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下跌是人心所向,但是房價上漲是“大勢所趨”?可能你看錯了

文/樓市大家談(quanadcom)

這些天,“單身女性買房猛增”成為了大家談論的點,主要是指一線城市買房女性的猛增,但是看看身邊似乎也沒有多少女性買房啊,這不難讓人想到或許又是一個套路?都知道我國一般都是男性買房比較多,女方頂多付一些錢,獨立買房的還是比較少的,但是這個數據打破了我們的觀點,難道女性真的獨立了?買房是一種投資,也是自己尋找的安全感,不過也有人說這都是套路,從男人套路到女人,勢必要把房子消耗光了再建房子。只能說你真的想太多了!不過有一點確實是肯定的,那就是房價下跌是人心所向。

房價下跌是人心所向,但是房價上漲是“大勢所趨”?可能你看錯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認為房價下跌好,但是對於剛需來說房價下跌確實是他們所期望的,這幾年的房價著實讓人看不到頂,高房價的天花板太高,很多人“望房興嘆”,住房難、看病難、上學難,似乎成為了社會的一個“社會病”了,而首當其衝的就是買房難。買房有多難呢?掏空幾個錢包買房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而這種故事又極具有代表性,我國平均買房年紀不到30歲?就算是重點大學畢業的出來工作幾年,就能買得起房子嗎?可以說,沒有接受父母幫助就買房的年輕人還是比較少的,賺錢難,攢錢也難。所以房價下跌就成為了一群年輕人的最大願望。

房價下跌是人心所向,但是房價上漲是“大勢所趨”?可能你看錯了

但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從20年前你可能就該認清房價的總體是上漲的,中間或有波動,但是僅僅拿20年前的房價與現在的房價相比就知道差距了。其實就在2000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沒有多少人說起買房的事情,而現在大部分人湊在一起,一個同學聚會可能就是談工作、談房子,我國人對房子的執念是不斷加深的,甚至隨著增添的房子的金融屬性,大家更“愛”房子了。

房價下跌是人心所向,但是房價上漲是“大勢所趨”?可能你看錯了

來看看2018年的樓市吧,2018年上半年 的時候許多城市都有過萬人排隊搶房的消息,甚至有大爺大媽都在搶房,但是2018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2018年的下半年部分城市降溫明顯,金九銀十不復存在,不少知道房企的房子成交量下跌,中介裁薪、關門,給我們樓市降溫的感覺。2018年的口號還是“堅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而2019年變成了“三穩”口號,穩地價、穩房價、穩逾期,所以的活動都朝著穩定樓市進行。從2018年到2019年有什麼變化呢?2019年的樓市延續了2018年的樓市走向,依舊有城市房價下跌,但是比起我們預想中的幅度小多了。而在政策層面上來說,強調一城一策,強調房產稅的出臺,也強調“房住不炒”的基本觀念,所以縱觀這兩年的樓市,我們該知道未來樓市的走向,一定是朝著平穩發展的,而且在經濟和需求的影響下,部門城市的房價還有上漲的可能。房價下跌是人心所向,但是房價上漲是“大勢所趨”?可能你看錯了。

房價下跌是人心所向,但是房價上漲是“大勢所趨”?可能你看錯了

為什麼你看錯了“房價上漲是大勢所趨”這句話呢?所謂的大勢所趨,可能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的影響,畢竟縱觀這麼多年的房價,要說房價下跌肯定是沒人相信的。所謂的房價上漲是大勢所趨,其實針對的是房價泡沫不大、發展較好的城市,這些城市經濟實力強大,住房需求大,所以房價還有上漲的可能,不過會控制在一定範圍呢,但是如果是泡沫較大的縣城和三四線城市,可能房價還有下跌的幾率。隨著一城一策的進行,樓市遲早迴歸理性,三四線城市這些年“虛漲”的房價總會掉下來。所以,也不是所謂的大勢所趨,畢竟影響房價的因素太多了,要具體城市具體分析。

長期堅持創作不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大家點個贊,以示鼓勵。喜歡我就關注一下哦,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