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一封關於河北梆子的“說明書”,請注意查收

河北梆子的由來

河北梆子是中國梆子聲腔(包括豫劇、河北梆子)的一個重要支脈,形成於清道光年間清光緒初年進入興盛時期。河北梆子在劇種方面不僅擅長於表現歷史題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現實生活;在舞臺藝術上,無論是音樂、表演以及舞臺美術方面,都有極大的變化和明顯的提高,增添了明朗、剛勁、華麗、委婉的特點。

您有一封關於河北梆子的“說明書”,請注意查收

河北梆子《寶蓮燈 》

流行於河北、天津、北京以及山東、河南、山西部分地區,成為中國北方影響較大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河北梆子在其興盛期,還曾傳入中國東北三省、江淮地區以及俄羅斯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

2006年5月20日,河北梆子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河北梆子的藝術特點

一、唱腔分類

河北梆子唱腔分有生、旦、丑三行。屬於生行的小生、武生、基本都用老生唱腔,但不唱大慢板;屬於旦行的花旦、刀馬旦、彩旦、老旦等則用青衣唱腔,亦很少唱大慢板;淨行有一套自成體系的基本板式,有小慢板、二六、尖板、流水四種,但不甚完備;醜行也有一套自成體系的唱腔,除無大慢板外,其他板式俱全。

您有一封關於河北梆子的“說明書”,請注意查收

女聲唱腔,採用同宮同腔,男演員唱來較為吃力。正調唱腔是微調式,反調唱腔為宮調式。唱腔中的四、五度大跳進,是旋律進行的突出特點。演唱上講究“顎嗽”、“噴口”、“砸夯”等特殊技巧,聽來慷慨激越,淋漓痛快。

二、表演程式

河北梆子的表演藝術,很講究程式規範,對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徵的表演是藉助程式來完成的。在表演中,也常常運用一些雜技技巧,俗謂之“絕活”,這在短打武戲中,比較常見。

您有一封關於河北梆子的“說明書”,請注意查收

河北梆子的表演程式,與京劇表演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具體運用時較京劇更誇張、更奔放些,因之形成粗獷火爆、不尚蘊藉的表演風恪。高難特技的運用,無統一規範,因人而異。

三、行當角色

河北梆子分為生、旦、淨、醜四行,在不同行當中,其表演藝術各有特點:

生行分鬍子生、小生、武生。鬍子生在生行之中佔首要位置,又分文鬍子生、脆鬍子生)、武鬍子生三種;小生分文小生、武小生、窮生、娃娃生幾種。武生分長靠武生、短打武生,1888年梆子、皮、黃合演以前,河北梆子的武生行還沒有獨立,梆、黃合演之後,在京劇影響下,武生逐漸從各行中分離了出來,成為獨立的行當。

您有一封關於河北梆子的“說明書”,請注意查收

旦行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五類。青衣,又稱“正旦”,在劇中多穿黑色服裝,但在少數傳統劇目中也有穿白衫的青衣,如《祭江》中的孫尚香、《白蛇傳》中的白素貞等。

淨行分大花臉、二花臉、武花臉、零碎花臉四類。在大花臉行中,又分黑頭、白奸、紅頭和淨生(花臉老生)四種,每種都比較側重唱工。特別是花秀老生(淨生),為河北梆子特有,扮相素臉、白滿髯,近似老生,但唱唸及表演程式卻是花臉路子,如《慶頂珠》中的蕭恩、《三擊掌》中的王允、《撲油鍋》中的伍奢等。二花臉,重做工,又分架子花臉、武花臉、零碎花臉。

您有一封關於河北梆子的“說明書”,請注意查收

醜,又名“三花臉”、“小花臉”,分文丑、武丑兩大類。在文丑中,又有袍帶醜、道袍醜、腰包醜、神鬼醜、老醜等;武丑,又名“開口跳”,也是梆子、皮黃合演之後的產物。武行在做打上又分英雄將、鬥將兩類,習慣上稱前者為上手,後者為下手。如獸形、四劊子手、四牢子等,都屬武行應工。此外還有雜行,包括旗卒、鑼夫、傘手、報卒、車伕、轎伕、家奴、院公、丫環、綵女、龍套等

河北梆子的經典劇目

一、狸貓換太子

您有一封關於河北梆子的“說明書”,請注意查收

北宋真宗年間,闔宮歡慶元宵,李劉二妃同懷皇子,真宗求子心切,許諾誰先誕育皇子封為皇后。李妃突然臨產,劉妃為奪正宮,用狸貓換出太子.......

二、轅門斬子

您有一封關於河北梆子的“說明書”,請注意查收

北宋年間,遼國蕭太后南下入侵,大擺天門陣。為破陣,八賢王、佘太君隨大軍駐守邊關抵抗。元帥楊延昭派其子楊宗保出營巡哨,宗保在穆柯寨與穆桂英交戰,被綁赴穆柯寨。宗保、桂英一見鍾情,遂結為夫妻。宗保返營後,楊延昭大怒,要將宗保在轅門斬首示眾.....

三、王寶釧

您有一封關於河北梆子的“說明書”,請注意查收

唐懿宗時期朝中宰相王允的三女兒,不顧父母之言,下嫁貧困的薛平貴為妻。被父母趕出家門,薛平貴入伍後,王寶釧獨自一人在寒窯中苦度18年。後來薛平貴成為朝廷功臣,將王寶釧接入府中,夫妻團聚。

河北梆子和豫劇的區別

河北梆子和豫劇均脫胎於大的梆子系統,20世紀20、30年代是河北梆子的繁榮興盛頂點,而豫劇的繁榮興盛時期是20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雖然戲曲在今天所面臨的困境是一樣的,但豫劇的觀眾群目前還是比河北梆子的觀眾群要多。

您有一封關於河北梆子的“說明書”,請注意查收

豫劇《穆桂英掛帥》

在大的梆子腔系統流入兩地後,當地人民按照各自的語言傳統和習俗對其進行改造,形成了兩種不同風格的劇種,兩劇種之間既有直接的血脈聯繫又有著很大的差異,唱腔是一個劇種的顯著標志。

您有一封關於河北梆子的“說明書”,請注意查收

河北梆子《穆桂英》

河北梆子和豫劇唱腔的異同:

河北梆子的唱腔男女同腔同調,常在高音區活動,調高以do=C居多。其音域較寬,常用的音區就有兩個八度,人們謂之“高入雲霄,沉入海底”。河北梆子有很多有力度的噴口。演員若沒把噴口唱出來,下面的戲迷則不會承認他的這個唱段。另外,夯音也是其中一個顯著的特色。一般在氣口的換氣處,就會有一個夯音。如:一它要求聲音從腦後起,音量要豎起來,講究唇、齒、額的協調配合。如果這個夯音沒出來,聽眾就會認為演員沒有唱到家,因為他們聽的就是這個味。

豫劇的調高以bE調居多。早期的豫劇也是男女同腔同調,改革後有所變化。傳統的豫東調多用假嗓(二本腔)演唱,聲音高而且細。音區在小字一組g到小字二組d之間。唱腔中使用花腔較多,有明亮、奔放的色彩。傳統的豫西調多用真嗓(大本腔)演唱,聲音低沉、渾厚。唱腔中使用寒韻(哭腔)較多。20世紀50年代,豫劇唱腔改革男聲唱腔以真聲為主,結合使用真假聲相結合的“夾本音”的方法發展男聲唱腔。另外,淨行“炸音”的唱法也很獨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前,“鷹腔”(或“謳,’)的翻高八度假聲行腔的唱法現在已經不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