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佛”王維十首經典佳篇, 空靈禪意,清新唯美

王維,人稱“詩佛”,他的詩,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是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傑出代表。

“詩佛”王維十首經典佳篇, 空靈禪意,清新唯美


網絡圖片

1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賞析

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邊塞,像振翮北飛的歸雁一樣進入邊境。無際無涯的大漠中,一縷烽火臺上的孤煙,直上青天;長河似帶,落日降臨,異常渾圓。

面對這樣奇異的邊塞風光,詩人又怎能無動於衷?他在此時此地的震撼和陶醉同樣也是真實感人的,與內心深處積鬱已久、排遣不去的孤寂落寞渾然一體。

2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賞析

獨自流落他鄉,長做異地之客,每逢佳節良辰,越發思念眷親。遙想今日重陽,兄弟又在登高,他們佩帶茱萸,發覺少我一人。

在重陽這個本應登高賞景的歡樂佳節,王維的心裡卻是無比的孤寂。少年成名的他在這一天放下了自己的驕傲,默默地用詩句坦露著此刻的心境……

“詩佛”王維十首經典佳篇, 空靈禪意,清新唯美


網絡圖片

3

《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賞析

生長於南方的紅豆樹,入春以來不知長出多少枝條。希望你多多采摘,紅豆最能寄寓相思離別之情。

不驚天動地,卻讓人魂牽夢縈。只是不知道當他吟誦這首詩的時候,心中思念的是誰?

4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賞析

寂靜無人的山中,美麗的芙蓉花自顧自地開了又謝,謝了又開。

詩人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美,以細緻的筆墨寫出景物的鮮明形象,從景物中營造出一種環境氣氛和精神氣質,猶如一幅精美的繪畫小品。

“詩佛”王維十首經典佳篇, 空靈禪意,清新唯美


網絡圖片

5

《鳥鳴澗》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賞析

人清閒下來,看空曠山林中的桂花樹,在寂靜的春山中飄落幾片花瓣。明月穿破雲層,月光灑滿山澗,驚醒枝頭棲息的小鳥。幾聲清脆的鳥鳴迴盪在山澗之中。

詩人遠離塵囂,心中萬事不縈於懷,心中澄澈如空潭,虛靜如空谷。

6

《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賞析

不知古寺在何處,正迷茫處,山中傳來的鐘聲一下讓參禪者了悟,路在何處已不言而喻。路上,看到泉水咽而不響,日光冷而不熱,石肅穆,松冷寂。人走到寺廟外面安禪的時候,內心的一切雜念早已消除殆盡,如潭水般清明澄澈。

表面是寫尋訪古寺,實則是在寫作者參禪悟道的心路。

“詩佛”王維十首經典佳篇, 空靈禪意,清新唯美


網絡圖片

7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賞析

山窮水盡無路可走的時候,就坐下來看雲。表現的是作者任運隨緣的無心行為,同時還暗喻著絕路之時,處處可悟的參禪方式。

由於這首詩意味深長的禪趣是通過形象表現出來的,不離感性又超越感性,因而格外空靈蘊藉,令人涵泳不盡。

8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賞析

“人語”在空山無人的背景裡若真若幻,跫然而響,杳然而逝,傍晚時分,黃昏的太陽穿過層層密林,微淡的光彩閃爍明滅,照在青苔之上。

而這些聲響光影,不過都是不可捉摸、轉瞬即逝的幻覺,當人語的迴響沉寂於空山之後,當返影的光彩消融於青苔之上,一切又歸於靜止和寂滅, 這才是永恆。

“詩佛”王維十首經典佳篇, 空靈禪意,清新唯美


網絡圖片

9

《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賞析

幽幽竹林,冷冷七絃,彈琴長嘯,明月相伴。深林彈琴無人知曉,也無需人知曉,彈琴本是為了愉悅自己。

自己的孤獨無人知曉也不介意,因為詩人的精神可與天地相通,這山間的明月,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是朋友。

“詩佛”王維十首經典佳篇, 空靈禪意,清新唯美


網絡圖片

10

《酬張少府》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賞析

晚年不太關心世事,喜歡清靜。仕途不順迴歸山林,面對清風明月彈琴自樂。你若是要問生命裡的絕望和通達,不如去聽聽漁人的歌聲。

真正的智慧並不在深奧的章句之中,也不在大師的言語之中,無關哲學,也無關宗教,就在民間,在普普通通的生活裡,在這些漁夫的歌聲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