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朝後期宦官專政都可以殺皇帝,而一些明朝宦官專政永遠主宰不了皇帝?

老混蛋就是我


唐朝中後期的太監可以殺皇帝,這應該是對唐朝歷史的誤解之一了吧。由於歷史教科書對安史之亂之後的唐朝歷史一略而過,而各種歷史科普讀物,又偏著於從李唐皇室的立場去描述太監這個群體。因此,唐朝中後期的太監便給人一個可以殺戮皇帝、隨意廢立天子,甚至為所欲為的印象。但其實這個印象是不太對的。

事實上,唐朝中後期的宦官與東漢和明朝的宦官沒有本質性的區別。唐朝宦官之所以給人一種能廢立皇帝的錯覺,是因為唐朝宦官和皇親國戚搞在了一起。宦官確實參與了政變,但是宦官背後都是有指使人的。



先說一下唐朝宦官為什麼能位高權重。首先是因為他們代表了皇帝;其次是他們代表皇帝掌握了軍隊。唐朝太監掌握的神策軍,就是他們在後來囂張跋扈的資本。

那麼,神策軍是什麼部隊呢?

所謂神策軍,就是安史之亂後,在藩鎮割據和驕兵橫行的現實下,唐朝皇帝認為如果沒有一支兵力充足的禁軍作支撐,來拱衛京畿長安的安全,那麼朝廷中樞的權威是蕩然無存的。大唐天子想要保證自己的威嚴,就必須掌握一支直接由中央控制的武裝力量。而這支由西北藩鎮調到長安,直接歸中央調度的武裝力量,就是神策軍。

組建了神策軍後,皇帝還要給這支軍隊選一個信得過的統帥。

首先,皇帝自己親自統領行不行?事實證明這是不可行的。一國之君跑去當軍頭,簡直讓人笑掉大牙。

第二,交給皇親國戚行不行?事實證明這是在找死。唐肅宗遙尊玄宗為太上皇的故事歷歷在目,誰敢信任皇親國戚?

第三,交給武將行不行?事實證明這也是不可行的。因為安史之亂後,武將的忠心已再難被皇帝信任。

第四,交給文官行不行?事實證明這也是不可行的。因為文官大臣的能力和威信被多次證明不足以統軍。並且文官掌軍後,也會像武將一樣也會尸位素餐,中飽私囊。一點也不比武將靠譜。

既然文管、武將都靠不住,那麼皇帝就只能選擇信任太監了。縱然太監也是稀爛,可是太監靠得住啊。唐德宗李適在位期間,他痛定思痛後,不再反覆,最終確定了以宦官掌管禁軍的制度。而唐朝的宦官掌軍,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唐德宗在確立宦官掌軍後,一開始是不怕宦官的。因為唐德宗把神策軍的進行分化,不讓一個人統領神策軍。為了監督神策軍,唐德宗又確立了讓太監擔任樞密使的制度,太監和神策軍的護軍中尉共同向皇帝負責。也就是說,當時向皇帝負責的人有四個。在這種多人制約的權力架構下,皇帝要除掉具體某個宦官,其實是很容易的。

但是如此一來,皇帝要想除掉整個宦官集團就不可能了。因為這意味皇帝要和整個宦官集團做鬥爭,難度太大。而且,即使皇帝能夠成功剷除了宦官集團,也沒有什麼用。因為朝廷不能沒有禁衛軍,而禁衛軍又不能交到武將和文官的手上。所以最終,統領神策軍的人還是宦官。

可能有人會好奇,神策軍是禁衛軍,為什麼神策軍要死心塌地的跟著宦官混呢?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神策軍也是一群武將,他們與藩鎮沒有本質區別。而武將在當時屬於濁流,是受屬於清流的文管集團的蔑視的。相對來說,武將和宦官更合得來。因此神策軍也就願意為宦官賣命了。

而當神策軍與宦官搞在一起後,他們就變成了足以和外朝的文臣士大夫相抗衡的強大政治集團。那些覬覦皇位的皇子親王、後宮嬪妃們就會跟宦官和神策軍搞在一起,結成盟友。這才是中晚唐時期,宦官屢屢參與到宮廷政變,並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根據正史記載,確實死於宦官之手的唐朝皇帝,只有唐憲宗、唐敬宗兩人,而暗殺他們的太監並不是得寵的高級宦官,都只是希望通過弒君,達到飛黃騰達目的的無權且地位教低級的宦官。

另外幾個皇帝的死,其實跟宦官都沒有很根本的關係。

比如唐宣宗的死,表面上是宦官乾的,但實際上的幕後策劃人是時為皇太子的唐穆宗和其母郭貴妃。是太子和后妃策劃了弒殺唐憲宗的宮廷政變!而直接動手的宦官,僅僅是受其指使罷了。

比如唐順宗之死,表面上也是宦官乾的,但幕後策劃人是唐憲宗。這這跟明英宗的奪門之變一樣。只不過唐朝太監把病重的唐順宗給弄死了。而明朝太監沒有把病重的明代宗弄死。但是死與不死,還不是新皇帝的個人意思。

因此,唐順宗和唐憲宗之死,本質上也是親子弒父,報應不爽,動手的宦官只是新皇帝的殺人之刀罷了。

再比如唐敬宗,他倒算是真正意義上被宦官弒殺的。但是刺殺他的太監並不是權勢滔天的大太監,而是整天被唐敬宗凌辱、不堪受虐的低級宦官。這就好比嘉靖時期的一群宮女因為不堪虐待,鋌而走險刺殺嘉靖皇帝一案。如果她們僥倖成功了,按照評價唐朝太監的說法,是不是可以說“明朝宮女權力何等之大,竟能殺戮天子”?

所以,關於唐朝宦官如何權勢滔天,竟可以廢殺天子,皇帝只是其傀儡的說法,其實是不準確的。



最後說說甘露之變,因為這一事件是李唐皇帝和宦官集團的最著名的一場衝突。

首先拋結論,甘露之變,唐文宗會失敗,是因為他野心太大,完全不懂朝堂的平衡之道。他竟意圖將宦官集團和士大夫朋黨一網打盡,恢復唐朝前期皇帝的威福自傳之權,卻全然不計後果。這就必然會失敗了。

首先,唐文宗依靠李訓、鄭注兩個並不得人心的官員去奪權,將當時朝中的牛、李二黨盡皆貶斥,這就得罪了文官集團。

然後,唐文宗又打算以一場大規模殺戮,從肉體清洗宦官集團。這一下他又得罪了整個宦官集團。而神策軍是與宦官是穿一條褲子的,得罪了宦官也就等於得罪了神策軍。

試想一下,得罪了文官、宦官、武官,唐文宗他要是能成功,這就是見了鬼了。

後來失敗的唐文宗被軟禁,宦官集團殺盡了朝中的李訓、鄭注黨徒,進而還想得寸進尺,還想殺戮異己,從此獨佔朝堂大權。

但是,外藩的藩鎮不幹了,以昭義鎮節度使劉從諫為首的外鎮強藩紛紛上表,聲討太監的罪過。太監惹不起外藩,最後只得被迫收斂,把文官的代表,牛、李兩黨的高級官僚再請回朝廷執政。這一事件就說明了,唐朝的太監其實真的沒到擅自廢立皇帝的霸道程度。



說完唐朝再說明朝。事實上,明朝的太監比唐朝的要厲害的多。

因為唐朝皇帝的皇權不強,地方有眾多的藩鎮存在,宦官們在中央雖然大權在握,但是在地方上的地位並不高。藩鎮們壓根不鳥宦官!而明朝就不一樣了,明朝是高度集權的時期,掌權的太監只要在紫禁城一呼,則地方便會瞬間百應,爭相的拍馬屁。

這個區別,其實就是皇權的大小。而不是宦官權力的大小,這一點一定不能搞混餚。

總結:唐朝的宦官與東漢、明朝無異,都是皇帝用於平衡士大夫和武將兩大集團的一個工具罷了。只不過唐朝皇帝對皇子宗親的限制力太差了,沒有像明朝一樣徹底的該死藩王。因此才給了唐朝宗親和太監聯合,一起搞掉了七八任皇帝。如果沒有這些皇子宗親做後臺,宦官是絕不敢廢立皇帝的。


Mer86


唐朝的太監和明朝的太監,雖然都是太監,但從根本上講不是一個次元的存在。

唐朝歷史上,的確有很多權宦,從最早的魚朝恩、李輔國,到後來的仇士良、田令孜,唐朝的權宦數量要比明朝多。不過明朝的太監們知名度遠高於唐朝,什麼王振、劉瑾、魏忠賢,那都是太監中的太監,是大名人。

不過唐朝的太監相比於明朝,那權力真是大太多了。唐朝的太監為難皇帝不是一次兩次。唐玄宗退位後,曾經被李輔國數次羞辱,代宗繼位後,李輔國居然對代宗皇帝說了這樣一句話:

“大家內向坐,外事聽憑老奴”。

“大家”是唐朝口語中對皇帝的稱呼,李輔國的意思是,皇上你就往裡靠靠吧,外面的事聽我的就行了。

能跟皇帝說出這種話,說明唐朝的太監權力已經大到了無與倫比的地步。更諷刺的是,唐代宗聽完這句話,居然沒有任何辦法處理李輔國,最後不得不找了一個刺客把李輔國刺殺了。

之後百年中,太監對皇權也是屢屢挑釁,甚至出現了甘露之變中大太監仇士良指著皇帝的鼻子罵的事情。

而這種事在明朝,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



明朝的太監,無論權力多大,都是皇帝的一條狗。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九千歲魏忠賢,那是中國歷史上太監製度的集大成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魏忠賢對天啟帝,不敢有半點的不敬。都御史楊漣上書彈劾魏忠賢,魏忠賢怕天啟帝處理他,嚇得肝膽俱裂,幾乎精神崩潰。

而魏忠賢看起來徒子徒孫遍佈天下,可是崇禎帝朱由檢,一個沒有任何根基的普通親王,上臺後僅僅幾個月就把魏忠賢給連根拔了,著名的太監劉瑾,明武宗消滅他只用了一個字條。

因為明朝的皇帝制度帶來的優勢太大了。

為什麼同樣是太監,太監和太監的差距就這麼大呢?

因為唐朝太監和明朝太監的權力來源不一樣。

明朝的太監,權力來源於批紅權。所謂批紅權,就是太監有權力替皇帝批准內閣的奏章。但這只是一個很虛無縹緲的權力,皇帝可以讓你批,也可以不讓你批,一切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間。

明朝太監的徒子徒孫也好,狗腿子也好,真正依附的都是那個替皇帝批紅的權力,或者說從根本上講還是依靠皇帝,而太監,只不過是皇帝隨時可以換下的代言人而已。

但唐朝的太監不一樣,唐朝太監的權力來源,是軍權。


如果瞭解唐朝歷史,就會發現,唐朝的宦官干政,是從安史之亂之後開始的,安史之亂以前從未有過類似記錄。

這個鍋,說到底怪唐肅宗。唐肅宗為了搞掉他老爹唐玄宗,因為沒有人支持他,不得不拉攏太監李輔國。後來唐肅宗當了皇帝,就自然而然的把兵權交給了最信任的李輔國,開了唐朝宦官亂政的先河。

安史之亂之後,地方藩鎮做大,唐朝朝廷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必須保證自己擁有一支強大的中央軍,也就是常駐在長安的神策軍,人數在十萬人以上。

那麼這支中央軍交給誰帶領呢?

很遺憾,是太監。

為什麼交給太監?就不能交給別人嗎?

自己帶領?不可能,一國之君去當軍頭,就沒有了任何當天子的體面。

交給皇親國戚?唐朝的皇室關係太不穩定,從玄武門之變開始,皇室內鬥就沒有斷過。弟弟殺哥哥,兒子逼父親、外甥殺嬸嬸等等。每次政變,這些皇親國戚都要拉攏神策軍,如果把禁軍交給他們,那政變不更加頻繁了?

交給武將?別逗了,地方藩鎮剛剛勉強消停下來,在中央又搞出來一個藩鎮?

交給文官?唐德宗還真這麼幹過。

唐德宗繼位初期,因為對太監非常反感,於是把禁軍兵權收回到自己手裡,交給了文官。

結果,幾年以後,關中地區突然爆發了“涇原兵變”,一夥亂兵在長安造反,萬分危機的時刻,皇上想找禁軍——找不到。

為什麼找不到?後來才知道,這些官禁軍的文官,為了撈錢而吃空餉,大部分的禁軍根本就沒有這個人,軍餉讓當官的貪了。而僅有的這些兵,也都是託關係上的名單,很多人都是長安的小商小販或者紈絝子弟,根本不在兵營。所以皇帝有難,禁軍沒有任何人來救駕。

後來亂兵殺進了皇宮,唐德宗實在沒辦法,一群親信太監們自己拿著武器,保護唐德宗逃出來長安。

“還是太監靠得住”——這是唐德宗當時的想法。

唐朝皇帝發現,太監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忠誠,不會造反。

太監不可能當皇帝,所以不可能造反。而且太監的服務對象只可能是皇帝,不可能另起爐灶,投靠藩鎮和文官的可能性很低(在前期)。把兵權交給太監,總不至於造反。對於皇帝來說,這就夠了。

但是,到後來,唐朝的太監們已經完全掌握了朝廷的兵權。他們發現,不是自己的權力來自於朝廷,而是朝廷的權力來自於自己了!

唐朝後期,朝廷勢力衰微,朝廷威嚴全靠禁軍在維持,也就是太監在維持。

這時候,唐朝的太監們自然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朝廷的核心決策者,唐朝宦官的權力也就達到了巔峰。

不過,要說明一點——唐朝太監的權力雖然大,危害卻沒有明朝太監大。

為什麼呢?因為唐朝的朝廷就沒什麼權力,太監可以在朝廷裡亂政,卻折騰不到地方頭上。地方手握重兵的藩鎮們才不屌你長安的幾個死太監。而明朝不一樣,明朝是高度集權的政權,太監一旦把持朝政,危害是全國性的,因此才有全國到處修“生祠”的超級太監魏忠賢。


小約翰


唐朝與明朝都出現過大太監權傾朝野的情況。可是,細細品讀就會發現明朝的太監諸如王振,劉謹,魏忠賢之輩權勢再大,也翻不出皇帝們的手掌心。唐朝則不然,像李輔國,魚朝恩之流,時有左右政局,擁廢君王的舉動。之所以出現如此巨大的差別在於這麼幾點:

1.外臣宦官的互相制衡。

唐朝大宦官重來不是勢單力薄的個人。他們往往在內朝呼風喚雨的同時還在外朝中扶持親信擔任外朝第一人宰相。雙方交相呼應,總能將事情做的有若"人心所向"。即使事情出現紕漏也能相互掩蓋,矇混過關。於是朝政大權便握在了這一夥人手中,皇帝也只能無奈的作為傀儡。



明朝則不然,皇帝總是刻意的營造一種外廷與內朝對立的局面。我想明朝長期保持東廠,西廠等特務機構未嘗沒有激化朝臣宦官敵對的想法。再加上明朝取消了宰相制度。使得外朝行使權力不再能隨意集中在一個人手裡,而是分散再多個人手中。人多秘疏反而難以做大事。而且,雙方涇渭分明,權責劃分明確。最好的反例便是張居正與馮保一內一外徹底掌握了明朝朝政十年時光,除此之外再無特例。

2.宦官內部的權力制衡。

唐朝的大太監往往是一人獨尊。其他的全是他的徒子徒孫。所有宦官能掌握的權力不能掌握的權力全部控制在一人手中。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腐敗。天長日久難免這些人會產生別的想法,眼中容不下別人。

明朝則不同,宦官的權力被分為不互相統屬的幾部份。比如幫助批閱奏章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和掌管特務機構東廠的督公,次一等的大太監更是有數位之多比如司禮監秉筆太監以及御馬監的大太監。幾方常常互相攀比,時有對抗。而他們誰能略勝一籌全賴皇帝聖心獨裁。所以這幾方不會想著威脅君權,反而只會一心巴結皇帝。所以,權傾一時的劉謹和魏忠賢才會一道聖旨便身首異處。這是有一大堆替換者在後邊虎視眈眈。

3.政權的穩定及兵權的分散。

唐朝出現宦官亂政全部是在安史之亂後。此時的唐朝中央政府處於風雨飄渺之中,權威逐漸下降。各地藩鎮大多隻想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少有忠君報國的想法。即使中央發生宦官廢立皇帝。只要還是李家人當皇帝,這些藩鎮都是可以妥協的。而且,他們應該還樂見其成,畢竟越妥協他們獨立自主的權力越大。兵權方面,中央徹底掌控唯有神策軍,偏生這支部隊從唐肅宗開始便掌握在宦官手中。其他軍隊都是藩鎮私兵,僅在維護自己利益時出動。


明朝則非常好運氣。除了靖難之役,未曾出現過太嚴重的政治危機。即使有小的困難也總有肱骨之臣站出來力挽狂瀾。所以整個明朝的政治環境基本穩定。至於兵權,明朝前期採用衛所制,兵馬分散於各地。後期採取募兵制,各省均由各省總兵掌管。從未出現一人掌控天下兵馬的情況。所以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來各地的勤王之師。

4.思想鉗制做的到位。

明朝時期,朱元璋首開八股取士。等到宣宗朱瞻基的時候,乾脆在皇宮大內開設"內書房"邀請大學士為一些年輕宦官授課,講的都是些忠君體國任勞任怨以及八股文。而是否是內書房出身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日後是否能身居高位。所以明朝的那些大太監們也早已經深受八股的影響。很難有反抗君權的行為。


綜上所述,明朝的閹禍未曾造成大的影響。主要原因是明朝的中央集權制度更加完善,政局穩定以及思想鉗制到位。


歷史的拐點


唐朝宦官的可怕已經到了令人驚悚的地步。後世往往說安史之亂後宦官才崛起,實際上,唐朝宦官真正起來是在玄宗時期,代表人物是不太知名的楊思勖,正是此人的幾次軍事行動奠定了唐朝宦官囂張跋扈、殘忍詭詐的面貌。明朝宦官與之相比無異於小巫見大巫,而且顯得十分猥瑣醜惡,遠不如唐朝宦官那樣權勢熏天。


一、開元盛世的陰影

臨淄王李隆基誅殺韋氏之時,楊思勖以內常侍身份深度參與,李隆基以之為爪牙,稍後又賦予兵權,命其征伐南方叛亂。楊思勖作為第一位掌兵的宦官,其所作所為令人驚恐不已,《舊唐書》載,此人殘忍好殺,一旦掌握兵權,就開始擘畫內侍系統的權力格局。他第一次帶兵平叛就搞了個“京觀”,第二次出兵即殺了3萬人,第三次出兵殺了2萬且又築“京觀”,第四次殺了6萬且喜歡剝頭皮……可見此人之可怕,一般的武將也遠遠不如他的軍事才幹和秉權好殺的性格。更有甚者,楊思勖為玄宗誅殺亂臣時,極盡殘毒,內給事牛仙童竟被他挖心斷肢,又“割肉而啖之”。因此他深得玄宗皇帝信任,爵封虢國公,加驃騎大將軍,80歲才壽終正寢。

《舊唐書·宦官》:楊思勖,本姓蘇,羅州石城人。……思勖有膂力,殘忍好殺。從臨淄王誅韋氏,遂從王為爪士,……開元初,安南首領梅玄成叛,……詔思勖將兵討之。……盡誅其黨與,積屍為京觀而還。十二年,五溪首領覃行璋作亂,……斬其黨三萬餘級。以軍功累加輔國大將軍。後從東封,又加驃騎大將軍,封虢國公。十四年,邕州賊帥梁大海擁賓、橫等數州反叛。思勖又統兵討之,……,斬餘黨二萬餘級,復積屍為京觀。十六年,瀧州首領陳行範、何遊魯、馮璘等聚徒作亂,……斬其黨六萬級,獲口馬金玉鉅萬計。思勖性剛決,所得俘囚,多生剝其面,或剺髮際,掣去頭皮;將士已下,望風懾憚,莫敢仰視,故所至立功。內給事牛仙童使幽州,受張守珪厚賂。玄宗怒,命思勖殺之。思勖縛架之數日,乃探取其心,截去手足,割肉而啖之,其殘酷如此。二十八年卒,時年八十餘。

此後的高力士、黎敬仁、林招隱、尹鳳祥等,權力已經大過節度使,但凡殿頭供奉、監軍、入蕃、教坊、功德主當等事務,宦官皆為皇帝代理人,以至於“宇文融、李林甫、李適之、蓋嘉運、韋堅、楊慎矜、王鉷、楊國忠、安祿山、安思順、高仙芝因之而取將相高位”。當安史之亂後,太監正式掌握神策軍兵權,成為唐朝權力格局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系統,政治、經濟、軍事上,皆為舉足輕重的利益集團,其權勢自然能夠廢立天子,唯有藩鎮能夠與之一較高下。


二、明朝宦官只是奴才

明朝宦官總體上只是皇權的附庸,明太祖建國後已經基本上框定了宦官的權力空間,主要承擔一部分情報工作(刺事),可以說是受到嚴格限制的。永曆帝才開始擴大內侍系統的權力,“蓋明世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諸大權,皆自永樂間始”。 明朝士大夫也往往引用唐朝宦官事蹟勸諫皇帝,因此明朝宦官的權力並不是太大,遠不如唐朝那樣是一個強大的權勢集團。


《明史》所見宦官囂張的最高峰,大約是萬曆帝時期。那些宦官四處為虐,《萬曆野獲篇》甚至記載太監強姦婦女的怪事。即便如此,仍可以看到,明朝宦官主要是皇帝的工具,用以斂財和制約官僚集團。就算最強大的魏忠賢,也只是通過監察權來恐嚇百官,最多能形成一個派系,不可能在皇權之外形成獨立性很強的權力集團。另外,明朝宦官也沒有出現唐朝楊思勖、仇士良那樣可怕的人物。

《明史·葉釗傳》:……武宗立,應詔陳八事,中言:“宣、大被寇,殺卒幾千人。監督中官苗逵妄報首功,宜召還候勘。宦官典兵,於古未見。唐始用之,而宗社丘墟;我正統朝用之,而鑾輿北狩。自今軍務勿遣監督,鎮守者亦宜撤還。且國初宦官悉隸禮部,秩不過四品,職不過掃除。今請仍隸之部,易置司禮,俾供雜役。罷革東廠,移為他署。斯左右不得擅權,而後天下可安也。”又乞召還劉大夏,宥諫官戴銑等。劉瑾怒,坐斷獄詿誤,逮下詔獄,削籍歸。講學西江。瑾誅,起禮部員外郎,未聞命卒。學者祀之石鼓書院。

歷史咖啡


宦官也就是所說的太監,在中國曆代的王朝中,無論是哪個朝代宦官都是不滅的存在。宦官是指在中國古代被閹割後失去性能力而專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員。又被稱寺人、閹(奄)人、閹官、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內監等。然而在唐高宗時期,改殿中省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監,少監。後來宦官都被叫做太監。

根據記載,我國在秦朝和西漢時期的宦官並不都是被閹割的;在《後漢書 宦者列傳序》中記載“宦官悉用閹人,不復雜調它士”所以說直到東漢開始,宦官才全部被閹。因為在皇帝的後宮有皇太后、皇帝的妃子 宮女等,如果允許男侍隨便出入,難免會發生穢亂宮帷的事情。所以皇帝絕對不允許有其他男人在宮內當差,於是宦官就被全閹了。

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中,宦官亂政的例子數不勝數,白居易曾經寫道過”麒麟作脯龍為醢,何似泥中曳尾魚“,他的這句詩就很好地反映了當時宦官的驕橫。那麼為什麼唐朝後期宦官專政都可以殺皇帝,而一些明朝宦官專政永遠主宰不了皇帝?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宦官專權最嚴重的三個朝代,莫過於東漢、唐朝和明朝了。在唐朝宦官的權力達到了最大,當時的宦官們簡直是人生到達了巔峰,宦官們居然可以隨意做到廢立皇帝,殺害三公,在這一點,宦官做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然而明朝宦官專政永遠主宰不了皇帝。在小編看來是雖然兩者都是宦官專政,然而他們處的時代背景卻不同。

唐朝是歷史上宦官權力最大的朝代,唐朝後期的皇帝們都深受著宦官專權的苦,然而在唐朝,哪怕是由盛轉為衰敗的唐玄宗時期,高力士這樣的大宦官也只是皇帝的老僕人罷了。

但是唐朝在安史之亂中將唐朝中央武裝力量消耗殆盡,於是皇帝就開始組建忠於自己的神策軍,神策軍剛組建時由軍將統領,但是這些軍將是有異心的。尤其是經過了涇原兵變,唐德宗自己都被趕出了長安,於是他將神策軍交給宦官掌管。結果宦官有了兵權,權利越來越大。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而明朝則不一樣。朱元璋在原有官僚制度的基礎上擴大了錦衣衛的權力,使錦衣衛直接聽命於皇帝,加強了皇帝的專權,而且在明朝沒有皇帝的授權,宦官也是沒有任何權利的。所以明朝宦官的權勢再大,還是要聽皇帝的。

總之宦官專權的出現,正是因為皇帝擔心自己的皇權被人奪,最終才選擇相信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的宦官,於是授予了他們權力,讓他們與威脅自己皇權的勢力相互制衡。然而宦官的權利越來越大,宦官也可能走向專權,而反過來威脅到皇權了。所以在中國曆代的王朝宦官專權這一幕不斷的上演。


無筆史官


歷史上宦官專權,不止是唐朝和明朝 ,實際上東漢也出現過,十常侍之亂就是東漢末年。

對比三朝,最嚴重的可以說是唐朝。因為漢朝有外戚和宦官制衡,而且漢朝末年,人心依舊思漢。宦官和外戚專權的原因,只是因為皇帝大多年幼繼位;

唐朝最嚴重的原因是:唐朝中期以後藩鎮割據,中央實權很小,掌握在手上的軍隊就更少了,而唐朝中央最精銳的神策軍一直是宦官把持;這些宦官如果在勾結藩鎮,殺皇帝,廢立皇帝都是小事;

明朝的宦官相對影響較小的原因是:明朝權利結構是由皇權,內閣,宦官三駕馬車構成,宦官本身沒有權力,只是依附在皇權之上,所以想主宰皇帝永遠不可能


熙閱歷史


意義很簡單——唐朝太監掌握兵權,明朝太監只有蓋章權

唐朝的太監從唐玄宗李隆基重用高力士、楊思勖開始興起,安史之亂後從李輔國開始掌握兵權,魚朝恩時建立並掌握神策軍,成為唐朝在藩鎮割據時代不滅的重要力量。因此,唐朝的太監是保障李唐江山在藩鎮割據時期屹立不倒的兩大支柱之一。另外一個支柱是文官集團。

明朝的太監,雖然被朱元璋命令禁止干政,但朱棣奪位後,由於丞相被廢除,所有的治理政務都壓在朱棣身上,朱棣沒有他老爹朱元璋那麼搏命,於是就慢慢的把一些日常性的治理權力交給文官集團的內閣和太監集團的司禮監。明朝的太監看似權力很大,但只掌握錦衣衛、東廠、西廠等三大特務組織,根本不足以構成對皇權的威脅。這就是為什麼崇禎帝一紙詔書就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魏忠賢給殺了的原因。太監集團成為明朝皇帝制衡文官集團的工具。

臺灣的柏楊將太監時期分為三期:

漢朝是第一次宦官時代,以小皇帝+太監VS太后+外戚的權鬥為特徵,從漢和帝和太監鄭眾逼殺竇憲開始,到袁紹殺宦官、董卓廢少帝立漢獻帝為止,合計100年;

唐朝是第二次宦官時代,以皇帝+太監+文官VS割據藩鎮的權鬥為特徵,從755年安史之亂,李亨和太監李輔國發動馬嵬驛之變殺楊國忠開始,到903年朱溫發動宮廷政變,誅殺宦官接受,合計149年;

明朝是第三次宦官時代,以皇帝挑撥太監VS文官權鬥為特徵,從1435年明英宗朱祁鎮即位,司禮監太監王振掌權開始,到1627年崇禎帝誅殺魏忠賢結束,合計192年。

唐朝太監是皇帝軍權的保證

太監李輔國在擁立唐肅宗李亨即位上功勞很大,因此唐肅宗即位後,就任命李輔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府行軍司馬,成為唐朝太監掌握兵權的開始;763年,因為吐蕃進攻長安,唐代宗任命魚朝恩為天下觀軍容宣慰處置使,並統領神策軍。

太監集團除了擁有禁軍兵權之外,還有派遣到各地藩鎮擔任監軍的權力。除了軍權,太監集團還干涉政事。太監通過和朝官系統(南衙)相對比的北司,以中使身份干預朝政,開始掌管樞密院、宣徽院等機要實務機構。

唐朝太監廢立皇帝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1、826年唐文宗以前,太監只能以君主的意志進行,只有參與權力,並非決策權力。

2、826年唐文宗到859年唐宣宗時,太監只能趁國君病重或將死時,偷偷摸摸的篡改詔令以達到廢立目的。

3、873年唐懿宗之後,太監擁有完全廢立皇帝的權力,可以光明正大的廢立皇帝。

總的來說,唐朝太監雖然擁有廢立皇帝的權力,但太監本身並非鐵板一塊,也是分為不同集團,各集團之間內鬥也非常厲害。但不管怎麼說,太監集團延續了李唐的江山。

明朝太監是皇帝行事權力的工具

明朝的太監分為4個階段:

1、禁止太監干政的朱元璋時期。朱元璋廢除丞相,集君權、相權於一身,導致工作量暴漲:平均每天要批閱150件奏章,裁決400個案件,合計550件。

即便朱元璋再怎麼工作狂,一個人無論如何也搞不完這些工作量的。於是朱元璋設立內閣大學士來幫助處理,即:票擬。票擬後的奏章要通過太監轉交給朱元璋。

朱元璋害怕中轉的太監干政,於是立下不得太監干政的鐵碑,並禁止太監讀書識字。

2、建文帝時期,對於太監也是非常嚴格的,稍有違反即送有司治罪。朱棣在靖難之變中得到了很多太監的幫助,於是即位後就重用太監,如鄭和、侯顯、王景弘等;讓太監管理錦衣衛、東廠等。

3、明宣宗時設立內書唐,讓大學士陳山教授宦官們讀書識字,同時授予司禮監代理皇帝批奏章的批紅權。自此之後,明朝的太監因為得到教育,比起漢朝、唐朝的太監們素質要高很多。

4、第三次宦官時代,是從太監王振開始。王振、曹吉祥、汪直、劉瑾、馮保、魏忠賢等。

明朝太監所能掌控的就是廠衛,即錦衣衛、東廠、西廠、內廠:

朱元璋設立錦衣衛是為了監控大臣,提防大臣反叛;

朱棣設立東廠,是為鎮壓反對自己的官員——靖難之變奪位朱棣也心虛啊;

明憲宗設立西廠,是認為東廠、錦衣衛不足以相信,於是設立新的機構,以喬裝平民方式在宮外偵察臣民動向,消除反叛隱患;

明武宗設立內廠,不僅僅是監視臣民,還監察錦衣衛、東廠、西廠。

總的來說,明朝太監就是幫皇帝幹活的:

1、替皇帝堅持臣民,防止反叛;

2、替皇帝進行文書工作,日常性政務披紅;

3、派駐各地,替皇帝監督地方或貿易港口稅務。

綜述

唐朝時太監有兵權,有參政權力,因此能夠影響或獨立廢立皇帝,但同時太監也是保障李唐存在的支柱力量。唐朝太監和唐朝皇帝是利益共同體,彼此影響。

明朝時太監並無兵權,只是代表皇帝行使權力,和朝廷冊封的治理官員一樣,都是治理工具。明朝太監是明朝皇帝的眼耳手腳,專門替皇帝幹活。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唐朝和明朝都形成了兩套獨立但又相互影響的體系:以行政力為主的朝廷文官體系,和以監督力為主的太監體系。當然唐朝的太監體系,不僅僅是監督,還有能力干預朝政。這是明朝太監體系做不到的。

由於信任問題,基本上皇帝用嘴對文官集團說話——公開的,用心對太監說話——私下的。於是有時候太監就成為皇帝的心,或假冒皇帝的心,對文官集團說話。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大家好,我是錟錟,本文1009個字,閱讀時間大約3分鐘

今天跟大家講一下唐朝後期混亂的因素之一的宦官勢力,唐文宗除了著名的牛李兩黨的黨派之爭之外,另外一股勢力就是宦官階級。

唐朝後期的宦官,權勢越來越大,而且內部也有派系。朝官與宦官,本是水火不容,故當時有“南衙”(朝官所在地)“北司”(宦官所在地)對峙之說。但由於宦官所處的有利地位,朝官們不得不與之接交。當時牛李兩黨中的朝官,對宦官的態度大體可以分為3種。

一種是與宦官中某些人關係較為密切。當時宦官也會扶持一些文官,幫助入相位,如李宗閔。使其能夠與牛黨的牛僧儒並列抗衡,幫助排擠政敵李德裕出朝等等。

如李宗閔在文宗朝因宦官之助而人居相位,引拔同年牛僧儒並列顯秩,排擠畋敵李德裕出朝。

第二種是雖然不與宦官同流合汙,但也不敢直授其鋒,公然抗爭。

牛僧信就屬於這一類型。敬宗時,宦官王守澄專權用事,牛僧儒不敢多言,只是求外出為官,避禍自安。宋申錫謀除宦官事洩被貶,牛僧儒又愉偷地在文宗面前辨白,表露出不苟同於權闖的政治立場。

第三種則是對宦官進行程度不同的鬥爭。如令狐蔻、李固等人就屬此類。

而宦官呢,也充分利用朝官之間的矛盾鬥爭,來擴展和鞏固自己的權勢地位。很清楚,牛李黨爭激烈多變之時,朝官的注意力主要集中於內部政敵間的角逐,無暇旁顧宦官的專權。大宦官王守澄歷久不衰,與此有很大關係。有人因此把外朝(朝官)與內廷(宦官)之間的關係,形容為反襯關係:外朝愈見其動,內朝愈顯其靜;外朝轉靜,內廷則可能要動。而近半個世紀的外朝變動,自然給內廷宦官的不動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時期與機遇。為了給自身的發展贏得時間,創造機遇,宦官們自然曉得如何使朝官們鬥爭不已。這不能不說是“牛李黨爭曠日持久的一個重要因素。

當年唐文宗在面對牛李兩派鬧得不可開交之時,曾十分感嘆地說:“去河北賊易,去此朋黨實難!”這不能說不是他一時的由衷之言。問題是,他和他前後的皇帝一樣,在有此感嘆的同時,又希望在包括朋黨紛爭的各種力量的矛盾之中,鞏固自己的皇權。其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力量消耗在朋黨之爭中,生命操縱在宦官之手中,國土分裂於藩鎮割據之中,最後,王朝滅亡於這些矛盾之中。



你有什麼有趣的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如果喜歡錟錟的文章請點個贊,如果對錟錟其它的文章感興趣請關注錟錟,您的鼓勵是錟錟繼續碼字的動力!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LongTime常錟


宦官本為內廷服侍人員,無權干預政事。但是宦官又是皇帝最親近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參與到國政當中。而在東漢、唐朝、明朝時期,宦官干政相當嚴重,並且出現了許多巨閹權宦。

(魚朝恩畫像)

而唐朝後期,宦官權勢日盛,關鍵原因是宦官掌握了軍權。唐朝末年的宰相崔胤總結道:“國初承平之時,宦官不典兵預政。天寶以來,宦官浸盛。貞元之末,分羽林衛為左右神策軍,以便衛從,始令宦官主之,以二千人為定製,自是參掌機密,奪百司權、上下彌縫,共為不法,大則構扇藩鎮,傾危國家;小則賣官鬻獄,蠹害朝政。”

(魏忠賢畫像)

明朝時期也出現了許多權傾朝野的宦官,但是明朝宦官與漢唐宦官最大不同是明朝宦官極端受制於皇權。明朝宦官儘管獲得了批紅之權,而且還得以掌管天下的礦產、關稅等等。但是他們的身份都是皇帝的私人代表,替皇帝行使權力。


老照片


明朝長期以來給人的感覺就是“閹禍”橫行,上至廟堂、遠至邊關,到處都有宦官的身影。“立皇帝”劉瑾、“顧命太監”馮保、“九千歲”魏忠賢,這些人的名字想必大家都是聽說過的。可是,無論明朝的宦官多麼權傾朝野、多麼囂張跋扈,只要皇帝想收拾他們了,不論是“立皇帝”還是“九千歲”,都只有束手就擒、引頸就戮的份兒。



晚唐時期則不同,宦官們的權力要遠大於明朝。從李輔國的“大家但內裡坐,外事聽老奴處置”始,晚唐的宦官們越來越不把皇帝當一回事,最後發展到了直接廢立皇帝、甚至弒君的地步。可是,晚唐的皇帝們卻幾乎沒有反抗的能力,只能任人宰割。即便是距離開元盛世並不遙遠的唐代宗李豫也只敢悄悄派人暗殺李輔國(而且還給了他死後哀榮),卻始終不敢公開與宦官集團正面交鋒。之後唐代宗著手削弱宦官勢力,但是仍然不敢過於激進。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很簡單。唐朝的宦官手裡是掌握著兵權。唐廷直接控制的禁軍主力神策軍的領導權就掌握在宦官們手中,而晚唐的藩鎮又多各自為政,中央根本調動不動。換句話說,晚唐皇帝們的生家性命全部攥在宦官集團的手中,這就是晚唐的宦官們敢於廢立皇帝、甚至弒君的根源所在。皇帝能做的只有在宦官集團內部的派系之間尋找平衡、借力打力,以維護自身僅剩的一點兒地位。



明朝宦官和晚唐宦官最大的區別就是,明朝的宦官雖然“權傾朝野”,但是手中始終沒有兵權。司禮監、御馬監能夠調動的兵力是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而東西廠更側重於情報工作,並不是軍隊,真刀真槍的戰鬥力同樣可以忽略不計。很多人受電視劇影響,覺得明朝的宦官可以調動錦衣衛,其實不然。明朝的錦衣衛通常都是由皇帝最為親近的大臣執掌,沒有皇帝的許可,宦官們根本調動不了。而且,因為與皇帝的關係親近,這些人根本不會買宦官集團的賬。至於地方駐軍,明朝的宦官最多也就是充當監軍耳目,根本無權染指軍隊指揮調動。手裡沒有金剛鑽,還攬什麼瓷器活兒?



此外,明朝祖制,宦官不得干政。換句話說,明朝宦官的權力不是天然的、不是理所當然的。明朝司禮監掌握的批紅,其最根源上僅僅是為皇帝代筆而已,差不多就是打印機的作用。之所以後來明朝的宦官集團能夠擁有那麼大的權力,一是因為明朝後來的皇帝懶政,不願意幹活兒;二是由於文官集團做大,皇帝想利用宦官集團制衡文官集團。換句話說,明朝宦官的權力本身是沒有法理依據的,是有違祖制的。之所以掌握權力,全是皇帝給的,因為皇帝懶得幹活兒。沒有皇帝的授權,他們什麼也不是。一旦皇帝想幹活兒了,自然也就沒有宦官什麼事兒了,收回權力也就是上下嘴唇碰一下的事情。而且,宦官們在文官集團面前實際上就是一個怪胎,掌權時文官集團迫不得已或許還會表面上給予尊重,一旦倒臺,基本上就是牆倒眾人推。所以,明武宗處置劉瑾,明神宗處置馮保、明思宗處置魏忠賢時幾乎沒有遇到任何阻力,輕鬆搞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