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高就是高血壓嗎?

獨自江湖獨自行


以我的理解,血壓高與高血壓不能完全劃等號。

我們先來想一想血壓高這個涵義:血壓130/80時,你會說血壓高嗎?不說吧。140/90時,你說血壓高嗎?可能有的人也不會說,在他的認知裡,可能覺得140/90也算是正常範圍。但,150、160、170,甚至更高的血壓(指高壓)您可能就得說血壓高了。這是我們一般的說法。

血壓高這個詞,似乎更適合於人們的口頭語,常有患者說“我血壓高了”,他們說血壓高,也似乎更隨意一些。但是,他們血壓高了,並不一定就是高血壓這種疾病引起,也可以由其他疾病引起。

而高血壓這三個字,常常是我們對高血壓病這種疾病名字的簡稱。

第一,從數值上來講,我們說,高血壓是指非同日三次測量,血壓數值大於等於140/90毫米汞柱,我們稱之高血壓。

第二,高血壓,它是一種疾病的確定的名稱,這種疾病是有著嚴格的診斷標準的。高血壓更書面語一些,更嚴謹一些。

總結上述內容,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血壓高是一種症狀,可以由很多疾病引起,比如腎動脈狹窄、嗜鉻細胞瘤等等,待原發疾病治好了,血壓高的症狀也會恢復正常。血壓高也可能由一些特殊的原因引起,比如情緒激動、熬夜,可以出現短暫性的、短時間的血壓升高,這些都是生理性的血壓升高,很快就能恢復正常,這還不足以診斷為高血壓。

而高血壓是以長期血壓升高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特定的疾病。

您瞧,中國文字就是這麼豐富多彩,血壓高與高血壓,順序不同,所包含的內容也不盡相同。


殷殷期盼話健康


  在醫院門診,經常有病人說:今天我頭暈,一量血壓,超過了正常範圍,尤其在體檢的時候,有相當一部分人血壓大於 140 / 90 mmHg,但是,只是這一次的測量出現血壓高,不能斷定是患有高血壓病的。

  不論是血壓正常的人還是高血壓患者,一天當中,血壓都是持續波動的,過度勞累、緊張焦慮、過度用力、寒冷或者炎熱、咳嗽、飲食及用力大小便等,都會引起血壓升高,在比較敏感的人身上就會出現頭暈、頭痛等症狀。還有在體檢的時候,如果環境不好,趕時間、排隊、心情過於緊張等,也都可能影響血壓。這種暫時性的血壓升高,一般是可以恢復的,大多數不影響健康,也就不屬於高血壓病。

  發現血壓升高,首先應該重複測量,以保證結果準確。先靜下心來休息 10 分鐘到半個小時,然後按照標準的姿勢重新測量 2~3 次。不論結果是否正常,在之後的幾天裡面,再重複測量幾遍,看看結果是不是正常。連續 3 次(不同日測量)血壓大於 140 / 90 mmHg 就要當心真的是高血壓了,要及時去心內科就診。如果結果總在正常和不正常之間波動,也最好去醫院看看,必要時做 24 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瞭解清楚一天內血壓的變化情況,也讓醫生能夠進行下一步的處理。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偶然一次監測血壓升高並不能確診為高血壓。高血壓的診斷需要通過三次不同時期的測量血壓值收縮壓均大於140mmHg和(或)舒張壓均大於90mmHg可診斷高血壓。也就是說需要三次不同時間段的測量血壓後均偏高才能考慮高血壓。

當您連續血壓監測升高,且使用了三種以上合適劑量的降壓藥物(其中包括利尿劑)聯合治療時,血壓仍未控制,需要考慮頑固性高血壓可能。頑固性高血壓其實是有原因可循的。主要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由於血壓測量錯誤、”白大褂綜合徵“或者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導致。血壓測量錯誤在不同的測量人員身上同時出現的概率較低,因此建議測量血壓時可以選擇不同的醫務人員進行測量,儘量排除這一類的誤差。血壓測量錯誤包括袖帶大小不合適,如上臂圍粗大者使用了普通袖帶、袖帶置於有彈性阻力的衣服外面、放氣速度過快、聽診器放置於袖帶內、在聽診過程中給了較大的壓力。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出現”血壓增高“的情況。這種情況很可能是一場虛驚,並不是真正的高血壓。

有的朋友一見到大夫就緊張,血壓升高,因此,可以建議讓親友們進行血壓測量,排除”白大褂綜合徵“所致的”高血壓“現象。

當您的測量血壓明顯增高,卻又沒有靶器官損害的情況,降壓治療後在沒有出現血壓過度下降的同時出現明顯的頭暈、乏力等低血壓症狀;肱動脈處有鈣化證據;肱動脈血壓高於下肢動脈血壓;重度單純收縮期高血壓。需要懷疑假性頑固性高血壓。

頑固性的高血壓的治療需要針對患者的體重、食鹽攝入情況進行控制,戒酒戒菸對降壓有一定幫助,合理的制定降壓方案,除外繼發性高血壓因素,聽從醫務人員的合理建議您的血壓一定會得到較好的控制。祝您健康。


兒科恩銘


很多人以為血壓高就是高血壓,但這是錯誤的。因為人的血壓在一天內是波動的,緊張焦慮、過度用力、過度勞累、炎熱或寒冷等因素是會導致血壓升高的。而且當人處於悶熱的緩解,排隊時比較焦慮和心情過於緊張等,都是會導致血壓變化的。不過這種變化是暫時,當環境變好,心情也平靜起來時,血壓會恢復正常的。

對於血壓突然升高,大家不要慌張,首先要平靜,再重新測量一次,剛才有可能是因為測量不標準導致血壓變化的。如果測量的結果一樣那麼高的話,那就需要在接下來的幾天內重複測量幾次並記錄好結果了,在記錄裡有不同天數里三次結果是血壓大於 140 / 90 mmHg ,那麼就要警惕起來,及時去醫院檢查了。

如果真的檢查出高血壓大家也不用擔心,首先應該檢查出是原發性高血壓還是繼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是找不到原因造成的,而繼發性高血壓是有明確病因的如腎性高血壓,頸椎性高血壓等,只要找到病因,治療好後就能解決高血壓的問題了。

另外如果沒有高血壓的人也要學會預防高血壓,下面就給大家兩點建議。第一,低鹽飲食。普通家庭裡所吃的鹽分含有大量的鈉,而鈉是會導致血壓升高的,因此大家要學會低鹽飲食。第二,多運動。運動有助於血液循環,對身體的新陳代謝很好好處,同時能夠幫助我們穩定血壓,因此每天最好運動半小時。

從事臨床工作20多年,中國名醫理事會會員,擅長診治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心病,風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


醫聯媒體


血壓高不等於高血壓,因為人體血壓受多種因素影響,人在運動、情緒波動、服用某些食物或藥物時,血壓也可能一過性升高,這種情況下的血壓高,不能診斷為高血壓。因為高血壓定義是:在未使用降壓藥情況下,非同日3次診室(強調規範性)測量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以上。

要診斷為高血壓,前提是有以下基本條件:

1)測血壓時人處於安靜休息至少5分鐘以上,開始測量坐位上臂血壓,同時上臂位置要和人心臟處於齊平水平。

2)血壓計也很重要,有些不合格血壓計量出的血壓自然不算,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以為傳統的水銀血壓計才是最好的,其實並非如此,目前臨床最為推薦使用的是經過驗證的上臂式醫用電子血壓計。

3)開始測血壓,應測量左臂和右臂血壓,以血壓讀數較高的一側為準。

4)至少需要測2次,第一次測量之後約3分鐘,再次測血壓,以這2次血壓平均值記錄。如果2次測量的血壓相差較大,超過5mmHg以上,最好再測量一次,以3次血壓平均值記錄。

參考文獻: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


藥師方健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邀請青島和睦家醫院刁玉荃醫生來解答:

偶爾一兩次測量血壓高,不能就確診為高血壓。血壓是指血液對血管內壁的壓力,由收縮壓(高壓)和舒張壓(低壓)組成。收縮壓是指心臟收縮時,血液對血管內壁的壓力。舒張壓是指兩次心跳之間心肌舒張的時候,血液對血管內壁的壓力。血壓控制不良會造成很多健康問題,例如會增加心力衰竭、冠心病發作(心絞痛或者心肌梗死)、腎功能衰竭、中風等的風險。1.正常血壓:是指高壓低於120mmHg,並且低壓低於80mmHg。2.成人高血壓:是指高壓大於等於140mmHg,或者低壓大於等於90mmHg。3.臨界高血壓或者高血壓前期:是指高壓120-139mmHg,低壓80-89mmHg範圍,通常對我們而言,它是一個警告,需要我們對它多加關注,增加監測的頻率。在某些患者中,我們建議減少食鹽的攝入(大多數專業人士推薦每日鈉攝入少於2.3g,相當於食鹽6g),保持體重在理想的範圍內(BMI=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亞洲人群推薦<24),進行有規律的有氧運動,同時戒吸菸、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要知道,生活方式的調整會和藥物降壓治療一樣有效 對於確診的高血壓患者,需要選擇合適的降壓藥,首先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比如年齡、性別、種族、一般狀況、心率、腎功能、伴隨症狀、合併其他疾病等,由醫生選擇治療效果好、有器官保護作用,同時又可以改善生存率和生存質量的藥物類別,用藥後進行不斷的監測和調整,直到找出適合每個人自己的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另外,特定人群選擇特定藥物,某些藥物會用於或者不能用於某些特定的人群,比如: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推薦用於糖尿病人,特別是合併尿蛋白,心力衰竭或者預防心臟病發作。β受體阻滯劑推薦用於心力衰竭或者預防心臟病發作。鈣通道阻滯劑或者β受體阻滯劑推薦用於某些有心絞痛症狀的患者。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不推薦用於孕婦。因此,醫生根據患者提及的過往及現在的健康問題,來確定哪些藥物是最好的方案。

任何藥物都會有副作用,降壓藥物也是如此。副作用的表現和程度取決於藥物的類別、劑量、代謝和個體反應。即使同樣類別同樣劑量的藥物,每個人對此的反應也不盡相同。任何一位患者開始降壓的過程,都會有或多或少的不適感,當身體適應了逐漸降低的血壓後,這些症狀通常會在幾周內消退。有的時候,我們需要選擇聯合藥物治療。比如,初始的血壓就比較高,大於160/100mmHg,或者當一種藥物不能達到很好的血壓控制,添加第二種藥物,通常會取得更好的療效,也避免大劑量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和睦家醫療


診斷高血壓時,必須多次測量血壓,至少有連續兩次舒張壓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確診為高血壓。僅一次血壓升高者尚不能確診,需隨訪觀察。如果已經確診為高血壓,吃藥後發生不適,一種可能是由於降壓藥物副作用所致;每個人血壓升高的程度所帶來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有的患者血壓稍一升高就會出現頭暈頭痛等不適,而有的患者可能血壓已經很高但並未出現不適症狀;這並不意味著沒有不適反應的高血壓就是安全的,相反,如果血壓升高沒有不適反應,說明身體做不出血壓升高應該給出的報警信號,會誤導患者不能及時採取措施,耽誤疾病治療。高血壓降壓藥通常都會有一些副作用,服用時如果不良反應可以承受且血壓能夠得到控制則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不良反應過於強烈或血壓控制效果不好,建議諮詢醫生進行藥物更換;另一種可能是,在服藥降壓的過程中,如果頭暈和高血壓都是因為血管痙攣收縮或者動脈硬化的結果,那麼緩解血管痙攣的藥物就可以降低血壓,改善腦血管痙攣所導致的腦補缺血,也就緩解了頭暈的問題;但是,如果血壓升高是為了滿足大腦供血,那麼高血壓時也不一定會出現頭暈現象,反而降低血壓會使頭暈症狀加重。


高血壓大管家


血壓升高不一定意味著就是高血壓了。我有一個同事挺年輕的,小夥子只有28歲。平時工作挺忙的,最近1個月總覺感覺頭脹、發緊不舒服。就診時發現血壓明顯升高。醫生建議做了腎上腺的相關檢查,最後診斷為左側腎上腺腺瘤導致的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所以血壓升高了,尤其突然出現血壓升高的現象,一定要到醫院進行檢查,找到血壓升高的真正原因。

通常血壓升高是指一次隨機檢測發現血壓高於了正常值,即高於了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140/90毫米汞柱的高血壓的高限。其實正常人在應激狀態下是很容易突破這個數值的。所以單純的一個血壓升高,是不能確定此人患有高血壓的。因為像這種應激條件下出現的血壓增高的現象,在休息後是可以自行回落至正常範圍的。

再講高血壓其實是有一個時間段為條件限定的。指的是血壓升高維持了一段時間,無論在哪裡測量,在哪個時間測量,在沒有任何壓力並且靜坐10多分鐘後多次測量的血壓值都超過了140/90毫米汞柱,才稱為高血壓。


大醫惠眾


  診斷血壓高不能僅依據血壓值。首先,靜坐或平臥後測得的血壓≥140/90mmHg,可以認為有血壓增高,但不能依據單次測定的血壓讀數作出高血壓的診斷。有時候,甚至有幾次血壓讀數升高也不能診斷為高血壓。如果一個人的初次血壓讀數增高,應該再重複測定一次,在隨後兩天內的不同時間至少再測定兩次,以證明血壓增高確實是持續存在。一定要排除心理緊張,比如有一類“白大衣高血壓”,平時正常,一看見穿白大衣的醫生血壓就高。   第二步是分辨高血壓的類型。大約90%的高血壓患者沒有明確的原因存在,這種高血壓稱為“原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生可能為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心臟和血管的多種改變同時存在,可能使血壓升高。知道病因的高血壓稱為“繼發性高血壓”。5%—10%的高血壓患者由腎臟疾病引起,1%—2%的高血壓患者可能是體內激素異常或服用了某些藥物而引起血壓升高。   第三步是分析患者有無其他危險因素。血壓的測定不僅能確定高血壓的存在,而且能判斷高血壓的嚴重程度。對於伴有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菸、飲酒、家族史這些危險因素的人群來說,更要特別重視高血壓。   診斷高血壓的最後一步,需要檢查高血壓對重要臟器,特別是心、腦、血管、腎和眼底的影響。患者尿液的檢測可以發現高血壓造成腎臟損害的早期證據,如尿液中檢出紅細胞和白蛋白,可能提示存在腎臟損害。儘管只有大約10%左右的高血壓患者可能發現病因,醫生通常也要盡力去找尋,對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尤其重要。血壓越高,患者越年輕,就更要尋找可能的病因。控制高血壓,先改變生活方式。


黃璇貞


很多情況會出現血壓升高的症狀,如,運動,緊張等,這時候雖然血壓升高,甚至遠遠超過了高血壓的標準,也不能下高血壓的診斷.只有長期檢測下的血壓高的患者才能下高血壓的診斷. 同樣,高血壓患者經過服藥把血壓控制在正常以內,但是他依然是高血壓病人.所以說,高血壓病和血壓高兩個概念,不能混談的.高血壓是診斷結果,是疾病名稱,而血壓高是症狀,任何單一的症狀都不能作為提供診斷的唯一依據. 高血壓對身體有很多的危害,一旦確診為高血壓病,必須要按醫囑長期系統的服藥,所以高血壓病的診斷也是十分慎重的,不要自己偶爾的測了幾次血壓高點,就給自己扣上高血壓的帽子,要去醫院系統的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