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为何不用电动自行车代替摩托车?

佛经缘


台湾电动自行车其实也已经

很普遍了。但是电动车还有很多局限性不如摩托车。

并且在常年摩托车的文化氛围下,电动车接受度不让摩托车。

下面槽车有理作为独立第三方向大家详细分析:

1.电动车gogoro已经非常普及,在台湾地区销量很好。原因就是有换电站,15秒换电速度超过摩托车加油,但是并不是台湾大街小巷都普及。所以使用方便程度上还不及摩托车。


2.电动车的续航是个永远的痛,正常续航70公里加上充电6小时与摩托车一箱油300公里比,毫无优势可言。被吊打完虐。

3.电动车的电机和控制器物理特性无变速器,导致急速很难突破80,在市区内通行勉强及格。想要城郊使用加上高速简直成为奢望。

4.燃油机物理特性就比电机扭矩更强更持续,因此在台湾延绵不断的山路上电动车好像弱鸡一般游走。

5.台湾的摩托车使用历史比较久,对电动车这种新生交通工具的适应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进行消化


总而言之,台湾人民不喜欢使用电动车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人文的主观原因。


槽车有理


在台湾,几乎台湾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机车(摩托车),台湾成年人口约1700万,总户数约800多万,但机车数量却高达1400多万,每年甚至新增80万台机车。而在国内,无论是一二线城市,大街上最多的就是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的操作门槛低,只要手脚齐全的上手基本都能骑,而且电动自行车使用成本也低,充电相对摩托车来说显得更加环保!

那么台湾为何不用电动自行车代替摩托车?

答案是:不禁摩

放眼全世界,也只有中国大陆大规模使用电单车而已。台湾机车更便宜,使用成本更低,续航里程更长。电动自行车也许会在未来胜出。但是目前电瓶技术暂时突破不了,续航里程不解决的话,电单车是干不过摩托车的!

台湾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其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二分之三,地平底约占三分之一。骑着骑着到了山坡,摩托车的爬坡能力远高于电动自行车。

由于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的驱动方式不同,电动自行车蓄电池驱动,其时速通常在20km/h以上,最高能开到50-60km/h,国家标准的最高时速是40km/h。而由汽油机驱动的摩托车,很轻松就能开到60-80km/h,经常在宽敞人少的马路上,看到一溜烟轰隆隆过去的,开到接近200km/h的情况都有。因此,在像山地多的地方用电动自行车代替摩托车是不现实的。

内地与台湾比较相似的就是重庆了,重庆至今还有很多摩多车,很少在路上看到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估计重庆的同学体会比较深刻,上下坡是电瓶车不能征服的痛。


车里VS车外


1 环境问题,电从哪里来?

经查阅国家统计局数据得知,我国2017年火力发电整体占比为71.8%,绝大部分为燃煤发电。

台湾地区由于空气污染及核能政策政治化则显得更加激进。根据台湾电力公司数据,2017年台湾天然气发电占比达到38%已经和燃煤发电占比完全相等,而且计划将天然气占比在2025年进一步提升至50%。可以说在台湾用电还是相对环保的,只是由于电力政策激进的原因会造成电力短缺。如果大规模普及电动车,电力短缺会更加严重。

2 环境问题,铅污染。

天能超威依然污染严峻 铅蓄电池业远景堪忧

关注临沂这起环境污染案,上了《中国环境报》头版头条

江西工业园铅污染阵痛

根据2017年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白皮书,目前电动车产业中电池依旧以铅酸为主,目前市售车型中锂电占比不足10%,且是在未考虑铅蓄电池天量存量的情况下。

3 电动车爬坡问题

电池放电通常状况下有个最大放电电流值,一旦超过了这个阙值是会对电池造成很大危害的。电动车发动、爬坡、载重、高速行驶等等情况都是电池大电流放电的典型代表。

爬坡时电机除了本来的阻力外还需要克服车身重力做功,耗电是平时的好几倍。

而台湾地区是个多丘陵山区的交通环境,爬坡是日常通勤中经常会遇到的交通工况。

4 经济性及维修保养

由于禁摩令的一部分原因,国内普通铅蓄电动车购买使用保养成本远低于摩托车。但综合成本需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经济实力和不一样的日常使用需求来考虑,无法一概而论。以台湾地区的市场表现来看他们更愿意接受摩托车,市场表现说明一切。

5 未来前景

近几年各国的电动汽车替换内燃汽车的未来规划都已相继出炉,各国的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规划也都早已制定,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技术也是一直在不断进步,绿色清洁的电能是世界各国面对未来的一致选择,是即将到来的无可逆转的浩荡潮流,电动车终归会在不久的将来彻底取代燃油机车。可以怀念,毋需停留。


2030威胁论


很简单,因为台湾不禁摩,放眼全世界,也只有中国大陆大规模使用电单车而已。台湾机车更便宜,使用成本更低,续航里程更长。电动自行车也许会在未来胜出。但是目前电瓶技术暂时突破不了,续航里程不解决的话,电单车是干不过摩托车的,请关注:容济点火器

台湾本身也算是丘陵地带吧,这种地方摩托车比电单车强多了,如果是一些平原地区,使用电动车上下班是可以的,但是稍微有一个坡,就不是太方便了。

用车也讲究方便性,电动自行车,需要充电一个晚上了,如果能加油就可以跑的,一般人还真不愿意折腾这个。

虽然电单车使用成本会便宜点,维修业简单,但是刹车和安全性远远不如摩托车。

另外电瓶用1-2年就要更换,对比发动机可以长期使用也是弱势


容济点火器


在台湾的街头随处可见正在等红路灯的摩托车,安静停在路边的摩托车。我们在台湾的偶像剧中也可以发现很多骑摩托车的场景。在台湾,摩托车能够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摩托车比汽车方便,比电动自行车驱动力足。

台湾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其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二分之三,地平底约占三分之一。骑着骑着到了山坡,摩托车的爬坡能力远高于电动自行车。

由于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的驱动方式不同,电动自行车蓄电池驱动,其时速通常在20km/h以上,最高能开到50-60km/h,国家标准的最高时速是40km/h。而由汽油机驱动的摩托车,很轻松就能开到60-80km/h,经常在宽敞人少的马路上,看到一溜烟轰隆隆过去的,开到接近200km/h的情况都有。因此,在像山地多的地方用电动自行车代替摩托车是不现实的。最典型的就是重庆,重庆至今还有很多摩多车,很少在路上看到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

(战斧摩托车,可达到600多km/h速度)

二,摩托车已变成一种文化

台湾俚语中就有“你这个人很机车诶”,这里面机车就是摩托车。

摩托车可以代表热血:摩托车的高速度,能够很方便进行改装,所以能够成为赛车的工具。无论是游戏“暴力摩托车”还是影视作品中关于摩托车赛车的桥段,可以说,摩托车已经成为年轻人热血与勇敢的象征。

摩托车可以代表帅气和酷:加大油门,一骑绝尘去,轰隆隆声声响,一个转弯画出一个完美的弧线,停车,拿下头盔,露出邪魅一笑。影视作品里不都是这样演的吗?尤其是台湾的偶像剧,比如:

所以,摩托车已经融入到台湾文化中的一部分,成为一个文化标签,有电动自行车难以取代的地位。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镁客网


第一是因为台湾不禁摩。

台湾的上下坡特别多,这是平原地区的同学无法体会到的痛。

电瓶车咕咕咕半天上不去,摩托就可以轰个油门就上去了



我估计重庆的同学体会比较深刻,上下坡是电瓶车不能征服的痛。

就算能征服,电池也很难受,电机也很难受。

这在影视作品里面就可以看到区别,台湾的电影里面经常有那种上下坡的意象。



大陆这边的电影我们常见的是一条长长的路,通往广阔的远方。

这就是因为两岸人民对于生活环境经历的不同,产生的群体意象。

第二为啥大陆这边禁摩呢?

因为大陆这边的的反黑历史。



大陆这边的黑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利用摩托机动的,这种交通工具速度快,对路况要求低,对于犯罪分子来说非常方便。

我家里就有一个亲戚,走路的时候被路过的摩托扯链子,脖子上的肉被挂掉一大块,链子也断了被抢走了 。



除了抢劫,摩托在大陆还被大范围利用来伤人。

高速行驶的摩托上的人拿一把刀,砍伤路人,黑帮火拼,都是非常可怕的历史。



更可怕的是国内严打黑帮的时候,这些东西还被用来拒法,伤害我国平民以及警务人员。

前面也提过,国内平原众多,你可以想象平原上,几十辆超过一百码速度的摩托可以给执法带来多大的困难。

电瓶车最多六十码的捉鸡速度,也就上下班用用了。



所以摩托在国内被禁的原因是很多样化的,其实主要也是城市内不能骑,三线以下还是可以看到摩托车的身影。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便宜好修的电瓶车方便,公共交通日渐方便便宜,摩托自己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


学写作的丧失


台湾不是不想用,而是台湾本土的电动自行车极其垃圾。台湾本土厂商又不给力,其实何止是电动自行车啊,台湾岛内搞保护政策,保护本土汽车业,纳智捷这个牌子听说过没?就是台湾的,保护这么多年,保护出啥来了?大家去搜索纳智捷这个牌子,有几个人说它好过?

台湾不是没有对电动自行车给予补助,我把补助列给你们看:


剩下的我不列了,台湾所有的城市对于电动自行车全部有补贴。

补贴了这么久,台湾生产出像样的电动车了吗?

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价格


注意啊,那个“9200元/台”是“补助金额”,不是台湾电动自行车的金额,9200台币相当于人民币约2065人民币,补助都补助的这么高,那么台湾的电动自行车售价多少钱?


这是直接在露天拍卖下截的图,就这个级别,60V的就要35000台币,相当于人民币


7857!你敢相信啊。

我随便在淘宝上找一个,我根本都不去细细挑选,随便找一个60V的电动车


比台湾便宜了一半还多。


台湾电动自行车哪里搞的下去?


李建秋的世界


这个跟地势以及政策有关系,比如咱们成都禁摩,只能骑电动车入城,并且地势平坦,电动车丝毫不费劲。而重庆山城,你能见到电动车吗?自行车就更少了,关键不禁摩。台湾受日本文化影响,机车文化在台湾深厚,造车品质也比这边高,为何要用电动车。


马拉车市


台湾人不会算账,你电动车一年用的电费顶多是摩托车的三分之一,摩托车经常骑的话一个月加100的油,半年换机油、空滤100元,一年的费用在1500左右,一年多单油费和保养费用就够买辆新电动车了。而电车两天充一次电的话,费用一年也就300元,而且基本不用保养,优势孰好孰坏想必一比便知,更进一步的话,电车三年后换新电瓶,换五块,也就800元(旧的给卖电池的),又能骑三年,摩托呢?三年后又得花更多的钱保养。台湾不禁摩可能也是因为摩托车企比较多,他们也因此头疼,如何转型升级?早晚被电动车所代替,而这一点大陆走在了他们前列?他们应该虚心像大陆学习,而不是经常闹一些类似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云云这样的笑话。


无边夜雨y


沒在台灣生活的都別拿自己地域的理解去揣摩它地。台灣的城市發展,是由網狀多點的小城鎮串聯起來而成一個大都市的,不是一個單極發展向外擴張而成的城市。所以出行的方向是多點多線中距離的(單向超過5公里以上,以我而言,我每天騎機車單向通勤距離是10公里,這都算近的)。本者都市密度低、街道狹小,再加上長期對大眾運輸發展的漠視,摩托車有效地解決了台灣人出行的問題。另外還有一個是,鮮少有一個通勤區是完全的平地,A點到B點呈現一個斜率是基本款,各地到處是土丘。

要發展電動機車/禁燃油機車,頭號問題,就是續航距離如何解決。Gogoro用了兩顆48Vdc、20安時的電池,總共1920瓦時的電能,綜合工況也只能騎40公里,比起加一次4公升95汽油可以跑上150公里,仍然差太多。這就是為什麼台灣到電動機車發展的不好的原因。

另外要讓大陸網友了解的,電動機車是時速超過40公里、一樣要上牌的機車,騎乘必須有機車駕照、遵守相關交通法規。如果是講符合大陸規範的那種質量20公斤以下/時速20公里以下的電瓶車,那種車無法通勤,連討論都不用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