渍状斑、腐烂、恶臭、枯死!令姜农头痛的姜瘟病


渍状斑、腐烂、恶臭、枯死!令姜农头痛的姜瘟病


姜瘟病又名姜腐烂病、姜腐败病、姜青枯病、姜腐朽病。姜瘟病是生姜最为严重的一种土传病害。为害损失率20%-30%,重病田损失可达70%以上,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为害症状

渍状斑、腐烂、恶臭、枯死!令姜农头痛的姜瘟病

姜瘟病

渍状斑、腐烂、恶臭、枯死!令姜农头痛的姜瘟病

姜瘟病

渍状斑、腐烂、恶臭、枯死!令姜农头痛的姜瘟病

姜瘟病

渍状斑、腐烂、恶臭、枯死!令姜农头痛的姜瘟病

姜瘟病

渍状斑、腐烂、恶臭、枯死!令姜农头痛的姜瘟病

姜瘟病

渍状斑、腐烂、恶臭、枯死!令姜农头痛的姜瘟病

姜瘟病

渍状斑、腐烂、恶臭、枯死!令姜农头痛的姜瘟病

姜瘟病

渍状斑、腐烂、恶臭、枯死!令姜农头痛的姜瘟病

姜瘟病

渍状斑、腐烂、恶臭、枯死!令姜农头痛的姜瘟病

姜瘟病

渍状斑、腐烂、恶臭、枯死!令姜农头痛的姜瘟病

姜瘟病

渍状斑、腐烂、恶臭、枯死!令姜农头痛的姜瘟病

姜瘟病

关键词:渍状斑、褐色、腐烂、恶臭、枯死

姜瘟病主要危害地下茎

根茎部染病,一般发生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邻近根部,发病初始产生渍状斑,扩大后病部呈淡褐色,表皮逐渐失去光泽,后根茎部组织变褐色,后期软化腐烂,仅剩表皮,表皮内可溢出灰白色黏液,具恶臭气味。

植株地上部分由于根茎内部组织开始坏死,造成叶片呈凋萎状,叶色暗淡,叶缘褪绿卷曲,叶片易脱落,直至全株枯死

收获后贮藏的姜块仍可继续染病,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溢出灰白色恶臭黏液,并蔓延加重危害。

与姜腐霉根腐病的区别:

姜腐霉根腐病发病初期,植株地上部的茎叶先从下部叶片的尖端及叶缘褪绿变黄,后扩展到整个叶片,且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至整株黄化凋萎后枯死

姜茎基部出现水浸腐烂状,刨根检查地下块茎褐变,根系不发达,有的发软变腐烂,一碰即脱落,植株生长衰弱,叶片变黄,直至枯死。

土壤湿度大时,茎基部出现白色霉层,植株容易倒伏,姜农又称"烂脖子"

姜瘟病属细菌性病害,姜腐霉根腐病是真菌性病害带有细菌性发生。

主要区别如下:

1、姜腐霉根腐病发病时,姜的分支都有可能叶子发黄,姜瘟病是从主芽开始底叶发黄。

2、姜腐霉根腐病的姜植株倒伏利害,姜瘟病较轻。

3、姜腐霉根腐病是从茎基部发病从上至下发病,姜块

从外至内腐烂,姜瘟病是从嫩芽处或根部传染,姜块一开始没有腐烂症状,但是得病的姜块切开后,内部已经变色发暗。

4、姜瘟病腐烂后明显比姜腐霉根腐病更发臭。

5、姜瘟病的生姜切开后有乳白色液体而姜腐霉根腐病没有。

渍状斑、腐烂、恶臭、枯死!令姜农头痛的姜瘟病

姜腐霉根腐病

发病原因

病原为青枯假单胞杆菌,属细菌。

姜瘟病为一种细菌性病害,该病原菌存活的温度为5-10℃,最适25℃左右,52℃10分钟可以致死。

病菌可在种姜、土壤及含病残体的肥料上越冬因而可通过病姜、土壤及肥料进行传播,成为翌年再侵染源。

病菌侵染时多从近地表处的伤口及自然孔口侵人根茎,或由地上茎、叶向下侵染根茎,病姜流出的汗液可借助水流传播。

姜瘟病流行期长,为害严重。通常6月开始发病,8-9月高温季节发病严重。

其发病的早晚、轻重与当年的气候及降雨量有关

,一般温度越高,潜育期及病程越短,病害蔓延越快,尤其是高温多雨天气,大量病菌随水扩散,造成多次再侵染,往往在较短时间内就会引起大批植株发病。因此在发病季节,如天气闷热多雨,田间湿度大,发病严重;反之,降雨量较少,气温较低的年份往往发病较轻。

此外,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砂质土,一般发病轻,而地势低洼,易积水,土壤粘重或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

如何防治

1、重在预防。大姜进入三股叉时期时,要及时灌根预防。可以选择:甲霜灵+琥胶肥酸铜+甲壳素灌根综合防治姜瘟病。

2、注意轮作,尤其是在多年种姜的老姜田,最好实行4年以上的轮作。

3、严格选种,消除种姜带菌隐患。

收获前,在无病姜田里严格选种,选长势强,分枝多,无病害症状的健壮植株,单独收获和贮藏;第二年催芽前再选颜色黄白,表皮光滑,无病害表现的肥大姜块做姜种,避免姜种带菌传播病害。

4、不偏施氮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姜田要选地势高燥、排灌良好的地块,高畦栽培。

5、清理田园。

发现病株及时连根拔除,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并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

6、药物防治。

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1000-1500倍液;或垦克菌600倍液,或20%叶枯唑600倍液,或20%噻菌铜5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500倍液;或用70%敌克松600倍液灌根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