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考入清華北大:一對陝北夫妻的家風傳奇


“一門四名校,五娃皆才俊”:一對陝北農民夫婦養育了三男兩女共五個孩子,居然有四個考入清華和北大,還有一個正在備考並與兄姐相約在名校團圓!這幾個出自普通農家的高才生,用智慧和刻苦書寫了寒門傳奇。當然,人們更想知道的是,他們的父母又是怎樣成為“育人典範”的呢?

四子考入清華北大:一對陝北夫妻的家風傳奇

飽嘗沒有文化苦

2018年7月16日,在陝西省延安市召開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推進會議上,延安市安塞區區委書記任高飛代表區委、區政府,給榮膺“耕讀家庭”稱號的吳治保一家頒發了30萬元獎金,以表彰吳治保和妻子胡珍愛為國家培養了多個可用之才。

吳治保開心地笑了:“這下子,以後供孫子孫女們讀書,再也不用借高利貸了……”

從安塞開車出發,沿著彎彎曲曲的道路行駛,走過一段土路,大約20分鐘後,迎面可見一排四孔窯洞,坡前還有個不大的小院——這就是吳治保和胡珍愛的家。

四子考入清華北大:一對陝北夫妻的家風傳奇

清華園前的全家福


吳治保和胡珍愛都是延安市安塞區五里灣村的普通農民。因從小家庭貧困,吳治保只讀到初一便輟學務農。“因為窮,加上沒文化,我差點連老婆都沒討到。”他說。而吳治保的妻子胡珍愛更是一天書也沒讀過,她特別羨慕有文化的人:“當時在我心裡,讀過初中的人已經有很高的文化了,所以當有人把他介紹給我時,我答應了……”

那時已經實行土地承包責任制,農民完成上繳任務後,餘糧自己可以賣。胡珍愛因為不識字,每次賣糧都得和丈夫一起去。“家裡有這麼多孩子上學,每學期開學都要一筆不小的開支,借錢是免不了的。”有一年為了孩子開學,胡珍愛去找一個熟人借錢。借條是熟人打的,胡珍愛相信對方,就在上面按了手印。不料明明借的是180元,年後熟人來要賬時卻硬說是380元。面對白紙黑字,胡珍愛有口難辯,只得自認倒黴。吳治保曾跟著鄉親們外出打工,很多鄉親都在建築工地當上了施工員、水電工等,他卻因文化太低連圖紙都看不懂,只能賣苦力。

吳治保對妻子說:“現在這個社會,沒有文化什麼都幹不了。我們這輩子就這樣了,但再苦再累,也要供養孩子們學文化、上大學。”這話說到了胡珍愛的心裡。

然而,家裡只有黃土高坡上幾畝薄地和幾十棵果樹,想供養這麼多孩子讀書成才,談何容易!

秋天蘋果成熟的時候,胡珍愛一擔擔地挑到安塞走街串巷去賣。賣完一擔,再回去挑一擔,從早晨到天黑,每天至少要賣三擔。從家裡走到安塞城區有一個半小時的山路,七八十斤重的蘋果往往壓得胡珍愛直不起腰來。“中途我最多隻敢休息一次,因為越休息越覺得擔子沉,我害怕少賣一擔。”她一次次咬牙再咬牙地往返于山城之間,直到肩膀已感覺不到疼,因為雙肩長滿了老繭。

蘋果賣完了,胡珍愛就做豆腐賣;豆子做完了,再擀麵皮賣。冰天雪地裡挑著東西下山去賣,路上摔個鼻青臉腫是家常便飯。儘管如此,胡珍愛卻一點也不敢懈怠,肚子餓得咕咕叫也捨不得吃。因為她知道,自己擔子上挑的是孩子們的前途和全家人的希望!

榜樣力量最無窮

被問到把這麼多孩子培養成才,有沒有獨特的方法時,吳治保說:“我們沒什麼文化,哪懂什麼教育?”

其實,任何事情的成敗都是有原因的,只不過他們的方法太普通,太“笨”。長子吳雲峰讀小學三年級時,有一天在上學路上玩得把書包都弄丟了。吳治保知道這事後,沒有打也沒有罵兒子,只是對他說:“書包都沒了,還上什麼學?就在家裡幫你媽掰玉米吧!”

那是開學不久,玉米地裡又悶又熱,玉米葉片在人的身上劃出一道又一道血口子,玉米絨鑽到人的毛孔裡,又疼又癢,再加上汗水浸泡,那滋味別提多難受了。看別的孩子都揹著書包從田邊的路上高高興興地去學校,吳雲峰就跟父母認錯說:“爸、媽,我再也不敢了,回到學校我一定好好讀書!”但吳治保說:“不行,今天已經下地了,必須把玉米收完,幹到天黑。做什麼事都不能半途而廢。”從那以後,無論哪個孩子,只要不好好讀書,就讓他回來跟著父母勞動。勞動後怎麼辦,他們自己決定。

可貴的是,胡珍愛賣家裡的農副產品時,偶爾被兒女們發現,他們都會過來幫忙。有一次,胡珍愛挑著一擔蘋果到縣城賣,恰好被放學出來吃飯的小兒子吳天峰看到了。吳天峰連忙到學校食堂給媽媽打來飯,讓媽媽吃完後,他陪著媽媽一起賣蘋果。沒想到,胡珍愛無意中遇到一個債主,對方抓住蘋果筐不放,非要胡珍愛把還欠著的200元還上才肯撒手。胡珍愛見好話說盡債主仍不放手,覺得讓兒子丟了臉,不禁流下眼淚。

正當她不知所措的時候,吳天峰已經飛快地跑回學校,把一套自己看過的學習資料賣給同學,拿著20元錢又跑了回來。他把錢遞給債主說:“你放心吧,錢不夠以後我再還。媽,你別哭了,那套資料我已經看過了,都會做。我定好好讀書,讓咱家過上好日子……”胡珍愛感動得破涕為笑。

四子考入清華北大:一對陝北夫妻的家風傳奇

30萬元獎勵“耕讀家庭


回到家,胡珍愛卻受到丈夫的批評:“欠債還錢是我們大人的事,你怎麼能讓娃們知道呢?這樣做,他們怎麼安心學習?”儘管胡珍愛並不是故意的,但她也意識到這一點,所以一個字都沒有辯白。從此夫妻倆達成共識:只要五個孩子能有學上,自己再苦再累,遇到再大的困難,特別是沒錢不得不貸款借高利貸,都儘量不讓孩子們知道,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們安心上學。

好在五個孩子都特別懂事。作為家中的長子,見父母太辛勞,吳雲峰曾把重點高中的錄取通知書藏了起來,想輟學幫父母掙錢養家。直到開學後,錄取學校派人找到他們家,吳治保夫婦才知道。“我們是又感動又心疼,咱農民唯一的出路是讀書,做父母的,再苦再累也不能耽誤孩子們的學習啊!”吳治保嚴厲地批評了大兒子:“你是長子,困難面前不僅不能退縮,還必須要做出榜樣來,讓弟妹們跟你學。學費不是你該擔心的事,屬於家庭的責任,我和你媽自會擔起來!”

吳雲峰意識到自己責任重大,一邊從內心感激父母,一邊帶頭認真學習。在他的帶動下,每天一大早,只要聽到父母起床了,五個孩子全都趕緊起床,摸著黑,各自拿著課本到院子或學校的燈下背書。每到節假日,兄妹五人都會抽出時間和父母一起勞作。吳雲峰經常告誡弟妹們:“我們一定要記住兩件事:一是我們只有通過讀書,才能改變我們家庭的命運;二是無論到了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父母是怎樣用血汗供養我們讀書的,永遠不能忘本!”

不少人,包括吳治保的父母和岳父母都曾勸他們說:“你們家裡孩子多,能供三個男娃上學就可以了,讓兩個女娃回家幫你們做家務吧,反正她們遲早要嫁人的,就別再硬撐著了。”但吳治保夫婦不這麼想,在他們心裡,男孩女孩都一樣,手心手背都是肉。做父母的不能讓一個孩子輟學,必須給他們每個人改變命運的機會。“即使女娃遲早要嫁人,但沒文化的村姑和女大學生嫁的人能一樣嗎?”吳治保反駁親友們說。

安塞是毛主席生活過的地方。可貴的是,吳雲峰從小就閱讀《毛澤東選集》,學習毛澤東思想、延安精神。“雖然我們家的生活條件很苦,但比延安時期強多了,至少我們不缺吃不缺穿!”加上受到父母的薰陶,他覺得只要有堅定的信念、有奮鬥的目標,任何挫折都是在磨練意志,克服一次困難就越過了一道坎,就距離成功又近了一步。

2011年,吳雲峰考入清華大學軟件工程學院。當年春節,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飯時,吳雲峰對幾個弟妹說:“我能考上清華,你們也一定能。我們五兄妹在這兒立個約定:5年後,咱們北大清華見,你們說好不好?”四兄妹都特別佩服大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一起說:“我們一定努力!”

貧寒之家出才俊

談到兄妹幾個除了受父母勤儉堅韌的品行影響外,是否還有其他外在動力。他們不約而同地談到了延安保小。

延安保小的前身是延安時期創辦的“陝甘寧邊區戰時兒童保育院小學部”,第一任校長是毛澤東的老師徐特立。在這裡,吳家兄妹從小聽革命傳統故事,以革命先輩為榜樣,嚴守紀律,養成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生活習慣,這讓他們受益匪淺。

“我現在到清華了,但是我覺得受到的最好教育是在延安保小。”談及小學教育時,吳雲峰有感謝不完的老師。“是母校嚴謹的治學態度造就了我現在的成績。”吳雲峰牢記保小教給他的“認真”二字,說這是他能把學習搞好的基礎。“我感覺從小教會孩子做什麼事都認真的學習態度,比教會他任何知識都重要。”

老二吳大燕是長女,從小身體較弱,在保小讀書期間,因營養不良經常會流鼻血。老師知道後,像媽媽一樣給她擦鼻血,併為她熬上小米粥,把最軟的饃饃給她吃。“那時老師的仁愛之心就讓我懂得,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負眾望。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將來也好報答他們。”

老四吳青峰,從小學習成績一般,沒有被關注過,很少被誇獎,甚至鄰居邀請吳家成員做客時,也會把他給忽略了。他高中畢業只考上一所三本院校,大哥打電話來了解情況時,他都不好意思說。大哥鼓勵他:“別忘了我們的約定,如果夢想只是說在嘴上,那是毫無意義的!”

吳青峰牢記大哥的話。但考慮到父母太不容易,他不願意復讀:“我可以考到清華或北大去讀研。”大學期間,他堅持每天早晨6點鐘起床。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每天過著宿舍、教室、餐廳三點一線的生活。

吳天峰是家中的老小,但他沒有得到父母的任何特殊照顧,身上也沒有一點嬌生慣養的壞習氣,學習起來特別刻苦。談到自己的父母,吳天峰動情地說:“他們真的不容易,我們只能通過好好學習,爭取將來有能力報答他們。”

2015年6月,老大吳雲峰又開始在清華攻讀博士學位。同年,小兒子吳天峰也被保送到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攻讀碩士學位。2017年6月27日,老二吳大燕和老四吳青峰分別收到清華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學電子通信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至此,吳家五個孩子中,已經出現一個普通本科生,四個清華、北大生,其中不乏名校碩士和博士!

二女兒吳改燕,從西安醫學院畢業後進入陝西省婦幼保健院工作。後來,她辭去工作,開始備考,準備邁進清華或北大的校園,將一家人的夢畫圓。“我現在是家中學歷最低的人,我得向哥哥姐姐學習,和他們在清華或者北大校園團聚!”吳改燕信心滿滿地表示。

胡珍愛為小女兒加油鼓勁:“只要你們決定做的事情,我們都會支持,並且相信一定會成功!”

2018年暑假,陝西師大幾位教授走訪吳家後,總結出吳家“五子皆才俊”的主要原因:一是家長的支持。因為有家庭的支持,孩子們的學習和工作才會有動力,就算遇到挫折,也有底氣支撐下去。二是適宜的教育方式。“如果孩子在學校不好好學習,就領回家跟著我們一起下地幹活,讓他們體會父母沒有文化要吃的苦頭。”這種教育方式雖然簡單,卻最能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和貧窮帶來的痛苦,從而激勵他們苦讀。三是身邊人的影響。吳治保的孩子,既受到父母對文化知識追求的影響,較小的孩子又受到哥哥或姐姐的影響,讓刻苦學習通過家風在兄妹間“傳染”,所以寒門出人才絕非偶然。

寒門五貴子,國家之棟樑,他們才是真正的“富二代”!

原載於《農村青年》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