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柴米油鹽醬醋茶,早起開門七件事,自不用多說;只是,對於閩南人來說,在此基礎上多添一樣

蔥頭油似乎也不為所過吧?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在閩南的家庭裡下廚,滋滋作響的油花總會伴隨著誘惑人的蔥香味。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一桌的飯菜,甚至是米,最後都會用油炸好的蔥頭油“點綴”一番才算是大功告成。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所以,飯桌上“隱形”般存在的蔥頭油,就是我們閩南人家庭裡專屬的、最重要的“小事”吧。

家裡,亦或者常去的老店或餐廳,都有它。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隱藏在廚房小角落裡的一盆、一罐、亦或者一碗蔥頭油,是從兒時的記憶追溯起,就有的存在了。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隨意到一戶閩南人家,幾乎都能看到蔥頭油,但對於小年輕人來說,現切、油炸過程卻還是頗為陌生。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在家裡比較隨便,就會用青蔥油炸,不然正宗點的做法是把蔥頭曬乾後,切好再油炸。”

——一位閩南的媽媽如此說到

所以,我們去超市買來了兩種蔥;青蔥現切、低溫油炸至金黃色即可,但容易濺起油花。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暗橘色曬乾的蔥頭,不會“過分”的吸收油水,相較未曬乾的青蔥所用的油可省多了;所以對餐館老店來說,這絕是一項必備的小技巧。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油炸的過程中,用鏟子撥幾下,讓色澤更均勻;之後顏色差不多後,關火利用餘溫繼續炸,這時整個屋子都是誘惑人的香氣啊。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我們關火晚了,都黑啦~)

待到蔥頭油涼後,再裝入玻璃瓶裡最好。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老闆,記得幫我多加點蔥頭油啊。”

-“好嘞!”


閩南小吃篇


外出食堂的時候,總會擔心店裡的老闆少忘了放蔥頭油,或者少放了,囑咐一聲才會安心。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因為這些地道的閩南美食,少了蔥頭油,就好比失去了“半個靈魂”一樣啊。

/ 鹹飯 /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推薦:竹園小區仁啊餐館

/ 鹹豆花 /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推薦:蓮嶼王阿咸豆花

/ 薯粉粿 /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推薦:阿華薯粉粿

/ 三合面 /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推薦:和興尚包、凌波樓炸物攤

/ 米粉湯 /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推薦:羅山的方記、敏月的昌記米粉湯

/ 肉粽 /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推薦:磁灶換治肉粽

/ 糖粿 /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推薦:七夕節的家裡~

/ 拌青菜 /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推薦:青陽的牛肉店幾乎都有~


外來小吃篇


一些外來的小吃,為了迎合我們當地人的口味,都會放蔥頭油。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終究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呀,在我們這就得這麼吃才對味~

/ 腸粉 /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推薦:陽光路腸粉攤、安海武平

/ 扁食 /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推薦:五中扁食、希貴扁食

/ 麻辣燙 /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推薦:陽光路的陽光麻辣燙


☟☟☟

(懶星人的題外話)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蔥頭油的做法雖說還算蠻簡單的,但一和老練的閩南阿姨比,我們這些小年輕炸出來的味道,終究還是欠火候。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忽然想起,這麼閩南特色的東西總歸會有地方可以買到的;於是,就在小青陽的菜市場轉了幾圈,發現還真有賣。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翰林池菜市場的菜攤上,有那麼幾家會挪出一個小小的空間放置蔥頭油。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這類的蔥頭油較乾爽,且大致是“混合型”的,一半是真的蔥頭,另一半嘛就......emmm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聞起來不夠香,不是我們心中能湊合的標準,於是我們繼續在菜市場裡逛了起來;發現了,玻璃罐頭裝的蔥頭油。


無論吃什麼,晉江人都要加這個,太奇葩了!


(10元一瓶)


豐富的油水和記憶中的一樣,就買了一瓶;嘗過了,味道和家裡的差不了太多,懶星人值得擁有。


“滋滋滋~”

油香焦脆的蔥頭油

那股濃烈的香氣

總是伴隨著油炸的“大場面”

是我們閩南人家

一代傳一代的味道啊


關於“蔥頭油的菜系”

你最偏愛那一道菜呢?


攝影丨麻生 歡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