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能源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能源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能源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传统能源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汽车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为人们提供了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然而能源问题一直是全球重点关注的内容,在汽车不断发展普及后,汽车对能源的消耗量也在逐年增加,而传统的能源汽车不仅对能源需求大,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浪费,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汽车车型和汽车保有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特别是一些新结构、新技术等在技术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自2009年7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电动汽车、气体燃料汽车、生物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等。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汽车的气体代用燃料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专用气体燃料汽车是液化石油气、天然气或煤气等气体为发动机燃料的汽车。

两用燃料汽车是指具有两套相对独立的供给系统,一套供给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另一套供给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之外的燃料,两套燃料供给系统可分别但不可同时向气缸供给燃料,如天然气/汽油两用燃料汽车等。

双燃料汽车是指具有两套燃料供给系统,一套供给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另一套供给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之外的燃料,两套燃料供给系统按预定的配比向气缸供给燃料,在汽缸混合燃烧的汽车,如柴油—液化石油气双燃料汽车等。

生物燃料汽车是指燃用生物燃料或燃用滲有生物燃料之燃油的汽车,与传统车相比,其结构上无重大改动,排放总体上较低,包括乙醇燃料汽车和生物柴油汽车等。

氢燃料汽车是以氢为主要能量驱动的汽车,一般的内燃机,通常注入柴油或汽油,氢燃料汽车则改用气体氢。氢内燃机在汽车上的应用方式有三种:氢内燃机、氢/汽油双燃料内燃机、氢-汽油混合燃料内燃机。另外,还有利用太阳能、原子能等其他能量形式驱动的汽车。

2.新能源汽车的社会环境

电动汽车在20世纪前就已经存在,但是现代电动汽车是全新的汽车,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电瓶车,特别是混合动力汽车,它的技术远远高于现代汽车技术,21世纪是一个面临能源和环境巨大挑战的世纪,据相关部门统计,大气污染中有42%来自于交通运输,传统燃油车将向高效低排放的电动汽车方向发展。我国虽然在传统汽车领域落后于发达国家二三十年,但在电动车领域,与国外汽车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度差距相对较小,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目前,我国在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等多个领域的自主研发中不断取得突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在车用电池的攻关上已经取得了群体性突破,使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初步构建起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通过开发自己的电动汽车和基础设施建设设备。

自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首次使用纯电动汽车作为运动员引导车以来,历届奥运会都不断扩大电动汽车的使用规模。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共使用各种电动车车辆超过300台。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除使用近400辆电是动客车作为接送运动员车辆之外,还首次使用了燃料电池轿车作为开幕式开道车和男女马拉松的引导车。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也大量使用了电动汽车,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共投入包括纯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超过500辆,承担运动员、教练员、媒体记者、场地工作人员、观众和物流后勤服务等任务,2016年贵州千禧绿色环保出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神马专车"项目启动仪式在贵阳举行,"神马专车"将在贵阳分批次投放300辆电动出租车,作为网络出租车运营商,主要采用纯电动环保特斯拉车型作为专车。随着共享自行车的风潮,各大城市出现一批共享电动汽车,使用人可以通过软件注册登录,预约用车,同时可通过软件显示汽车的用电量以及续航里程以及取车地点。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各相关部门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也有一定的补助,之前在路上看见一辆纯动车觉得很奇怪,随着大街小巷陆续出现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正式融入了社会,广大消费者逐渐的去接受新能源汽车。

3.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的主要优势在于绿色低碳环保,首先,污染小: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在本质上是一种零排放汽车,一般无直接排放污染物,间接污染物主要产生于非可再生能源的发电与氢气制取过程,其污染物可以采取集中治理的方法加以控制;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纯电动行驶模式下同样具有零排放的效果,同时由于减少路燃油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可降低30%以上。另外,电动汽车比同类燃油车辆噪声也低5分贝以上,大规模推广电动汽车可大幅度降低城市噪音。

据测算,传统燃油从开采到利用的平均能量利用率仅为14%左右,采用混合动力技术后,能量利用率可以提高30%以上。纯电动汽车可以利用电网夜间波谷充电,提高了电网的综合效率。

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石油储量的2%~3%,从1993年以来至今,我国成为石油进口国。目前交通运输行业的石油消耗量约占石油总消耗量的一半。由于电动车具有能源来源多元化的特点,各种可再生能源可以转化为电能或氢能加以有效利用;同时,利用电网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增加了电力在交通能源领域中的应用,减少路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优化路交通能源的构成。

工信部"关于我国启动传统燃油车停产停售时间表研究"的表态,让整个中国汽车市场紧张起来。此前,已经有包括荷兰、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多个国家相继宣布全面禁售燃油汽车时间表,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开始跃居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作为中国主力推行的新能源发展路线,纯电动汽车发展势头迅猛,不过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远远不如传统燃油车的销售市场,究其原因在于其相关配套、规范不完善等有莫大关系。实际上,当下纯电动汽车在续航能力、电池技术、维修、管理、以及配套设施等多个方面仍在制约因素。

目前,电池技术的制约和配套充电设施的不完善,成为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虽然目前大多数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都在100-200公里,即使是对于宣称续航300-400公里的纯电动车型而言,很多消费者仍然抱怨车辆续航里程不足。除此之外,公共充电桩的布局不完善严重影响了纯电动汽车的使用,而充电标准的不统一、充电桩不能通用的尴尬,也在影响着纯电动汽车的出行,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依然过高,在我国,既便是政 府补贴后的售价同传统汽车相比也依然没有竞争上的优势,同类型混合动力汽车售价往往高于传统燃油车两三倍,而同类型纯电动车 售价更高达传统燃油车的三四倍甚至更多。究其原因,与零配件未能实现批量化生产,关键零部件需要进口等有关。另一方面,当前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如为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提供服务的充换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既便是在试点城市也存在布点不均的问题,根本无法形成有效服务范围覆盖能力,此外城市用地资源紧张,也影响了配套设施的建设问题,使得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受到了限制。此外,新能源汽车安全性问题还有待解决,如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性还存在技术上的缺陷、锂离子电池回收体系还不完善等,另外保障新能源汽车稳定运行的一些关键技术也还未掌握。 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都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结论

能源问题与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被全球各国提到了战略高度。汽车作为重要的传统能源消耗产品,降低汽车的传统能源消耗,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节能与环保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新能源汽车想全面普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前,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强传统能源汽车节能技术方面的研究,提高传统能源汽车的节能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促进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与规模化,扩大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范围,不断取代传统能源汽车所占比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