的忠诚或许超越了物质的概念。首先他和项羽皆为楚国贵族,从小一块长大,情同手足。项羽的多次成名之战,龙且都在其左右。有意思的是,正史反复强调龙且深得项籍信任,这也可以看出项羽生性多疑,就连亚父范增都要怀疑。

第二是意气相投。龙且和项羽一样,骁勇善战,有万夫莫当之勇。在东阿大破秦军,打得章邯仓皇而逃。在淮南与季布,激战数天,一直打得季布只剩下几名随从。这种暴力美学的信徒,只会佩服比自己更强的人,而项羽恰恰就是。

最后,龙且不慕名利。龙且立下赫赫战功,但史书上并没有他封侯的记载,更别说王了。如果项羽只信任这种人,那他只能是众叛亲离。

公元前202年,韩信擒魏,取代,破赵,协燕,顺势进攻齐国。项羽大惊,连派龙且率20万大军援齐。其实河南战事也非常吃紧,但项羽还是让主力去参战,可见对这一战役的重视程度。

人生充满传奇色彩的龙且,最后还是栽在了曾经的手下韩信手里。打心里龙且是看不起韩信的,自己征战南北,鲜有败绩,韩信当初在楚军不过是无名小辈而已。可是,韩信当初的默默无闻,并不是韩信的问题,而是项羽的问题。

龙具并没有听取谋士提出的深沟高垒,以守为攻的策略。而是急功冒进,轻敌大意。被韩信设计伏击于濉河之上,楚军大败,龙具被杀。

这一战是楚汉争霸中的决定性战役。楚军失去最后一块屏障,被汉军形成了战略性包围。项羽的精锐被全歼,楚汉的实力第一次发生了逆转。项羽也不得不签订鸿沟协议,画疆而治。

接下来的事大家都很熟悉,刘邦擅自撕毁协议,偷袭楚军,将项羽围于垓下。四面楚歌中,项羽深感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边,宣告楚汉战争的结束。

龙具是项羽的左膀右臂,后来击杀龙具的汉军将领皆被封侯。这一战楚军主力尽失,项羽也迅速灭亡。但项羽的失败是由这场战争决定的吗?不是,早在鸿门宴上,范增就预言:“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可见项羽的失败源于刚愎自用,妇人之仁的性格。这一切在他放走刘邦,逼走范增,建都彭城的那一刻,就已注定。

历史,素颜一些会更美。素颜历史,期待您的关注。


素颜历史


天下大势,非人力所能为

龙且(jū)(?-前203年生于今江苏连云港市),楚汉之争时期人物,秦末楚汉争霸时期西楚国将领,与曹咎、周殷同为楚军大司马。

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起兵平定三秦,龙且、魏相项他与汉将曹参、灌婴在定陶以南交战失败。公元前205年的彭城之战后项羽将西楚国雇佣的楼烦骑兵尽数交由龙且统帅。《高祖本纪》记载:“是时九江王布与龙且战,不胜,与随何闲行归汉。汉王稍收士卒,与诸将及关中卒益出,是以兵大振荥阳,破楚京、索闲。”公元前204年,随何成功游说英布叛楚,随后项羽便差遣龙且、项声率军十万攻打九江国,大破英布军,英布逃亡到汉国。正如《项羽本纪》记载:“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破齐、赵,且欲击楚,乃使龙且往击之。淮阴侯与战,骑将灌婴击之,大破楚军,杀龙且。项王闻龙且军破,则恐,使盱台人武濊涉往说淮阴侯。”前203年十月,项羽闻韩信已举河北,攻破破齐、赵,而且想要击楚,于是派遣龙且率兵20万出击。没想到,此战不只是战败损兵,还使得自己损失一大将,痛失一臂。

原因

第一,项羽麾下可用大将很少,五大虎将,龙且、季布、钟离昧是项氏家将,虞子期是项羽小舅子,英布勇猛过人但是背叛了项羽。龙且是他的忠心追随者,是他的左膀右臂,兵法娴熟能够独独当一面,并且,龙且此战,项羽的楚军损失惨重,代价巨大,损失了很多楚军“项王闻龙且军破,则恐”这句话就说明了,龙且战死,项王害怕了,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项羽自己本来可用将领就极少,这一战,失去最得力战将之一。之后项王想着去和韩信联合作战,开始的项王,不惧天下诸侯,不与诸侯联盟,但是这次,他却主动去联系韩信,想联合作战。

第二,龙且是项羽的好兄弟和得力干将,战死对他心里也是一种打击,并且,剩下的楚军经历多年战争、已经疲惫,而且军队数量已经不复当年“鸿门宴”时,有四十万大军的家底。第三,此时天下已经有三分之二在汉王,自己统治的区域、人口、经济整齐加起来综合实力不如刘邦强大,韩信在北方已经大举的攻破收取齐、赵各诸侯国,汉实力大增,天下形势已经在汉不在楚。因此,项王在龙且战死后,感受到一种败亡的气息。

欢迎多多评论交流,关注一下,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