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禪位給李世民的內幕是什麼?李世民是如何奪下隋朝江山的?

1389年前,即公元626年7月2日(唐高祖武德九年農曆 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在太極宮玄武門發動武裝政變,射殺太子李建成,擊斃齊王李元吉,不久後逼迫父皇李淵拱手讓位,登上皇帝寶座,是為唐太宗。

這次政變史稱“玄武門之變”。這次政變的經過,史書諸如《兩唐書》、《資治通鑑》中的記載都受到了皇權的左右,因此十分隱晦,這也給後世留下了一個千古的謎團。



李淵禪位給李世民的內幕是什麼?李世民是如何奪下隋朝江山的?



李世民於公元598年出生在今天的陝西武功縣。作為唐國公,李淵不僅在長安擁有豪華的府第,在長安以北的武功,還建有別館,信,但至少有一點可以判斷:當李淵在取下“世民”這個名字時,他並沒有想到,日後他的這個兒子真的就幹出了一番“濟世安民”的事業來。透過史料的隻言片語,我們能發現,在不少的情況下,李淵與李世民的父子關係是比較緊張的;也就是說,在李淵的心裡,他更看重長子李建成,而不希望次子壓過了長子的風頭,所以會在有意無意間敲打敲打李世民。但偏偏上天眷顧李世民,每每關鍵時刻,這個英武少年總能出現在關鍵位置,為李淵建唐解除燃眉之急,或拿下重要戰役,從而在這個過程中立下任何人都無法企及的戰功。

這場一舉殲雙雄的戰役從公元620年七月開始,一直持續到第二年的五月。當時,王世充剛剛經歷過與李密的一場惡戰,雖然取得勝利,但已元氣大傷。李世民率部東征,經過幾次較量,將王世充緊緊壓制到洛陽城裡,使洛陽成為一座孤城。圍困半年後,眼看王世充就要彈盡糧絕,就在這時,竇建德率10萬大軍南下救援王世充。當時,李世民的軍隊也是相當疲勞了,面對腹背受敵的險境,怎麼辦?李世民果斷地否決了部分將士要求撤退的建議,而是實施圍城打援的戰略,即留一部分軍隊繼續圍困洛陽,他本人則率主力北上,佔據易守難攻的虎牢關,截住竇建德部。與竇建德的較量,幾乎就是一場耐力戰,就看誰能堅持。當時,竇建德希望越早決戰越好,李世民卻不予理睬,只在暗地裡尋找最佳的戰機,如此一直僵持到621年的四月。有時,主動權的變易往往只是一念之間,就在竇建德屢屢挑戰而不得、有所鬆懈時,李世民的軍隊突然發起進攻,將其打了個措手不及,導致全面崩盤,竇建德被活捉。隨後李世民軍押著竇建德走到洛陽城下,王世充見大勢已去,只得舉城投降。

李建成當然不容自己的皇太子地位受到挑戰,而李世民則憑著他的聲望,要來摘取這個寶座了。對比兩個集團的力量,當時,李世民其實並不佔上風。先看李建成:他有著合法的太子身份,維護自己的太子地位理所當然;他得到唐高祖和朝廷主要大臣們的堅決支持;他與三弟李元吉結成聯盟,共同對付李世民;他還是唐高祖后妃們的堅決擁護者;他擁有魏徵、王珪這樣一流的謀臣;他還可以打著合法的旗號,以名正言順的手段來整治李世民。而李世民只要對太子的位子存在任何幻想,這本身就是違法的;唐高祖已對他有所防範,自從洛陽一戰歸來,涉及到帶兵出征,已不再安排他;在攻陷洛陽後,嬪妃們由於沒有得到好處,她們從心底裡厭惡李世民,經常在唐高祖的耳旁打小報告;他的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等人,這些人都是在長期的征戰歲月裡走到一起來的,具有牢不可破的凝聚力。

相關史料沒有具體說明,這個信息是否屬於東宮的蓄意,但它明顯在提醒唐高祖:秦王要來奪他的皇位了。他拿著這個信息去審問李世民。李世民當然知道這是個要命的信息,但是他很鎮靜,他向父親揭發一個機密:李建成、李元吉淫亂後宮。後宮嬪妃是供皇帝享受的,兒子膽敢淫亂他們的後媽,其後果可想而知。李淵決定,召集這三個兒子第二天一起到宮裡來對質。翻遍所有的史料,即使是極力褒揚唐太宗的《資治通鑑》都認為,“淫亂後宮”的事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這是李世民在栽贓他的兄弟。他的栽贓看起來很拙劣,因為只要一對質,就真相大白了,他不是自己去送死嗎?然而,正是這個看似拙劣的栽贓,恰好是一個相當高明的大明宮玄武門復原圖權力之爭,兄弟相殘,一千多年前的刀光劍影已湮沒在歷史中,玄武門亦在唐末戰爭中遭到損毀,化作灰土。一個夢幻的朝代,一個魂牽的帝國,玄武門,是否還能述說?李世民繼承了他父親的良好箭法。當年,他的父親兩發兩中,射中屏風上孔雀的兩隻眼睛,從而把竇氏娶回家。現在,他只發一箭,就直穿大哥的咽喉,他知道,這一箭射出去,換回來的可是皇太子的寶座啊。隨後,尉遲敬德幫他解決了李元吉,其他將領幫他解決了兩個兄弟的兒子們。他再派殺得滿身是血的尉遲敬德去“保護”父皇。這種“保護”,實際上是以一種溫柔的方式軟禁唐高祖,要唐高祖以皇帝的名義宣佈他的“平叛”合法,並授予他以軍權和行政權。接下來是一連串的人事變化:六月七日,唐高祖正式立李世民為皇太子;六月十六日,李淵手詔“朕當加尊號太上皇”;八月九日,李世民即皇帝位。這一年,他還不到28歲,他改年號為“貞觀”。公元627年,成為貞觀元年。也許,在登位後他的歷史功績足以成就其千古一帝的地位,然在這場宮廷政變中,李世民確實扮演著一個極為不光彩的角色。所謂盛世明君的背後,絕非沒有一絲陰影。

更恐怖的是,楊玄感當初以為他起兵,天下會響應,結果除了一些草莽英雄落魄子弟,天下郡縣級別的地方政府無一個響應的——隋朝的行情雖然下滑,但還沒下滑到底部,所以他振臂一呼,響應他的只有迴音。李密勸告:“咱們快快斬倉吧,放棄龍頭股,去關中。”

上蒼總是很耐心地給人一個又一個機會,楊玄感放棄了龍頭股,解除對洛陽的包圍,降低倉位,轉向西邊發展。

然而,軍隊經過弘農郡時,當地的百姓拉住楊玄感的馬頭,苦勸他取下弘農再西行。楊玄感也想在徹底斬倉前再獲取點利潤。因為弘農郡有優質資產:糧草。於是楊玄感留下來攻城,天下大盤瞬息萬變,豈容得你貪戀那麼一小點盈利?這點盈利很可能是市場留給你的毒丸。楊玄感才離洛陽,又因弘農被套牢。隋朝各路大軍一擁而上,圍住這位仁兄一陣狂毆,楊玄感請人殺死自己,然後被隋軍剁成肉醬燒成灰燼,滿門抄斬。

這時候的李淵父子趁著洛陽鏖戰,從容在太原起事,奪取關中。李淵父子也將目光投向了龍頭股洛陽,李密王世充正在鏖戰,洛陽城布帛堆積,都用來當柴燒。當時的布帛有貨幣的功能,洛陽城在拿著貨幣當燃料用。看樣子似乎可抄底了。

此時,李密最經得起消耗最優質的資本就是糧草。他拿著這個分紅,召集天下人來效力。憑著自己雄厚的資本跟對方比燒錢,誰的錢先燒完誰就先退出市場。

王世充手中糧草越來越少,又屢次被李密擊敗,眼看著就要退出歷史舞臺了。當時投靠瓦崗軍的魏徵看準了這一點,建議說:“挖好壕溝,築好城牆,王世充糧草一盡,他就玩完。”李密意識到了這一點。我讀史書有個經驗,如果史上有人提出挖好壕溝,不與敵人交戰的策略,那絕對是上上選。勝仗不一定是打出來的,可能是熬出來的。

然而,瓦崗公司糊塗人多過清醒人,清醒的少數人拗不過糊塗的大多數人,還得順應糊塗的大多數。李密是清醒的,魏徵是清醒的,然而瓦崗軍大多數指揮層是不清醒的。以猛將單雄信為代表的一大幫糊塗蛋叫嚷著形勢大好,三天就痛滅王世充。李密無奈,只得放棄只守不攻的策略,做出了主動進攻的態勢,走上高倉位操作的路線。

而此刻的王世充也提高倉位,高風險操作。同樣一個措施,在王世充這裡卻是正確的:反正糧草不多了,靜守絕對蝕本,一博還有翻本甚至博大的機會!



飲馬長城窟行

【原文】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

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

絕漠干戈戢,車徒振原隰。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

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靈臺凱歌入。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塞外悲涼的風颳得急切,交河上的凌冰已經凍結,浩瀚的大海掀起了千百萬的波濤,陰山之下千萬裡全都落滿了白雪。

將士們戍邊在那遠遠地高高的烽火臺上,一層一層的山巒引領向上顯出了高高的氣節,眾多的戰旗被長風吹卷這,將士們在哪長城低下飲馬也不停歇。

寒冷的沙灘上連接著騎兵的足跡,狂暴的北風吹斷了那邊塞上傳來的聲樂,胡地的灰塵清掃著像那玉(冰凍如玉)做似的邊塞,羌族的笛聲和那金鉦敲擊的聲音。

與世隔絕的沙漠上干戈都 收藏起來了,可那戰車卻又不得不在那原野低溼的地方震顫搖曳。都尉們都從龍堆返回了,將軍還從馬邑凱旋而來正在捷報。

高揚著旗子讓那籠罩著大霧的地方都清淨下來了,在石碑記上他們的功名他們又是那樣的歡悅,在那荒涼的邊界上只要有一個穿著戎裝的人(作者自指)去守護,靈武臺上(朝廷)的凱歌是來源於國界。

李淵禪位給李世民的內幕是什麼?李世民是如何奪下隋朝江山的?


註釋

⑴切:悽切。

⑵交河:北方河名。

⑶瀚海:沙漠。

⑷波:沙丘起伏狀。

⑸迥戌:遠方的邊戍。

⑹高節:旗幟。

⑺朔吹:北風。

⑻玉塞:玉門關。

⑼金鉦:鑼聲。

⑽絕漠:大漠。

⑾干戈:指武器。

⑿戢:收藏。

⒀原隰(xí):原野。

⒁紀石:刻石紀功。

⒂荒裔:邊荒。

⒃戎衣:戰士。

⒄靈臺:周代臺名。

【作品鑑賞】

《飲馬長城窟行》書寫了大唐平定天下,描寫當時現實事件的史詩

這是一首漢樂府民歌,它書寫了大唐平定天下,開創貞觀之治後太宗皇帝的感慨。全詩沒有具體描寫兩軍作戰的場面,而是形象地描述了這場戰爭的發生發展與勝利的過程,是一首描寫當時現實事件的史詩。

“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切,悽切。交河,北方河名。句意為:塞外,寒風悲鳴,十分悽切,交河上,嚴冰封凍了河道。據《舊唐書·太宗本紀》所載,太宗平定宋金剛之亂時,於“(武德)二年十一月,太宗率眾趣龍門關,履冰而渡之”,可見詩中所描寫的悲壯之景當是詩人親眼所見,想必此詩亦是濡筆馬上而作。

“瀚海百重波,陰山千里雪。”瀚海,沙漠。波,沙丘起伏狀。句意為:廣袤的沙漠上,沙丘連綿不斷,陰山上千裡雪覆。此聯進一步寫塞外之景,壯闊迷茫,渲染了一種壯烈豪邁之情。其眼光,其氣度,真有指點江山,總攬寰宇之勢,這一點是此後的許多詩人都難以企及的。

李淵禪位給李世民的內幕是什麼?李世民是如何奪下隋朝江山的?


《飲馬長城窟行》寫進軍途中所遇到的艱難險阻

“迥戍危烽火,層巒引高節。”迥戌,遠方的邊戍。高節,旗幟。句意為:烽火中傳來了遠方的緊急軍情,我於是揮兵遠赴邊疆,一路上層疊的山巒引導著我的旗幟。此二句點明為救邊而出征,軍隊沿著山路前行,彷彿是山引領著隊伍,意即此戰很得天時,必將獲勝。

“悠悠卷旆旌,飲馬出長城。”句意為:風兒輕輕地吹起旗幟,我們揮師出長城而飲水放馬。馬是古代戰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到某處飲馬,意即對某處用兵,佔領某地。自秦以來,長城一直是重要的守禦工事,詩人敢為前人所不敢為,兵出長城,爭雄天下,其傲視寰宇的胸懷確實令後人追慕不已。這兩句點明瞭題中馳騁宇內,以天下為牧場之意。

“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朔吹,北風。句意為:寒冷的沙漠上,騎兵過處,跡印連綿;凜冽的北風阻隔了邊塞的噪雜之聲。這是寫進軍途中所遇到的艱難險阻。

《飲馬長城窟行》處理與邊疆少數民族的關係上,太宗是做得很成功的

“胡塵清玉塞,羌笛韻金鉦。”玉塞,玉門關。金鉦,鑼聲。句意為:玉門關一帶,胡人入侵的囂塵已經消逝,羌人們正吹著笛子,敲著金鑼,載歌載舞。大軍所指,蠻夷懾服,邊境一帶很快呈現出一片祥和、安寧的和平氣象。並非倚仗武力,更多的是以德感召,所以使羌人載歌載舞心悅誠服。《舊唐書·太宗本紀》載:“自是西北諸蕃成請上尊號為‘天可汗’。”可見在處理與邊疆少數民族的關係上,太宗是做得很成功的,從這兩句詩中就可以看到這一點。

“絕漠干戈戢,車徒振原隰。”絕漠,大漠。干戈,指武器。戢,收藏。原隰,原野。句意為:大漠之上,武器收藏,車仗過處,原野為之震動。平夷戰禍後,軍隊凱旋,所到之處,群情振奮。所謂“弔民伐罪”,正義的戰爭,人民從來都是支持的。

“都尉反龍堆,將軍旋馬邑。”龍堆,即白龍堆,今新疆庫木塔格沙漠。句意為:都尉從龍堆返回,將軍們從馬邑凱旋而歸。這兩句是互文見義,稱述得勝還朝,所用地名都是邊塞一帶,給人以真實感,此後的邊塞詩也常用這種手法,羅列多個邊關地名,雖然這些地區往往與詩中的事件並無關聯,而且地名之間常常不具有確定的邏輯關係。

《飲馬長城窟行》勵將士們努力作戰以名垂千古,邊境安寧,四境賓服

“揚麾氛霧靜,紀石功名立。”紀石,刻石紀功。句意為:旗幟飄揚,雲霧瀰漫的氛圍因之消歇,將士們功勳卓著,應該把他們的功績刻在石頭上,永遠流傳後世。這裡運用了象徵手法,“揚麾”指唐軍旗幟鮮明地出戰,“氛霧”形容外敵入侵,一片紛擾之狀。這是對將士們的稱述,也是勉勵將士們努力作戰以名垂千古,同時也是自勉。

“荒裔一戎衣,靈臺凱歌入。”荒裔,邊荒。戎衣,戰士。靈臺,周代臺名。《後漢書·桓譚傳》:“其後有詔會議靈臺所處。”《三國志·魏書·王朗傳》注:“明堂所以祀上帝,靈臺所以觀天文。”這裡指代朝廷。句意為:邊遠、荒涼之地只需一介之士戍守,朝廷中已有凱歌高奏。大唐王朝,威鎮四夷,只需很少的守兵,就可以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李唐全盛時,的確如這兩句所描述的那樣,邊境安寧,四境賓服。

【名人點評】

周唐:“走出宮體詩以外的詩作,為當時的詩壇洞開了新的氣象。”(近代)

李元吉:“好詩!古來帝王,寫此《飲馬長城窟行》甚多,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二哥。” (唐代)

聶永華:“從構意結篇、氣度格局而言,李世民此詩顯然是仿習隋煬帝楊廣的同題之作。楊廣之作共30句,雖沿用樂府舊題卻融入了早年征戰生活的實際體驗,寫得蒼勁宏亮,意脈靈動,氣宇軒昂。李世民則凝縮為12句,以密集的傳統語彙聯綴成篇,“類書化”傾向十分明顯,詩意雍蔽滯塞。因此,與楊廣之作相較,李世民對傳統語彙意象的襲用,缺乏在敏銳藝術感受基礎上的融會與創新,藝術上顯得粗糙,缺乏和諧統一的風格。”(近代)

蔣仲舒稱賞為“唐初大雅”(《唐詩廣選》引卷一)。

李世民

李淵禪位給李世民的內幕是什麼?李世民是如何奪下隋朝江山的?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說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隴西成紀,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李世民少年從軍,曾去雁門關營救隋煬帝。唐朝建立後,李世民官居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受封為秦國公,後晉封為秦王,先後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等軍閥,在唐朝的建立與統一過程中立下赫赫戰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唐高祖李淵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

李世民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公元649年7月10日(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李世民愛好文學與書法,有墨寶傳世。


李淵禪位給李世民的內幕是什麼?李世民是如何奪下隋朝江山的?


  • 中文名
  • 李世民
  • 別 名
  • 唐太宗,天可汗
  • 國 籍
  • 中國(唐朝)
  • 民 族
  • 漢族
  • 出生地
  • 武功的別館(今陝西省武功縣)
  • 出生日期
  • 開皇十八年(一說十七年)十二月
  • 逝世日期
  •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
  • 職 業
  • 皇帝,政治家,軍事家
  • 信 仰
  • 道家
  • 主要成就
  • 軍事才能卓越,助父統一中國
  • 滅東突厥、薛延陀、高昌、吐谷渾
  • 擴充教育機構,籠絡國家人才
  • 精簡政府機構,裁汰冗官冗員
  • 改革三省六部,朝廷政治清明展開
  • 代表作品
  • 《帝範》,《貞觀政要》等
  • 諡 號
  • 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
  • 廟 號
  • 太宗
  • 年 號
  • 貞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