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落的臺灣經濟

【歷史】中國有句古話叫做“30年河東,30年河西”,這句話尤其在經濟方面體現的最為貼切。我國經濟在二戰後曾長期落後,但是短短改革開放40年就已經是世界第二,國內很多省如廣東,江蘇,甚至上海,已經是富可敵國了。但是很多區域卻不斷在倒退,最典型的就是臺灣省,臺灣經濟最高峰時佔比大陸經濟45%以上,可謂是十分強悍,那麼現在還剩下多少呢?簡直不敢相信。

沒落的臺灣經濟


臺灣省經濟從60年代開始,以出口為導向,開始大力發展,利用廉價勞動力大力發展加工工業。實施"獎勵投資條例"、鼓勵民間儲蓄、對外銷廠商實行稅收和融資的優惠等著政策,使得經濟快速發展,尤其是工業發展迅速,當時臺灣省的工業品大多銷售到美國。

沒落的臺灣經濟


從1963年開始,臺灣工業生產年均增長18%以上,經濟快速爬坡,成為當時跟香港,新加坡,韓國齊名的亞洲四小龍經濟體。經過30年的發展,在1991年,臺灣省GDP超過1800億美元,而當時的大陸才4000億美元,臺灣省不光在大陸省內遙遙領先,而且直接佔比大陸GDP超過45%,而且此後這個水平一直保持到1994年,當時的臺灣省可謂是富得流油啊。

沒落的臺灣經濟


但是從1995年開始,大陸經濟開始大踏步發展,而臺灣省經濟開始緩慢發展,而為此佔比不斷下滑。到2001年,也就是10年後,臺灣省GDP2900多億美元,而大陸到了1.3萬億美元,佔比降到了22%。到了2008年,大陸GDP到了4.3萬億,而臺灣只有3900億美元,佔比降到了只有8%。

沒落的臺灣經濟


到了2017年,大陸GDP增長到了82.7萬億人民幣,而臺灣省只有3.4萬億人民幣,佔比已經降到了4%。而且臺灣省的GDP,在省市中,只能排在第10位了。再過幾年,臺灣省的GDP佔比會進一步下滑,這樣下去,可能佔比不足2%或者更低了,因此,優越感絲毫沒有了。從這也可以看到,大陸經濟發展的迅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