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战役中,日本航母为什么一炸就废,美国航母的战损率却很低?

用户65268104


现代战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装备大比拼,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和平稳定深入人心,想要进行大规模的现代战争,已是不易,所以国家与国家的军事博弈都放在了战备经济等方面的比拼上面,各大国更是在核潜艇导弹等方面苦心研究,力求在国际竞争者占得先机。近代历史中,大规模的航母作战源于二战时期的日本和美国,在中途岛开展的战斗,但最终日本不敌美国而失败,这一战,日本航母损失惨重,而美国的航母损失却很小,这是为何?


日本方面航母指挥官指挥不力。在中途岛海战中,日本的第一舰队指挥官为南云忠一。起先,他命令飞机去轰炸美军的航母舰队,但是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航母的影子,随后南云忠一下了一个极为愚蠢的命令,他命令留守航母的飞机再次搭载炸弹去轰炸中途岛,后来发现美军航母后又该换为鱼雷,此时之前第一批派去轰炸美军的飞机已经返航,甲板上摆满了鱼雷炸弹,美军航母又逼近日本航母,形势极为紧张,想再次派飞机轰炸美军已是不可能,撤走甲板的炸弹也来不及,最后只能坐以待毙的让美军的飞机轰炸航母,并引燃了甲板上的大量鱼雷炸弹。

其次,日本的航母,虽曰航母,其实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加大版的战船,对于航母所需的必要条件根本没有。其设计标准本就不是按照航母的参数设计,所以在航母的安全防护方面显然经不起美军的轰炸,在工业强大的美国面前,日本的航母看起来就像一个泥娃娃,看似强大,一捏就碎。而美国的航母,防御措施做的极好,加上世界第一钢铁国的美国,航母甲板一律用钢板铺设,抗击打性能极好。

最重要的一点是日军情报失误。日本起初的得到的情报是发现美国航母在某个地方,所以南云忠一就几乎倾巢而出的派出飞机去轰炸美军,结果不久就被证实情报错误,此时返航已经来不及,只有等着挨打的份儿,于是,美军在几乎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轰炸日本航母,日本却无力反攻,加上船内大量的鱼雷军火,在美军的炸弹之下,这些航母瞬间就被炸碎沉入海底。所以说日本损失惨重,而美国却几乎毫发无损。


木剑温不胜


中途岛战役表明:太平洋战场上的美日对抗,既超出了日本的军力、国力, 又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能力。

第一、日本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战斗力和国力,对自己的装备和战术没有理性的认识。

毕竟,他之前的对手除了一溃千里的国军、就是小米加步枪的八路军、风餐露宿的东北抗联游击队。

从珍珠港事件后,半年间,日本海军已如狂澜般横扫了整个西太平洋。

向西,它的触角已经伸入印度洋,日不落帝国在它面前遭受了耻辱的失败;向东,东京玫瑰甜美的声音则一直在询问:美国海军在哪里?貌似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已经指日可待。

因此,日军一时间膨胀的厉害,沉浸在6个月连续胜利所带来的狂醉气氛中不可自拔,各方面觉得自己棒棒哒。骄兵必败,这是日本海军在这次海战中的真实写照。

同时,日本也低估了美国人将战争进行到底的决心。没有考虑到人家美国从不打败仗,从不在国际上吃亏的风格,忽视了珍珠港事件不但极大的刺激了美利坚民族的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绪,也充分发了美国巨大的工业潜力。

二、日本情报的失败,让中途岛成为对美方半透明的战场。战前,日本海军的密码被美成功破译,进而了解了日本海军的作战计划和作战部署,日军攻击目标早已暴露。

可以说,中途岛之战在最开始就偏离了指挥官山本五十六设定的剧本,不是他想象中的一场在日军选定的时间、选定的地点进行的会战;反成了一场美军精心布置的“伏击战”。

美军可以按照日军的部署和战斗指令,较为精确的定位到日军航母,先发制人,攻其要害,自然日本航母一炸就废掉了。

可以说,日军是洋洋自得的踏进了美军给他们挖好的坟墓之中。

三、日本对战场形势判断失误。导致日本的舰只虽多,却相互分散;而美国集中了自己的力量,尤其是飞机,在数量上占了明显优势。在海战中,没有空军保护的航母,等同于在“裸奔”,自然成了美军指哪打哪的“活靶子”。

四、在战术层面上,珍珠港的惊艳表现之后,日本海军对于航空力量的运用竟然还沉溺于空谈中的“九段击”作战,天真的认为,航母不过是削弱美军主力舰队的工具,真正的决战还是会在战列舰之间展开。

因此,山本五十六依然把作战平台~航母视作“可以被损失的”,他将日本海军宝贵的航母力量送到最前线与实力相当的对手进行搏杀;而自己强大的战列舰队则呆在绝对安全的后方,成了这场关键战役的看客,没充分发挥作用。

第四、日军航母本身就脆弱,与陆军的装甲武器一样,皮薄馅大。

日本本土资源匮乏,而在1941年还遭遇前所未有的国际“禁运”,非常缺乏钢材等战争资源。所以,在制造航空母舰时,多使用木质甲板。

整个二战中,日本一共建造和改装了25艘航空母舰,只有一艘大凤号航空母舰使用了装甲甲板,其它均使用的是木质甲板。而且日军燃油本身燃点就低,是个如影随形的安全隐患。

中途岛海战中,美军俯冲轰炸机投掷的炸弹非常容易的穿过木制飞行甲板,在机库内起爆,引发机库内储存的弹药的殉爆,火焰通过通气口和送气孔蔓延到其它区域,最终导致航母瞬间报废。

第五、操作细节的问题。除了在机库内存储了弹药,日军在航母甲板上也明面摆放了大量易燃易爆物品。这导致,一次被击中的结果不仅仅是一炸,击中的甲板堆满了装配完毕,随时可用的炸弹和鱼雷,美军飞机一枚炸弹落下,导致甲板上的炸弹和鱼雷就接连殉爆了,这种规模的连锁爆炸后,航母自然成了一堆废铁。

再看美国,

大家都知道,美国无穷的战争潜力, 军工业运作高效得可怕。一两天就能造一艘小军舰。一个月就能造一艘性能一般的轻型航母。

而且,据资料显示,无论是在大西洋还是在太平洋上,对德还是对日。被击沉的小航母也非常少,被击伤的不算太多,战损率都非常低。

像日本神风特攻队嗷嗷叫的“一人、一机,换一舰”,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做到与航母、舰船“同归于尽”,人家美国受损航母会很快被修复,拉出来接着打。很大程度上,这要归功于美国强大的损管和优秀的抗沉、抗爆设计,比如,用开放式机库和非装甲甲板便于快速修补和油气挥发,这在被击中后大幅减少了起火概率。

此外,还有舰队强大的防空实力。

二战中,美军的数量庞大的舰载战斗机群一直有效的保卫着整个舰队及航母自身的安全。再加上日军情报几乎都被破译,战场对美方半透明,使得美军早有准备,战损率自然很低。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抛开战术,其实是水平有限。

1942年的中途岛海战,美军以损失一艘航母的代价,击沉了日军四艘航母。日本阵亡三千多人,而美军只损失了三百多人。日本的“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号航母沉没,日本的280架战机在航母的甲板上惨遭炸毁,被击落的仅仅42架。

日本海军的航母虽多,但是,中途岛并没有支援,仅仅能依靠南云手中的四艘航母,而美军最大程度集中了优势兵力,可供中途岛作战的飞机有354架。

目的不明、任务不明

而且,南云的任务也不清不楚,又让他做火力准备,又让他消灭美军舰队,这就非常混乱了。目的不明,任务不明,这也就给日军频繁更换弹药埋下了伏笔。

当时南云更换了几波舰载机的弹药,后来干脆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堆在了那里,这就糟了。美军进攻苍龙、赤城、加贺三艘航母的时候,航母上堆着大量鱼雷炸弹,一触即爆。航母上的燃料、弹药引起了巨大爆炸,短短五分钟,三艘航母就彻底炸毁了。

美军攻击加贺号的飞行员贝斯特投掷三枚炸弹,两发射失,一发命中,结果,就是命中的那一发把加贺号击沉了。1000磅的炸弹直接砸穿了加贺号的甲板,立即引爆了加贺号的弹药,加贺号也随即发生大爆炸,几分钟之后,加贺号完蛋了。

日本的三艘航母,其实就是在美军简单甚至有很大失误的情况下受到攻击的,然而,一旦命中,这三艘航母就变成了大火球。这也不能说是南云蠢,实在也是没有什么办法。日本的四艘航母,几乎就是一次性被消灭了三艘,仅剩下一个飞龙号。本来日本PK美国,航母是4打3,一下子变成了1打3。

但是此时的日军却以为是1-1的较量,美军的约克城号第一次被袭击之后,美军抢修好了,然后日军再次发现约克城号的时候,以为是另外一艘航母,又把约克城号炸了一次。日本兵满心欢喜的以为是击沉了两艘美军航母。

日军仅剩的飞龙号,被企业号的轰炸机突袭,中了4枚炸弹,然后就是一片火海。最后飞龙号和赤城号是被南云自己打沉的,因为没用了,修不好了。

水平有限,一触即溃

日本航母是多,但是他们的航母质量非常差劲,尤其是加贺号和赤城号,这两艘所谓航母其实是战列舰改装的。赤城腿短,加贺速度慢,这两艘航母其实也是被日本人自己嫌弃的。这两艘航母的防护措施同样不到位,毕竟日本穷。而反观美军航母,大部分甲板都铺设了钢铁,这样,抗打击能力就远远强于日军航母了。战斗中,出现过日本航母甲板被炸弹砸穿的情况,这就非常悲剧了。

中途岛战役,其实日本一点胜算都没有,无论是情报还是战术还是武器装备,都是远远落后美军的,美军日军伤亡比几乎达到了1-10。讲个笑话,据说日本神风特工队驾驶飞机撞向美军军舰,结果,撞出个飞机印记来。


军武文斋


日本航母容易被击沉因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日本航母防御设计有问题,而且损管不利,美国航母防护设计较好,损管得力。第二个原因是日本的舰载机技术性能没有美国的好。于是在中途岛航母大战中,日本人的航母成了打火机,一打就着,美国人的约克城却挺住了两次攻击才沉没。

图为日本的绘画作品中的赤城号航母,图中可见其搭建在原来战列巡洋舰舰体上的巨打钢架结构上层建筑。

图为赤城号航母,可见其机库几乎式全封闭的,这样的机库使得其一旦被命中,很难释放爆炸威力。


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投入了4艘主力航母,美国则投入了3艘,结果是日本的4艘全部被击沉,而且第一波就沉了3艘,美国才沉没了1艘。这一战让人们对于海上机动作战的威力大为惊讶,也对美国的航母操作经验表示赞叹。我们先看看双方航母的防御设计,日本的航母是从战列巡洋舰改造而来,改造的方式是在原来的舰体上向上加装上层建筑和甲板,这就导致上层的高度很大。

图为影视剧中的赤城号航母画面,其飞行甲板上铺设了木材作为跑道。

这张图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出二战航母甲板上密集铺设的木材。木材最大的优势就是轻,而且防止打滑。


这样以来,在巨大的长层建筑上,所用的钢材重量就不能太大,否则影响航母航行的稳定性,这就造成日本这些航母的上层建筑几乎没有覆盖装甲,其飞行甲板和机库几乎都是一打就穿的铁皮,飞行甲板本来就薄,上面还只是覆盖了一层木板,就成了起降跑道,谈不上对俯冲轰炸的防御力。

图为日本的飞龙号航母,其机库也是全封闭的。

图为美国的约克城号航母,其飞行甲板的厚度较大,而且机库为半封闭式。


可是就是这样的结构,日本的机库还是全封闭式的,日本的舰载机整备也都是在机库完成的,要在机库完成弹药的加装和油料的注入,这样做虽然可以较好的保护飞机,也可以让航母抵抗恶劣天气能力加强,但是战时,机库一旦发生爆炸,将会引发机库内的炸弹和油路的爆炸,何况当时日本的舰载机都在机库里禁止的加装油料和弹药,这样一来,一旦被航弹洞穿飞行甲板,机库内的飞机就会被引爆,发生剧烈爆炸。

这张图可见约克城飞行甲板下的机库侧面有巨大的开口。

图为即将翻沉的美国航母,他被击沉完全是因为鱼雷。


可偏偏美国的航母当时搭载的俯冲轰炸机很多,而且较为先进的SBD俯冲轰炸机甚至可以挂载1吨重的航弹出击,即便是半挂载起飞的也能挂载500千克航弹,相对于日本97式俯冲轰炸机的250千克航弹,美国人的航弹实在是威力太大,于是这些飞机开始轰炸后,日本的航母甲板就很快被洞穿,一打一个洞,里面的飞机随之就爆炸了,一炸就沉一艘,日本航母就这样挨个沉没了。

图为赤城号航母被命中后机库发生大爆炸的场景绘画。

这张图也是日本赤城号航母被命中后的场景绘画。


而美国的约克城号航母不存在以上设计问题,再加上美国士兵熟练的损管技术,于是在第一波攻击被命中3枚250千克航弹后,还是挺了过来,但是麻烦就麻烦在日本人第二波打的还是他,因为日本人以为第一波就击沉了约克城,第二波要去打企业了,于是第二波来了之后看见约克城,以为是企业号,拉住又是一通乱炸,还丢了鱼雷,于是约克城也只能在这样密集的打击下沉没了。

图为美国海军的企业号航母。

图为刚刚建成试航时的赤城号,当时他还是双层甲板设计,可见美日航母从一开始就存在技术上的差距。


总的来说,日本的航母技术和操作经验,在当时对比美国,还是有差距的。


海事先锋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这么几个。

第一,任何航母其实都架不住轰炸。

中途岛战役,美军以逸待劳,破译了日军的情报,导致先侦察到日军航母的位置,先发制人。

日军4艘航母中的3艘,是被美军先发制人攻击中,被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在15分钟内炸毁的。

如果是日军先发制人,美军3艘航母也难逃一劫。

实际上,日军仅剩的1艘飞龙号航母发动反击,2次轰炸将美军约克城号航母炸沉。

无论日军也罢,没劲也罢,航母的防御能力都是对付不了轰炸的。

第二,自然,美军航母的防御力比日军强。

日军的航母强调进攻就是防御,自身防御能力非常弱。

相比日军航母,美军航母采用了自封汽油库,防御力稍强,所以经受住了第一次攻击,但第二次攻击中还是被击毁了。

第三,美军航母的战损率并不低。

比如美军在中途岛参战的3艘航母,约克城号当场被击沉,大黄蜂号后续也被潜艇在1943年击沉。

唯一的企业号在1942年曾经三次被日军重创,侥幸没有沉没而已。

1942年7月,企业号被命中7颗炸弹,受了重伤,舰员74人被炸死,95人受伤。

1942年8月,企业号被翔鹤号上的18架九九舰爆突破空中防御圈,共命中250公斤穿甲弹3枚,另有4枚近失。空袭过后,企业号燃起大火,飞行甲板严重受损,77人阵亡,91人受伤。

1942年10月,企业号被命中6枚250公斤炸弹,也受重伤,死44人,伤75人。


萨沙


中途岛战役为什么日本的航母一炸就沉呢?不看看当时有谁在?“雪风号”驱逐舰啊,日本想不沉都难,被称为最佳坑队友战舰,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可以看我以前的文章有重点介绍。好啦 皮一下,回归正题。

我认为当时在中途岛海战中,美国和日本的原因差距这么大,我认为主要得益于美军强大的维修和损管能力。

可以说美国的损管和维修能力异常强大 bug般的维修能力 珊瑚岛海战后,约克城号航母被炸趴窝,结果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维修能力,仅仅用了3天就让约克城号航母奇迹般了复活,并参加中途岛,带来了76架各式飞机,要知道这是当时美国估计3个月的工作量,而同时期同样的工作量,日本则需要6个月以上。所以二战时的航母,美军的打废了托回去修修就能用,而日本的基本上动不了的就自己给能沉了拉到。约克城号航母的加入使和日本的航母比例从4:2 得以提升到4:3美国再加上一个路上机场实际上飞机的数量是高于日本的飞机。


其次就是美军异常强大的损管能力,遍布航母的损管小队,可以在第一时间对航母进行灭火抢救。美军的燃料也是经过特殊处理,使其挥发小,不易燃。但是日本人就不怎么喜欢做这样的事,当然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日本人的资源短缺想能也没办法,能省就省,所以只是把燃油放在船底,所以日本的航母特别容易爆燃。


军武小咖


中途岛战役美军太平洋舰队以相对较小的代价击败了日本引以为傲的海军主力。海上巨无霸航空母舰美军只损失一艘,而日本却损失了4艘,从此日本丧失了太平洋海域进攻的能力。航空母舰1:4的战绩,有人说日本的几艘航母几乎一炸就废,美国的一艘航母被炸穿,夹板修一修又重新上战场了。是美军有什么黑科技,其实不是。

日本发动中途岛战役,其实兵力、舰队数量都是占据优势的,但由于被美军提前获悉了日军的进攻计划,加上日本军官被珍珠港的胜利冲昏了头脑,高估了帝国海军的实力,仓促攻击,犯了些重大错误,从而被美军集中优势兵力局部突破导致了失败 。日军航母所谓“一炸就废”主要是因为指挥失误。当时日本海军司令部给南云舰队下达了两个任务,一个任务是偷袭中途岛,准备登陆作战;而另一个任务机动攻击美军舰队并消灭之。这两个自相矛盾的任务导致南云中将无所适从。

开始卸下鱼雷准备空袭中途岛,但后来侦察机又发现美军舰队来袭,又被迫在两个波次的飞机上更换弹药,由于更换弹药延误了时间,导致很多飞机来不及起飞,或者起飞弹药不够,航母甲板上顿时乱成一团,来不及更换的弹药都堆放在甲板上。由于没有战机护驾,美军对航母的轰炸很顺利就完成了,甚至一架美军战机投放了一发炸弹就引爆了赤城号航母上的炸药,从而创造了一颗炸弹摧毁一艘航母的奇迹。

至于“美军航母修一修就能用”,主要是因为双方的工业经济实力差距较大造成的。在中途岛战役前发生了珊瑚海海战,日本的航空母舰“翔鹤号”受伤,需要一个月的修理时间,而在此次战斗中受伤的美国航空母舰“约克城”号,美军集中全力进行了三天三夜的抢修,就使它重上战场投入了战斗。所以美国为战争可调动的资源远远超过日本。

正是由于中途岛战役美军太平洋舰队重创了日本海军,从此日本就丧失了在太平洋战场战略主动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由此转入反攻阶段。


花木童说史


中途岛海战是日本海军自16世纪末被明朝海军打败后300多年来的第一次惨败,归根结底还是日军的整体指挥能力、协同能力的不足的弱点,而这一切又是从不重视情报工作开始。

仗还没打,日本人的作战意图和兵力情况就被美国人掌握的一清二楚。当然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可以相应的抵消一部分情报泄露的负面影响,但是日本人显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于是酿成了重大的灾难。

在开战当天,日军打击的第一个目标是中途岛的美军机场。就在刚刚结束第一波次行动,作战飞机返航途中,一架日军侦察机发回这样一份报告,说是距离中途岛240海里处发现一支舰队,好像是美军舰队,共有10艘军舰,却没有说明舰种,此时是7点28分。

这样一份粗糙的电文令日军前敌总指挥南云忠一十分恼火,美军舰队的突然出现是他始料不及的,关键是还搞不清楚对手的实力。如果只是常规舰艇还好说,如果是航空母舰,那就麻烦了,毕竟攻击中途岛的战机还在回航途中,护航战斗机也该换班,可以说是最为脆弱的时候。

焦急万分的南云忠一连连催问侦察机报告敌军舰种,同时命令所有返航和换班的战机暂时停止返航和换班以备不测。

40分钟后,8时9分,侦察机才回复信息,报告说是美军舰队共驱逐舰、巡洋舰各5艘,没有航空母舰。

南云忠一这才常常舒了一口气,命令机群抓紧换班、返航及弹药换装工作。特别是弹药换装,虽然发现了10艘美国军舰也在自己航母战斗群的攻击范围内,但是对方没有航母,也就对自己没有太大的威胁,暂时不必管他,先集中打击对自己有威胁的中途岛美军基地。

可是令南云忠一没有想到的是,距离第二条消息仅仅过了10分钟,8时20分,侦察机发来第三条消息:先前的美军舰队中好像有1艘航空母舰!

这样一条模棱两可、语句极为不严谨的情报信息恐怕是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军队中都是决不允许的!恰恰是这条信息,给日本舰队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大灾大难!

南云忠一对第三条信息信以为真,既然对方有航空母舰,说明对自己的威胁更大,必须马上予以消灭。而打军舰最有效的武器是鱼雷!

于是,准备攻击中途岛的战机卸下打击陆地用的炸弹,开始换装攻击军舰的炸弹,并且护航战斗机同时也正在进行换班和加油的过程中。

就在日军侦察机和南云忠一通信的过程中,美军152架作战飞机分成鱼雷机、俯冲轰炸机两个编队4个机群,以鱼雷机在前、轰炸机跟进在战斗机护航下分别于7时2分、50分,8时40分从3艘航空母舰上起飞,杀气腾腾的向南云忠一扑来。

9时15分,鱼雷机编队首先到达南云舰队的上空,二话不说马上投入攻击。不巧的是,日军的50架护航战斗机刚刚升空,清一色性能优异的零式战斗机。

激战近1个小时至10时10分,35架美军的鱼雷机被击落,日军虽然仅仅损失7架,但是剩下的飞机却耗尽了燃料被迫返航。 10时25分,南云忠一准备命令护航的第二波战斗机升空,接替刚刚大战了一场的第一波飞机。结果第一架飞机刚刚飞离甲板,突然听到瞭望哨的官兵喊叫:“俯冲轰炸机、俯冲轰炸机!” 正是美军的俯冲轰炸机编队杀来了,一共40架。

此时的日军航母战斗群在忙什么呢?护航战斗机还在起飞,轰炸机炸弹换鱼雷的工作还在进行当中,大大小小的鱼雷、炸弹堆满了航母甲板,还有刚刚给战斗机加完油的油罐汽车还在四处穿梭。美军轰炸机则毫不客气,对准日军航母,将一颗颗炸弹扔了下去......

美军轰炸机携带的炸弹并不多,投弹也并不精确,日军三艘航母加贺号、赤城号、苍龙号分别中弹4颗、2颗、3颗。按正常来讲,区区9颗炸弹根本不可能对3艘大型水面舰艇——航空母舰构成灭顶之灾,但是引爆了堆积在航母甲板上的鱼雷、炸弹、油罐车,一连串的大爆炸仅仅5分钟就让3艘航空母舰失去了生命力......


大将军威武K


日本四艘主力舰队航母在中途岛战役期间也不是一炸就废,山本大将钟爱有加的赤城号、加贺号航母都是被自己人击沉的,它们只是被多枚航弹击中甲板后丧失了起降战机的作战能力,尤其是因为没有装甲甲板保护,航弹直接砸穿甲板在机库爆炸,引爆了里边凌乱摆放的炸弹和鱼雷,这才导致航母彻底报废。

而航母的机库本应该有装甲保护的,易燃易爆的炸弹和鱼雷都要安放在弹药库中,很明显日本人不重视装甲,加上中途岛海战中南云忠一鱼雷换炸弹的错误纠结,最终导致了日本的航母不堪一击,严重受损的航母只是丧失了战斗力并没有沉没,虽然山本五十六舍不得将它们送入海底,但即便是拖回本土船坞没个一年半载也不可能回到战场,更何况中途岛距离日本2800海里拖拽谈何容易。

而美军航母约克城号在珊瑚海战中,之所以命中一枚800磅炸弹后仍能安然无恙,是因为它的甲板上有50mm装甲保护,而且还是命中在防护力较强的舰岛附近,因此约克城号很快就能被修复返回战场;其实约克城的搭档列克星顿号也是装甲防护力很强的现代化航母,它之所以在珊瑚海战中命丧大海与日本大凤号航母相似,并不是船体结构损伤有多严重,而是泄露的燃料导致不可挽回的大火,这艘航母被2枚鱼雷和2枚航弹命中才沉没的。

还有就是在中途岛海战中复仇的飞龙号航母,在其它三艘主力航母瘫痪之后,山口多闻司令官指挥自己势单力薄的飞龙号发起疯狂反击,但是它的舰载机少得可怜,面对美军30架无畏式轰炸机的攻击毫无招架之力,飞龙号被4枚航弹摧毁了甲板在海上猛烈燃烧,最后被己方驱逐舰击沉,根据日本侦察机拍摄的飞龙号照片显示,它的甲板前几部出现一个巨坑,其它舰体相对完好。从此飞行甲板装甲被日本重视起来,大凤号、信浓号都安装了甲板装甲。

(飞龙号各层甲板示意图)


利刃巨透社


中途岛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海军与美国海军的一场焦点战,对日本来说,一旦取得既定战绝目标,则美国太平洋舰队残余及太平洋舰队军事大本营珍珠港,就会完全暴露在日本海军的铁蹄之下。(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当然日本是没有能力灭亡美国的,按照日很海军的战略布署,以打促和,通过对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打击,把美国拉到谈判桌上,进而获得对自己比较有利的筹码,日本也不是愣头青,知道什么是肯不下的硬骨头。

但在美国方面来说,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确是遭受了重大损失,而战争失利的一大原因就是情报工作的落后,没有提前掌握或者说准确研判日本海军的作战目标,导致偷袭成功。


也就是说日本偷袭珍珠港,从一开始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这也是的美军此后加大了对来自日本海军情报的侦听和破译工作,中途岛海战看似是美军取得巨大的军事成功也不错,但前提却是一大帮情报人夜以继日努力的成果。

日军的战略布署是先佯攻阿留申群岛,然后直扑美军珍珠港军事基地的前哨阵地珍珠港,但这一战略部署完全被美国海军掌握,他们先是制造了海军支援阿留申群岛的假象,进而在中途岛附近埋伏,给日本海军来了个守株待兔。

因此中途岛海战日军从一开始就陷入了美国的口袋,珍珠港海战,日军是以少胜多,到了中途岛海战,局势则完全反转了过来,只不过日本海军家底实在不多,根本经不住折腾,不像美国,财大气粗,可以在短时间内回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